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松岙汪氏族谱(余姚桐岙潘氏宗谱)

桐墺者,现称童家岙,今属慈溪市横河镇此谱任何家谱书目均无记载我从坎墩街道直塘村潘家弄借到数册,虽亦为复印本,经整理,竟然有两种版本,即为光绪版和民国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奉化松岙汪氏族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奉化松岙汪氏族谱(余姚桐岙潘氏宗谱)

奉化松岙汪氏族谱

桐墺者,现称童家岙,今属慈溪市横河镇。此谱任何家谱书目均无记载。我从坎墩街道直塘村潘家弄借到数册,虽亦为复印本,经整理,竟然有两种版本,即为光绪版和民国版。

民国版书口作“余姚潘氏宗谱”,卷四首页作“余姚桐江潘氏宗谱”。留馀堂民国癸丑年(1913)木活字本。五卷,凡3册,以“天地人”为序,署“十五世孙成麒重建 十九世孙若怀重辑”。卷一凡例、旧序、大宗小宗说、本宗立嗣说、祖像、建祠碑记、碑记、议单、宗事纪事、修谱纪事、修谱名次、藏谱名目、世系源流图引言、世系表引言,卷二世系源流图、世系总图(一至十世)、大房、二房、三房世表(十一至十五世),卷三至五世表(十六至廿三世)、各房螟蛉派。共印5部,以“仁义礼智信”编号。编修者潘成麒(1740—1811),字麟书,号圣瑞,行士麟;潘若怀(1830—1883),字虚谷,号景炎,国学生。

卷首有光绪十一年上虞王宗周《序》,字大如钱,五行十字,略云:“桐墺潘氏为艺祖参知政事在中公之后,至宋季守智公从采石而迁于姚邑之丰山,迄元胡之末,有赐进士讳细英号桐溪翁者,复迁邑东之桐墺,遂为开先之祖焉。”(查光绪《余姚县志》“选举表”,无潘细英任何记载)又云:“桐墺潘氏宗谱,代有纂辑。嘉庆丙寅岁修之,咸丰甲寅年又修之,然皆手录,无付诸梓者也。”

《凡例》云:“吾宗由河南迁姚,旋居丰山,后复相宅于桐岙姆岭之东,嗣后族派渐繁,间有迁出他乡者,故本谱题曰‘余姚桐岙潘氏’。曰余姚,则不止桐岙,明其为聚族之所也。”

卷一明嘉靖赵锦《龙泉桐岙潘氏重建宗祠碑记》略云:“宋季守智公属首相史嵩之之婿,遂从采石而迁于姚之丰山,迄元胡之末,有潘细五公讳细英字子华号桐溪翁者,识见高明,才能特达,钟山川之瑞源,道脉之真初,与钱氏旧姻,出赘三九夫人,遂居而建基业于此,实为开先之祖焉。”

查光绪谱卷一:桐岙潘氏始祖为潘细英,生元延祐六年(1319),卒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洪武初荐授人才官。

桐岙潘氏宗祠留馀堂建于明嘉靖戊午年(1558)。光绪乙酉年(1885)重修宗祠,并修宗谱,署“十五世孙成麒重建 十九世孙若怀重辑”,五卷,3册。其实,潘成麒编的是嘉庆谱,潘若怀续编的是咸丰谱,当时都是稿本,修光绪谱时,根据稿本补充,由宗长潘祥玉主持,而民国谱的主持者为宗长潘绍成、董事潘丹就等。民国谱与光绪谱不但在分卷上有不同,内容亦多有增补,但编者署名却相同,容易引起误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