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

“知识网红”的黄金时代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电脑、 iPad、手机成为他们几乎离不开的“亲密恋人”。互联网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广阔,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全球最新的资讯。但是近年来也有一种声音在为这种知识获取方式担忧:年强人不再读书了,人们的阅读变得越来越浅薄化、碎片化。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2)

从龟甲、兽皮、竹简到纸张,再到数字化,知识传播走过了漫长的几千年岁月,文字不再为贵族和宗教人士垄断,知识普及化大大超过以往。可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年轻人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确实变少了。

这时候,有这样一些人开始在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中扮演人生导师的角色。他们大多专业背景雄厚、口才一流,作为“知识网红”而大红大紫。暂且把他们分为以下几类。

理智型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3)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4)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5)

上面这两位可以说是这波风潮的“头狼”,利用丰富的知识告诉你如何读书,如何理财,如何管理时间,如何避免无用社交,如何做人生规划,如何完成职场逆袭,如何完成“认知革命”。

他们会说:人和人的差异,不是硬件的差异,是认知的差异。(好焦虑……)

恨铁不成钢型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6)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7)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8)

一般人面对分歧、矛盾、委屈,会选择沟通、协调。可是咪蒙和马薇薇二位告诉你,你还有一种绝佳策略:开撕!撕恋人、撕同事、撕小三、撕借钱不还的同学……一切烦恼,撕一场都能解决。

她们以雄辩地方式纠正你:你以前活得太憋屈了!(好解气!!)

逗比型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9)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0)

papi酱最近似乎有些沉寂,2016年4月她的广告拍了2200万。她是自称“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夸张的表演加极快的语速,吐槽生活中一切窝心的事,把吐槽发挥到天才级别。

她的小妙招是:生活太难,与其丧,不如欢天喜地吐吐槽!(好欢乐!!)

俏皮书生型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1)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2)

“六神磊磊读金庸”,曾经把很多人迷得一塌糊涂,现在他又开始读唐诗了。看他选的题材,都比较“古典”,但是讲述的方式却很现代:小号、逆袭、下半场、学渣、撸串等词汇高频出现,豪侠和诗人都成了互联网的大V。

如果你对古典内容不感冒,他会说:经典文化也可以萌萌的。(好搞笑!)

知心姐姐型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3)

青音原是央广的情感节目主持人,可是自打从央广离职后做起自媒体,就以心理专家的身份面对大众了。她的微信公众号“青音”一直谈论的是原生家庭、两性关系、个体孤独等问题,现在还开设了“青音魔法学院”,卖线上课程。

青音反复强调的是:好好爱自己,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好贴心)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4)

今年3月初,身为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的“河森堡”靠着一篇演讲《进击的智人》风靡微信朋友圈。“河森堡”本名袁硕,早在去年,他就在江苏卫视的节目《一站到底》中积累了超高人气。“河森堡”谈到自己在社交网络的成功时,一针见血地说:让知识有情绪,别人才能记得住。

上面这些人每个都拥有百万到千万粉丝,让人们惊讶于他们在商业运营上的成功。慢慢地,人们发现他们经常使用的术语、说理的方式都是套路。有时候根本没有逻辑和推理,就是一堆观点、故事的大杂烩,然后莫名其妙导向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5)

喜马拉雅FM联席CEO余建军曾说:一个更加专业垂直、转化率更高的“知识网红”时代正在到来,人们对“好内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内容,核心是人格化、干货足、娱乐化

知乎用户朱常在说:老罗和其他知识网红所贩卖的,不过是互联网时代的成功罢了。专业知识领域需要深挖精耕,听书只能是听书,它迎合了人性中“速成”、“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6)

马薇薇最新评价 靠嬉笑怒骂就能红的马薇薇(17)

其实,“知识网红”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操纵大众情绪,焦虑、恐惧、愤怒、虚荣、自恋都很好操纵。比起一本正经地说理,将知识娱乐化、将厚书“胶囊化”就可以获得一众粉丝。

没有人愿意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做一个懒人、笨人,这些套路使人们既能免于安于现状的恐惧和悔恨,又能轻松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是很开心的事吗?但是,这些知识有体系吗?这些知识是基于事实还是情绪?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也许,在懒惰的思考环境中,说书人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普及了知识。

编辑│晓风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