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

按照时间顺序,这篇该写西周的美术了。

西周在美术上最大的成就就是金文。

金文一般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

大家熟知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而金文,就是进一步规范的文字。

——请注意我的用词,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而是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这概念不一样哦!

中国最早的文字甚至可以上溯到仰韶文化时期半坡村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符号,那可是距今6500年,比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乌鲁克象形文字还早了1000多年!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2)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3)

如果有杠精拿“符号”说事,那咱们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刻划符号出自现在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4)

——说历史,咱们中国人who怕who啊?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5)

为什么说金文是进一步规范的文字呢?

一方面是金文是刻画在青铜器上的,制范起模的时候就刻上去了,比起甲骨,软趴趴的泥土模子显然更好刻,自然每个字就刻得更工整了;

另一方面,青铜器大多是礼器,代表了形象,刻在上面的字也要经过专人整理、规范——这个“专人”比起刻甲骨的部落巫师,更有时间和学识(废话,毕竟文化进步了),所以金文就变得更为规范化了。

为了更加规范和美观,字自然尽可能的要大小一致。

甚至有的工匠还在泥范上划上了格子,字就写在格子里。

久而久之,金文就变得越来越方正了。

所以,到了金文,汉字才变成了真正的“方块字”。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6)

大克鼎上的铭文,可以看到清晰的格子

金文出现之后,青铜器上的装饰也慢慢变得朴实起来了。

到了西周中、后期,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日趋简约,饕餮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越来越多的青铜器上刻上了长篇的铭文。

所以说,以大量文字作为装饰的做法,咱们从西周就开始了。

看看现在满大街的英文的文化衫,反正穿的人也不懂是什么意思,还不如换成咱们自己的甲骨文和金文,一样好看,说不定还能成为另一种时尚呢!

(这是一笑设计的文化衫,也还看得过去吧?)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7)

刻有金文的青铜器,最出名的有武王征商簋(guǐ,又称利簋)、散氏盘、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克鼎等。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8)

利簋[guǐ]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9)

散氏盘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0)

大盂鼎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1)

毛公鼎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2)

虢季子白盘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3)

虽然规范了,但金文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很难懂。

据容庚《金文编》记载金文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别不服气,你行你上!反正今年05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用AI 大数据搞出的“商周金文智能镜”,前期研发就用了20多年。

即便这样,注重仪式感的周朝人还觉得不够,为了显示国威,他们将金文加以繁化,又创出了籀(zhòu)文,也就是俗称的大篆。

籀文有多难?

民国大师、写《人间词话》的王国维认识的籀文也不超过两百个!

可在周朝,籀文是“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也就是小学生识字入门。

——别人家的是坑爹,咱们的老祖宗坑子孙啊!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4)

咱们不懂籀文也不能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主要是汉末、西晋战火动乱,籀文书籍散失殆尽,只有许慎在《说文解字》收录的225个籀文以及240多字的石鼓文流传至今。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5)

石鼓文,现在可是镇国之宝

如果没有这些资料以及近现代的考古发现,估计咱们连籀文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其实这些在我之前写的《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都有写过,在此算是复习了,欢迎有兴趣的翻翻我以前的文章了解更多。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6)

下一篇,一笑就来说说商周服饰,古装爱好者们尤其是汉服党们别错过哦!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王国维的历史文化(它是以前儿童启蒙汉字)(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