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

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1)

在这篇文章开头先给您一份个人履历:

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2)

小早川秀包,是日本战国时期大大名毛利家当主毛利元就的幼子,这孩子是在毛利元就晚年(已经有71岁了)所得,秀包乳名才菊丸,老来再得子(毛利元就老爷子也很能生,一辈子就生了九个儿子)的毛利元就对于这个幼子十分宠爱,不过当才菊丸五岁时毛利元就把他送到了户坂家,从此,才菊丸就不再姓毛利,而改姓了户坂。不过还没过几个月,在毛利家领地的大田家家臣们向毛利元就请求让才菊丸成为大田家养子来延续大田家的家名(因为大田家的当主盛年去世,偏偏这位老兄还没有儿子,大田家面临着家名断绝的窘境),毛利元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才菊丸又到了大田家,他的姓就从户坂又改为了大田。

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3)

事情还没完,在八年后(也就是才菊丸十三岁那一年),毛利元就的三子小早川隆景的家臣们以隆景年近五旬还膝下无儿的理由恳请毛利家家主毛利辉元同意让才菊丸成为隆景的儿子,辉元表示同意,于是在他的主持下,大田元总(也就是我们的才菊丸啦,这个时候他已经元服了)成为了小早川隆景的养子,于是元总的姓再一次发生了变动,由大田变成了小早川。而后元总到丰臣秀吉处当人质受到秀吉的宠爱,赐元总“秀包”名,自此,小早川秀包正是在日本战国的各大史料中活跃。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情况:秀包从五岁开始就频繁的成为别人的养子,从最早的户坂家再到大田家,最后还成为了......额,自己哥哥的养子?

这真是现实生活中的我把你当哥哥,你把我当儿子啊!悲催的秀包就这样凭空被降了一辈,成了自己父亲毛利元就的孙子辈,其实我还很好奇,原本要叫哥哥,现在要改叫爸爸了,秀包会不会感到尴尬呢?

这就是让我们觉得奇葩的日本“养子”制度,这种制度在战国其实可以说是非常流行,我随意给您点几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还是毛利家,毛利元就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其他家族的养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说他的二儿子吉川元春、三儿子小早川隆景就是分别继承了吉川家和小早川家。上杉谦信一生无子,他也收养了自己姐姐的儿子上杉景胜和北条家的孩子上杉景虎,至于秀吉的养子那就更多了,这位老兄老婆没少娶,但辛苦大半辈子就是没孩子,惶恐自己家业没人继承的秀吉认了相当多的养子,从最早的羽柴秀胜、宇喜多秀家、丰臣秀次和结城秀康、小早川秀秋和伊达秀宗等等等等。

养子制度在日本的热衷和流行程度让我们好奇的探究这个岛国能让弟弟变儿子的神奇制度。

与日本相同,在中国历史上也并不缺少养子这种情况的存在。我们中国古人一直信奉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成年的男性没有儿子,没有人来养老送终,死后没有人祭祀会导致先祖血脉断绝,还会让先祖的灵魂挨饿(叔向感慨自己的儿子会害的家族灭族就感慨祖宗们估计以后要挨饿了),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养子制度应运而生。

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4)

既然要收养别人的孩子成为自己的孩子,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说自然更愿意从兄弟和宗族(毕竟是同姓)之间挑选孩子,这样父子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亲近,三国时期诸葛亮最初没有儿子,他的哥哥诸葛瑾把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等到后期诸葛瑾家族被屠杀,而诸葛亮已经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诸葛瞻,丞相便让诸葛乔的儿子继承了诸葛瑾的家业,免得自己的哥哥绝后。无独有偶,蜀国的死敌魏国也同样有这种情况,司马师无子,于是司马昭把自己的爱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哥哥,也是避免哥哥的血脉断绝。吴国的将领朱然本来是朱治的外甥,由于舅舅无子所以把朱然收养,等到朱治死后朱然想要改为自己的本姓被孙权拒绝了,可见养子制度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你想当就当,想改名就改名。

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5)

不过养子制度更多的仅限于血缘之亲,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如果是收养别人的孩子多少心理还有些疙瘩,儒家宗法制度也表示不允许(所以提出了异姓不养,毕竟等于是把自己的家业托付给了外姓人),不过这玩意也有意外,你就比如说后周皇帝柴荣,他本本来是郭威的第一任太太的侄子,郭威深爱他的老婆,所以也认了柴荣当养子,郭威的家人都在首都当人质,猜忌的皇帝把他们杀得干干净净,郭威也没有再生儿子,于是便把打下的江山托付给了外姓旁人的养子柴荣。在乱世收养子更是再正常不过,五代十国时期、明末和清末,军阀们收个三五个养子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不过他们收养养子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心腹,乱世手下靠不住,养子有着这一层关系还值得信任,不过你要说让他们把自己的家业地位托付给养子,估计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些毕竟是特殊时期出现,不具有普遍性。

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6)

与我们中国的延续血脉不同,日本人的收养说白了更多地是为了延续家业(也就是他们的姓氏),到了战国时期,无子的大名们收养养子来继承家业几乎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惯例,小大名通过养子延续家业,大大名则通过养子制度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刚刚给您介绍的毛利元就就是为了扩大家族的势力让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强行成为了吉川家和小早川家的养子,等到家主一死,两个儿子分别掌握家族势力后再辅佐毛利家,形成了著名的“毛利两川制”,小家族们虽然对于这一点有异议,但在强大势力的压迫下也只能被迫同意,这也是日本的一种另类的和平兼并,在这一点上最著名的就是伊达植宗,伊达家在他的手上未动一刀一枪,只通过联姻和养子制度让伊达家走向了巅峰,可见在战国时期的日本,外交同样是大名们重要的一环。

毛利家是属于玩养子制度玩的飞起的家族,不过玩人者人恒玩之,很快毛利家就吃了个闷亏,让他们吃亏的同样是收养养子成瘾的丰臣秀吉。就像毛利家觊觎吉川家和小早川家一样,丰臣秀吉对石高有百万石的毛利家同样垂涎三尺,于是他打算让毛利辉元认自己的养子小早川秀秋为养子,这样等到辉元一死,秀秋就能够继承毛利家庞大的家业,从而间接达到了丰臣家遥控指挥毛利家的目的。辅佐侄儿的小早川隆景对秀吉的小算盘一清二楚,他知道秀吉对毛利家不安好心,为了保证毛利家的家业不落在异姓人的手上(可见日本人不在意异姓不养,但当家业达到了一定规模还是会在意的,更何况秀吉这手明显不安好心),小早川隆景决定牺牲自己,他请求秀吉让秀秋成为自己的养子,秀吉面对隆景的恳求也犯了难,但是毕竟不好意思驳这位老臣的面子,于是秀秋正式入嗣小早川家,这也是日本养子制度的一个有趣事例。

所以与咱们中国重视血脉传承,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不同,日本人对于收养养子要开放的多,对于异姓的孩子,我们中国是提出了“国立异姓曰亡 ,家立异姓曰灭”的说法告诫人们收养要谨慎,所以更加导致了不到万不得已,古人们绝不会收养异姓之子。不过这对于日本来说当然没这么多讲究,养子制度早就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被大名们用在外交舞台上,处于谋略和外交的需要,异姓不养这种制度在日本根本就推行不下去,而收养养子更多的在于延续家业,血缘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古老的姓氏能够延续,比如说战国时期著名的忍者服部半藏,实际上历代服部家的当家人名字都是半藏,代代如此,历代当家人的姓名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服部家能够世代流传。

所以为了家业的传承的核心思想下,日本人重视的是你继承的我的家业和姓氏,至于血缘甚至是伦常都是可以靠边的,我们最早提到的小早川秀包就是隆景的弟弟,但是为了延续小早川家的基业,隆景选择了自己的弟弟作为养子(也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虽然后来被丰臣秀吉给横叉了一竿子)。

日本长子继承制有哪些(奇特的日本养子制)(7)

除此之外,日本还有独特的婿养子制度,当然,这个婿养子可和咱们中国的上门女婿没有任何关系,上门女婿是在老婆中地位极低,没有继承权的(我们没少看到上门女婿在岳丈家受窝囊气的新闻),他唯一的作用是让老婆生下孩子,而这个孩子随娘家人姓,并且他才是老婆家族的继承者。而在日本,婿养子就是家族未来的继承人,从婿养子这个名字我们就能大致猜出日本人吧女婿和养子两个角色合二为一,在大名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收养一个养子让他与自己的女儿成亲,从此女婿就变成了接班人继承家业。最有名的就是立花道雪的女婿立花宗茂,当年道雪无子,于是他向自己的同僚高桥绍运恳求让绍运的长子高桥统虎过继给自己当养子,我估计高桥绍运听到这个请求头都大了,我这个儿子如此优秀,老子自己都爱不过来呢,怎么可能放弃这么好的继承人便宜了你老头子。不过立花道雪流着眼泪说自己年纪大了又只有一个女儿,没有人继承家业,所以再三向高桥绍运恳求,高桥绍运心软之下便同意了,于是高桥统虎成了立花道雪的养子并且娶了他的女儿誾千代,从此高桥统虎改名立花宗茂,以婿养子的身份继承了立花家。

所以我们比较一下中日之间养子制度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日本人对于外姓的不避讳和对辈分的不在意。尤其是这个辈分可能咱们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毕竟咱们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像日本人那样:收养兄弟或堂兄弟,收养孙子或曾孙子(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孙子当成自己的养子,怎么样,这个够雷吧!),甚至还有收养上一辈做自己养子的!在咱们中国人看来是辈分乱了套,但在日本人看来却很正常,日本人对此很务实,他们认为只要年纪相差了个十几岁以上就有父子之道了,所以哥哥收养弟弟、孙子或者是长辈为养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这个倒是和咱们中国的“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差不多,也就是说大哥会把弟弟当儿子看待,只不过咱们中国是像父亲,而日本人是做到了当父亲,而且日本人看重年龄,只要两人年龄相差较大是可以不管辈分就收养的,您就比如说藤原赖长就是自己哥哥藤原赖通的养子,源氏雅定的三个养子都是他的堂兄弟,藤原忠实是他爷爷藤原师实的养子,反正是没有您想不到,只有日本人做不到。

所以在对“家”这个概念上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日本和中国在收养制度上如此大的差异,中国人更看重的是血缘和家族的集合体,而日本则是由血缘和非血缘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中国人会对自己改姓为耻(认为自己对不起祖宗,这也就是咱们的血缘观念的影响),而日本人则重视的是家名的延续。所以这也导致了日本人对血缘并不是那么看重(当然不代表不看重),他们更看中的是成为别人的养子之后要接受新的身份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义务,而收养者则希望这个样子能够把自己的家业发扬光大,让自己的姓氏在日本扬名。

所以吕布一定很希望生活在日本,毕竟在中国他被骂成了“三姓家奴”,他要是到了日本估计会发现什么三姓,七八姓家奴都有可能存在!(像咱们文章开始的小早川秀包如果认真算起来应该就是四姓家奴了)

作者:胡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