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阅读笔记(每周一书富兰克林自传)

1、《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富兰克林自传阅读笔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富兰克林自传阅读笔记(每周一书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阅读笔记

1、《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推荐语:能透过时间留存的伟大总有可取可鉴之处,汲取一切可汲取的营养。

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18世纪。本书被作者称为回忆录,第一部分主要是富兰克林1771年写给儿子的书信,其余部分写于随后的19年间,直到他临终的那年才完成。本书虽未完整地展示他思想的深度和成就的广度,但仍被视为一部自传杰作和美国文学的一座丰碑。

从少年到青年

这一部分富兰克林通过给儿子写信的方式,讲述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离家独立创业的人生经历。

◎出身贫寒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贫寒之家,长于无名之户。父亲乔塞亚·富兰克林前后有两任妻子,他们一共生育了17个孩子,本杰明是他们最小的儿子。

富兰克林八岁开始上文法学校,因负担不起教育费用,十岁时被领回家帮父亲做制造蜡烛和肥皂的工作,之后跟哥哥做印刷工作。哥哥以师傅的态度自居,对他态度非常蛮横。关于哥哥,富兰克林说:“我想他以苛刻和暴虐的手段对待我也许造成了我终身对专制实力的憎恶。”

◎开始独立

富兰克林从小喜欢读书,对印刷业很感兴趣,同时也很向往出海的工作,但遭到了父亲的反对。17岁时,富兰克林逃离了父亲和哥哥的专制,离家到了纽约,后辗转到费城。在费城,他给印刷商布雷福德打零工,同时为出版商凯默工作,住在凯默的房东里德先生(富兰克林后来的岳父)家里。

◎打工的日子

在费城,殖民地总督威廉·基思爵士非常看好富兰克林的才华,承诺支持富兰克林独立做印刷出版,但后来富兰克林发现这个人根本是个大骗子。富兰克林结识了一些酷爱读书和诗歌的朋友,后来与好友拉尔夫一起到了英国采购印刷设备。

在伦敦期间,拉尔夫一直向富兰克林借钱,并在富兰克林企图对他的妻子动手动脚时断然与富兰克林断交,并拒绝还钱。在写到这一事件时,富兰克林坦然承认自己年少时所犯的这个过错。

从伦敦回来,富兰克林开始在德纳姆先生的商店里工作;21岁时,他差点被胸膜炎要了命,这时他从一位长者那得到一笔小遗产。姐夫劝富兰克林重操旧业做印刷,但他还是回到了凯默的印刷所里工作。因为许诺并支付给富兰克林很高的薪金,凯默渐渐不满起来,但在凯默快要资不抵债时,富兰克林为他设计了一台铜板印刷机,帮他度过了难关,这种机器在美洲还是第一次见到。

◎收获爱情

在打工这段时间,富兰克林向里德小姐求爱并得到她的回应,但由于两人还很年轻,而且富兰克林很快要远行伦敦,他们并未立即在一起。

就在富兰克林身处伦敦时,里德小姐嫁人了,可悲的是她嫁的人其实已经有了妻子,他们的婚姻被宣布无效。1730年,富兰克林排除外扰娶了德博拉·里德。他说:“事实证明,她是一个贤内助,照看店面,帮了我很多忙,我们齐心协力,事业兴旺,互相努力,让对方幸福。”

◎创建自己的印刷所

在费城,富兰克林集合聪明能干的好友们组成了一个名叫“共图社”的俱乐部,它成了那个地区当时最好的科学、道德、政治学校。之后,富兰克林离开了凯默的印刷所,开始和之前的同事梅瑞狄思一起经营自己的印刷所。

他们勤奋苦干,开始赢得声望和信誉。但在债台高筑时,梅瑞狄思由于没有继续得到父亲的资助便退了股份,富兰克林向两位朋友借钱后开始独自经营。出版所得到两笔很好的纸币印刷订单后,富兰克林又开了一爿文具店。

针对这一段经历,富兰克林说:“我之所以这样毫无顾忌地强调自己的勤奋,尽管有自吹自擂之嫌,目的无非是让读过它的子孙后代们看到在这段叙述中勤奋产生的于我有利的效果时,就可以知道这种美德的用处了。”

◎创办第一份报纸

出版所开设后,富兰克林打算办一份报纸,但在计划付诸实践之前,消息传到了凯默那,凯默抢先办起来报纸,后来经营不下去时将它低价卖给了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把它更名为《宾夕法尼亚报》,并在几年内依靠它大发其财。

勤奋进取的富兰克林

这一部分内容是富兰克林于1784年起在法国巴黎郊区的帕西所写。

◎开办图书馆

1730年,富兰克林开始着手实施第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计划,成立一个会员制收费图书馆,这后来成了北美会员制收费图书馆之母。在当时,纽约和费城印刷所其实就是文具店,只卖纸张、历书、歌谣和几种常见的学校课本,喜欢读书的人只能从英国邮购书籍。

富兰克林独立门户时,在波士顿以南的哪一个殖民地也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读书始终是富兰克林最享受的乐趣,而就是这个自己组建起来的图书馆给富兰克林提供了勤学苦读、不断进取的途径,他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在其中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曾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遗憾。

◎勤俭地生活

经营的事业有所进步,富兰克林的生活开始变得富足,但他与妻子始终都勤奋节俭地生活着。关于这一点的叙述,富兰克林谦卑地觉得自己写这些就是想让后辈们知道他长期持续的健康归功于节制,至今他还是一副好身板(此时富兰克林已经是78岁),也多亏了勤奋和节俭。

◎重视美德

在宗教方面富兰克林受的是长老会教徒的教育,他信仰上帝,信仰与人为善和美德,并在每年按时交纳一笔捐赠。

在阅读中,富兰克林甚至突发奇想地酝酿了一个关于提升自身美德的大胆而艰巨的计划。他将自己从书中得到的各种关于美德的信息整理成有序的内容和表格,并试着把这些美德变成习惯,内容包括“饭不可以吃胀、酒不可以喝高、节俭、勤劳、诚恳、正气”等等。

他甚至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24小时秩序规诫表,并尝试让自己按秩序计划行事。在年迈时回忆起这些,富兰克林觉得:“虽然我从来没有达到我曾经雄心勃勃要达到的那种完美境界,而且还相去甚远,但我通过努力成了一个比较优秀、比较快乐的人,若不努力我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走上从政之路的富兰克林

这一部分是富兰克林于1788年到1789年5月间在费城所写。

◎出版自传性质的励志书

从事印刷业一段时间之后,富兰克林首次以理查德·桑德斯的名义出版了他的《穷查理历书》,在书中他穿插了很多谚语警句,劝导人把勤奋节俭当做致富的手段,进而培养美德。

◎关于政党的想法

1731年富兰克林开始酝酿关于组建政权的计划和想法,他留下了当时读过史书之后关于政党的一些看法的的记录。

◎珍惜亲人

在离开家乡波士顿十年后,他景况顺遂,才返乡探亲访友,途中去新港看望哥哥并与哥哥冰释前嫌,还帮助哥哥照顾儿子并使他按照父亲的遗嘱从事印刷业。

在1736年,因为未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导致孩子最终感染了天花,富兰克林失去了一个四岁的儿子。在此处,富兰克林诚恳地劝谏天下父母的话令人颇为感动:“长期以来,我悔恨万分,现在仍然悔恨没有给他接种疫苗;我之所以提这件事,是为了提醒忘记给孩子接种的父母,万一孩子死于天花,他们将永远不会饶恕自己。”

◎走上从政之路

同样在1736年,富兰克林被选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这是他的第一次提拔。1737年,他接任了弗吉尼亚前总督、时任邮政管理局局长的职务。任职期间,富兰克林对巡夜这一事项的管理进行了改进,并撰写文章探讨防火措施改进等事项,他还大方出资捐助宣传慈善的教士怀特菲尔德,并与他成为终身挚友。

1743年,富兰克林针对宾夕法尼亚的防卫措施存在的不足起草了关于建立一所民兵学院的建议,并在民兵法未通过议会审核时,亲自撰写小册子在民间社团进行宣传,小册子产生了一鸣惊人的效果,他被直接招去起草社团章程,并因为表现积极深受总督和议会的赏识。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成功获选,连任议会秘书一职。后来学院终于得以建立,它就是后来的费城大学。

1754年,对法战争爆发,富兰克林成功完成了物资募集和押运分配粮草、为军队提供给养等任务,一位将军评价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从战场回到费城后,他得到了一个任期短暂的兵团上校头衔。之后,他又回到议会继续工作。

◎大发明家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发明了一种敞口壁炉,不仅使房间更加暖和,而且节省燃料。他还为他的发明亲自撰写了说明小册子,但却坚持把它作为公益发明而推行。一个五金商人窃取了他的成果,在伦敦注册了那里的专利权,借此发了一笔小财。

此外,富兰克林还有许多发明,如静电发生器、漂亮的古玻璃琴等,其中最重大的发明是避雷针,这是他广泛实验后的成果。

因为雷电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成就,富兰克林在科学界声名鹊起,并收到了总督颁发的奖章。

◎致富之路

富兰克林把一生的收获都归功于辛勤耕耘,他认为坚持勤奋和战胜种种困阻才是真正的致富之路,他将感悟总结成文,撰写在早期出版的《穷查理历书》中。在这一部分他借一位老读者之口回忆了《穷查理历书》中有价值的思想和领悟。

被称誉为最杰出美国人之一的富兰克林,被人称颂的不只是他的历史革命贡献,还有他的思想魅力,以及他的科学发明。从这本自传中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领悟和人格魅力所产生的感染力。他以坦然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对好与坏的信息全部直言不讳,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坦荡。

因为本书毕竟是作者的自传,所以作者的讲述并未涉及他在美国发展历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他做出的卓越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