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一年的时光(朗读者听了便会单曲循环)

看了《朗读者》首期节目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在音乐网站上搜索一个名字——胡德夫

陪同这个名字被搜索的

就是他在《朗读者》节目结尾处

自弹自唱的《匆匆》

胡德夫,以前提起他总要加一串前缀:“一个大陆人未必熟悉的名字,但他是台湾民谣之父。他的音乐影响了罗大佑、叶佳修、梁弘志等一代代音乐人。 ”

朗读者一年的时光(朗读者听了便会单曲循环)(1)

胡德夫在《朗读者》的现场

“台湾民谣之父”,这个称谓宏大到空洞,比胡德夫那满头的银发更显苍白。他是生于台东大武山地区的“卑排族”(父亲是卑南族,母亲是排湾族)原住民,是台湾民歌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是年过半百才发行第一张唱片的老歌手,是为原住民权益奋斗的战士,或者你可以满含情怀地称他为“唱着《匆匆》走在最遥远的路上的牛背上的小孩”,亦或者,当你听了他自弹自唱的《匆匆》,其实“胡德夫”三字足矣。

朗读者一年的时光(朗读者听了便会单曲循环)(2)

胡德夫在《朗读者》讲述歌曲的故事

听着《匆匆》是不是有种熟悉的感觉?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里,孙红雷的葬礼上,背景音乐就是它。关于胡德夫,白岩松曾经说听到他的歌,热泪盈眶。巧的是,胡德夫参加《朗读者》节目录制后不久,白岩松主持了这档节目的媒体见面会。白岩松在见面会上说:“我们先辈的许多文化、智慧都是以讲和读的形式传承下来的。”

歌曲,尤其是民谣,何尝不是一种带着韵律和曲调的朗读。没人能说清楚人类如何有了歌声,但没人怀疑这是我们甚至是大自然的本质。胡德夫是歌手,又是诗人。曾就读于台大外文系的他,有着惊人的语言天赋。而各种原住民语言的独特韵律,更是被他充分地运用到了自己的歌曲创作中去。

朗读者一年的时光(朗读者听了便会单曲循环)(3)

在中国,唐人爱登高,宋人爱凭栏。那时,“仰天长啸”是常做的。岳飞满江红一词中,便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现在,虽然朗读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但是闭眼回看一下自己:因为笔力苍白而无法直抒胸意,只好息了声,表面静默内心却汹涌澎湃;抑或沉浸在歌词中、如饥似渴地扑在书本上,感慨我们没有被遗忘!

朗读者一年的时光(朗读者听了便会单曲循环)(4)

或许朗读作为一种当代的崇高行为艺术有它的理由:由个人及民族历史宇宙,由歌情及诗情,由诗情及哲思,由哲思回归热爱。胡德夫的音乐也好,文学家们的文字也好,不是一张薄薄的唱片或者印刷物,这是他们酸甜苦辣,血泪交织的一生。可以选择倾听,也可以选择朗读。我们最终的情怀归宿没什么不同:“人生一会西一会东,但无论怎样,人生都不负此行。”

朗读者一年的时光(朗读者听了便会单曲循环)(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