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1)

“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柳湘莲一语道尽了宁国府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宁国府的当家人贾珍是个庸俗好色、淫荡放浪、违礼背德之人,把宁国府闹腾地翻了天,污闻垢事人尽皆知。

宁国府的老仆焦大就曾在酒后骂道:“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相比之下,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贾惜春是个冰清玉洁的冷血美人,自幼养在荣国府贾母身边。

宁国府本就人丁单薄,作为唯一的嫡出大小姐为何又要寄人篱下到荣国府,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四小姐呢?这与焦大的醉酒所言有何干系吗?

神秘消失的母亲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在介绍贾府四位小姐时,前三位都说明了是哪位老爷的女儿。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2)

唯有到了惜春这里,只说了“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隐晦地避开了其父亲,而用哥哥说明身份。

那么就不得不让人想起焦大对宁国府男女关系混乱的指控。

“爬灰”的自不避说,是指贾珍和秦可卿,而“养小叔子”的人就比较隐晦了。

当时宁国府在世的女主人有两位,贾珍夫人尤氏和贾蓉夫人秦可卿,从书中描写来看,尤氏还算比较本分,并没有和哪个小叔子有暧昧的关系。

秦可卿则是已经担了“爬灰”的名,焦大所指明明是两人,所以也不太可能是“养小叔子”的人。

那么这个“养小叔子”的人就可能是已经离世的,上任宁国府女主人——贾敬的夫人,也就是贾珍和惜春的母亲。

她的小叔子有两个,荣国府的贾赦和贾政,贾政为人比较保守正派,应该是做不出与嫂子乱伦的事情,而荒诞好色的贾赦大概率就是这个与嫂子乱了纲常的人。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3)

作者并未花笔墨描述惜春的母亲,只知道惜春自幼无母。如果说是死于那个年代常见的难产,完全可以明明白白地写出来。

如果说死于不可言说的豪门内斗也是不可能的,惜春母亲作为贾敬嫡妻,家世门第应该是不亚于贾政嫡妻王夫人的,背靠实力雄厚的娘家,谁也不敢欺负她去。

惜春是老来女,和兄长贾珍相差三十多岁,也就是惜春母亲已经在宁国府当了三十多年的家了。那么能让根基稳固的当家奶奶骤然离世的人,只有贾敬。

她一定是做了有违妇德的苟且之事,而且最终事发,无法遮掩,不得不自杀而亡以保全家族体面,因此两府上下对她的死讳莫如深。

形同陌路的父兄

坐实了惜春母亲“养小叔子”的事情后,那么随之而来的疑问便是贾惜春到底是谁的女儿呢?或许可以从惜春与宁国府泾渭分明的关系中找到答案。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4)

惜春名义上是宁国府的女儿,但一直生活在荣国府。书中这样交代到:“她正经是珍大爷亲妹子……老太太命太太抱过来养这么大。”

可两府仅一墙之隔,来往十分方便,惜春却从不回宁国府,就连宁国府的两场丧礼也都没有写明惜春是否出席。

秦可卿去世的时候,来到宁国府吊丧的荣国府女眷有邢夫人、王夫人、凤姐等人,并未写明惜春的情况。

虽说惜春当时年龄太小,而且是不理事的小姐,帮不上忙。

可宁国府是她的家呀,秦可卿是她嫡嫡亲的侄媳妇,怎么就和其他姐妹一样被一笔带过了呢,哪怕安慰下病重的嫂子尤氏也是应当应分的。

更为诡异的是,父亲贾敬的丧礼,对于惜春的描写也如同其他姐妹一样,未有任何不同。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5)

贾敬只有贾珍和惜春两个孩子,当时贾珍正在皇陵为老太妃送殡,得知父亲归天,赶忙乞假归敛。

然而独女惜春却安坐荣国府,既没有和嫂子尤氏一起给父亲做道场,也没有回宁国府帮助料理家事。

书中描写到贾琏从皇陵赶回来时,只见李纨、凤姐、宝钗、黛玉、迎、探、惜等早在中堂等候,一一相见已毕。

面对父亲的离世,惜春如同局外人一般,一应规矩都随着荣国府的小姐们,就连伤心悲痛都没有表现出一二。

哪怕两人父女感情淡漠,仅仅为了礼仪规制,也不该如此表现。可是自荣国府的贾母至宁国府的贾珍,都是默许惜春这样做的。

种种不合理的行为下掩盖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惜春并非贾敬亲生。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6)

也就是说,惜春的母亲不仅做了“养小叔子”的事情,而且生下了她和小叔子的孩子——贾惜春。

因此,惜春不作为宁国府小姐出席贾敬的丧礼,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也能避免昔日丑事被人重新谈起。

对于妻子与弟弟的不伦之事,贾敬选择了遁世,永别红尘,昔日的乙卯科进士,每日沉溺于道观,修道炼丹,再不问世事。

新一任家主贾珍对妹妹也是喜欢不起来,加上不在一起生活,也是形同陌路罢了。

血统不明的尴尬

惜春作为宁国府贾敬夫人与荣国府大老爷贾赦的骨血,嫡不嫡,庶不庶,隐藏在一众贾府小姐中间不明不白地生活着。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7)

她虽是贾珍的妹妹,却不是贾敬的女儿,在宁国府没有办法立足。血脉相连,无论这件事有多么的恶心人,贾母都必须把她接到自己身边。

小小的女孩,背负了贾府不可告人的秘密。

她的存在就是那段不光彩往事最好的证明,她的母亲以死赎罪,避开了流言蜚语,她的亲生父亲依旧花天酒地。

只有她一人,小透明般地活在贾府,独自承受着内心的酸楚。

偌大的贾府可以给她一席容身之地,却不能给她家的温暖,满腔的骨肉亲情也无处可以寄托。

家族幺妹,既无长辈照拂,也无哥姐宠爱,又怎能怪她心冷口冷心狠意狠呢!

谁养小叔子藏在贾惜春身上(焦大口中养小叔子)(8)

结束语

不作狠心人,难作自了汉。尚未接触男女情爱的花季少女最大的苦痛莫过于父母亲情了吧。

于惜春而言,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甚至连自己是谁都是一起说不明道不白的冤案。

她是正统的贾府血脉,却是母亲与叔叔私通而生。

好胜要强的惜春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受母亲“养小叔子”这件事吧,青灯古佛,用一生的孤寂治愈出生带来的耻辱与痛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