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教育的正确意义)

有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论,家长和老师各执己见,那就是,人的天性到底是上天注定的还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如果可以改变,那么教育在中间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教育的正确意义)(1)

现在,大部分科学家都深信,尽管遗传因素的作用力巨大,可是人们的个性和特长都是可以后天培育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后天教育。

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幼儿园里为适龄儿童专门设计的益智类游戏,可以很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比如,有的游戏需要孩子们放开胆量,这样一来,当游戏开始以后,私下里胆小怯儒的孩子也会表现得非常勇敢,如同新生了一样。

在大人眼里,或许这种游戏过于小儿科了,可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能会给他的一生都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们增强了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传承文明、增长知识、培养品质健全的人。我们应该经过仔细思考,让自己的人生理想变得清晰,这样才可能尽快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要学会走在人生的正轨上,理智分析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操守。就好像花草必须在有阳光、雨水的地方才能茁壮成长,离开了这样的环境,它们就只能走向衰败。

我们的品质也是一样,环境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遇到那种污浊的、自私的环境,我们就要提高防范意识,因为我们待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话,自己的心灵也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原本美好的东西也会消失不见。这时,教育的作用就开始显现了,特别是对于那些毫无社会经验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对一切东西都感到非常新奇,什么东西都想尝试一下。虽然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可是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而年轻人是很难意识到这一点的。他们很难把握合理的度,经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有时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决定。尽管所有人都懂得加害别人最终灾难会落到自己头上的道理,可是依然有一部分人会走弯路,最后犯下难以饶恕的罪过。因此要想让我们的生活顺风顺水,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教育的正确意义)(2)

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一味追求利益,他们的一生也就基本没有了价值。因此,年轻人还是有棱角一点为好,不要觉得自己耍一些小心计会蒙混过关,就是聪明,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狡诈了。

我们不仅要让年轻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重点培养他们坚强的品德、美丽的心灵、从容的心态以及博大的胸襟。这些健全、高尚的品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生活的基本准则。如果不能培养年轻人的优秀品质,那么这种教育也是不成功的。

要想让生活处处充满和谐、阳光,就必须互敬互爱,这就是我们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人生的真正价值并不是要从别人身上获得利益,而应该是互帮互助的,年轻人要深谙这个道理。

比林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就算学无所长,也比走了弯路要强得多。明白一些没有依据的谣言就骄傲得不能自己,或者了解了一些错误的知识就忘乎所以,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不科学的。”

绝大部分父母都将孩子的未来全部寄希望于学校教育上面,将大学教育的成果看得太高于实际,孩子们自然也会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可是如果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是不科学的,不合适的,也会给他们的前途蒙上阴影。

虽然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需要更多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来推动。可是只有那些真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如果不能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大脑只是被大量的知识所占据,这种教育形式其实是非常失败的。而且,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还要着力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情感盛宴才是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巴洛斯校长曾说:“那些只是注重强制性灌输知识的老师,不仅会阻碍学生的正常发展,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他们几乎只是将书本知识照搬,并没有开拓学生的思路。真正对孩子有用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启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习起来更有动力的,可以用这种方式教育学生的老师才是'发动机’,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地教书育人,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学生不但学会了一些有用的技能,也培养了自身的独立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在美国,教育的侧重点一直都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而且政府每年在教育上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形成一整套完整而又系统的教育内容。

柏拉图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培养年轻人的情感能力的观点,可是学校教育的方式并不是十分科学,它们并不关注学生情感能力的提升,而只是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启发所有人内在的潜能,让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齐头并进。教育的目标也在于提升所有人的品质,让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时,可以和社会价值达到和谐统一。

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必须得有一个好的领路人,而且还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这样我们才能长于思考,懂得观察,对生活永远饱含热情,具有良好的生活作风和习惯,可以用谨慎的态度来看待一切。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首屈一指的人物,可是我们还是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情感能力和个人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地方。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没有人会觉得智商高而情商低的人很可爱。这种人只知道研究自己的智力水平,而对情商忽路不计,可是我们不管是接受专业训而变得更有魅力练,还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器会因为平常生活中注意情感教育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相当于一块好的手表,必须所有的零部件都密切配合,并全部正常工作,才能保证手表的各项功能。如果单靠螺丝、指针或齿轮中的任意一样,都是很难实现的。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曾说:“就算你一时之间还没办法认可某件事,可是只要你觉得它是对的,你就不要再踌躇,马上开始行动吧,让学生们都可以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教育的终极功能。可是不幸的是,很多人直到学习期结束才明白这一点,其实早在读书期间,他们就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包括自尊自爱、诚实守信、适应环境、坚贞不屈、雷厉风行、敢于负责等。真正可以为社会发光发热的人都是那些情感丰富、格调尊贵、学富五车、品质高尚的人。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友爱同学、待人温和的特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语法和数学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一颗感恩的心,友善待人。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名载史册,往往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出身平常,也没有天赋异禀。很多本来就具备天赋的孩子如果想要一鸣惊人,就必须在习惯还没有养成,生活还没有固定模式前就得到更优良、更全面的培养。艰苦的部队生活会让一个原本冲动的士兵变得守纪律,更谦逊,就连他的朋友也因为他的变化而感到惊诧不已。而且通过良好的教育,可以让原本粗俗甚至有点刻板的小孩也变得机灵、可爱起来。

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受一些道德、体力以及情感上的正规教育这样非常有利于他们将来的成功,这种好处会给他们的一生都带来相当积极的影响。其实,只要所有人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我们的监狱将会空空如也,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衣衫褴褛地生活在难民营。事实上,如果机会均等,他们同样可以活得非常有尊严,有价值,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虽然现在社会上都在大力呼吁发展高等教育,并在物质条件上给予资助,可是不幸的是,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依然捉襟见肘,很多孩子没办法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可是这种现状并不是不能扭转的,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逐步完善。

如果以百万为单位来计算的话,近二十年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增长了近两倍,这是教育部长哈里斯近期对外公布的数据。对于孩子来说,受到良好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可是现在依然有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因为物质条件所限,不得不放弃学业,出去打工。他们没有同等的机会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打工挣钱上。

同时,也有一部分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孩子也早早辍学学做生意,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读书和挣钱关系不大,就算没有受到系统的教育,也照样可以挣大钱;如果孩子遇上这样的父母也真的是很不幸。这些没有长远意识的狭隘之人,尽管后来挣了不少钱,物质条件也改善了,可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却是空虚的,找不到出口的。

对于所有人来说,拥有一颗质朴、善良的心至关重要。聪明的人都深信这个道理,这样的人品质高尚、情感世界丰富,而且积极上进,爱学习,这是那些粗陋、短见的人所不能比拟的。

金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将会寸步难行,失去所有。社会上的一些宣传报道也会灌输给我们类似的观点。对于人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物价值,我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金钱来衡量。如果我们的生活到最后只剩下钱,那么这样的生活可以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富足吗?

现今,社会风尚已经日渐低下,人们没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似乎唯有金钱至上,人们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金钱上面,对于自身的优良品质也没有必要的关注。不论哪个年龄层次、哪个职业的人群,都对精神需求视而不见。他们终日辛苦工作,只是为了换取金钱上的宽裕以及地位上的提升,这种现象是发人深省的。比彻曾经说:“我们不辞劳苦地工作,就好像培育下一代,我们辛勤地浇灌,只为了让它开出鲜艳的花朵,并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应该怀揣这种美好的思想去辛苦付出。”

要想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就必须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纯净不能让一些肮脏、低劣的思想进入到我们的心灵,这也正是高等教育要教给我们的东西。不管这一过程要耗费多少心力,付出多长的时间代价,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真的可以培育出像样的学生。年轻人必须各方面均衡发展,才能有心力给社会做贡献,才有余力去帮助他人。

每个人都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我,充实自我。而要想成为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材,就必须不惧风雨,勇往直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