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存正气的句子(未观世变悻悻然)

两袖清风存正气的句子(未观世变悻悻然)(1)

【译文】

魏其侯窦婴,是孝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人。窦婴喜欢结交宾客。孝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后来因为有病免职。景帝刚即位,窦婴又被任命为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的官)。

梁孝王是景帝的弟弟,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和景帝一起以兄弟的身份举行家宴。当时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当喝酒喝得非常痛快时,景帝顺口说:“我死了之后就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心里很高兴。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景帝,说:“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该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皇上凭什么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嫌詹事的官太小,就借口生病辞职。窦太后于是注销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让他再进宫朝见皇帝。

孝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反叛……景帝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黄金千斤。这时袁盎、栾布等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里,窦婴就向景帝推荐起用了他们。窦婴回来后把景帝赏赐的黄金全摆在走廊的穿堂里,让自己手下的军官们根据需要随便拿用。他自己一点儿也不往家里拿。后来窦婴驻守荥阳,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七国叛军被打败后,景帝赐封窦婴为魏其侯。……每当朝廷讨论军政大事,周亚夫和窦婴的地位最高,其他列侯谁也不敢跟他们分庭抗礼。

……

桃侯刘舍被免相,窦太后多次推荐魏其侯为丞相。孝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是吝啬而不让魏其侯当丞相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很难让他做丞相,担当国家重任。”于是没有任用窦婴,而任用了建陵侯卫绾。

……

(武帝时,为救灌夫,魏其侯说景帝曾留遗诏,写道“有什么不利的事情,可以直接向皇上启奏”,可武帝没有找到遗诏的存根,这就犯了伪造诏书的罪,按律当斩首示众)后来窦婴听说武帝没有杀自己的意思,又开始吃饭,请医生给自己治病了。不久果然传出消息说朝廷议定不杀窦婴,可是又有一些恶毒的流言蜚语传到武帝那里,于是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三十日,窦婴在渭城大街上被斩首示众。

小识

权高位重的窦婴,竟然不得善终,落了个斩首示众的下场,令人唏嘘。

窦婴是个直肠子,想一出是一出,不会弯弯绕。照老百姓的说法就是“一根筋”。因为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他被封为魏其侯,窦太后力主任命窦婴为丞相,景帝说:“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看来景帝还是挺了解这位舅舅的。

灌夫喝酒时与别人斗殴,被判刑入狱,别的大臣避之唯恐不及,只有窦婴拼了命去救这位落难的朋友,还弄出个“乔诏”的风波。说穿了,这不过是窦婴和田蚡两位皇亲为争夺权势的一场内斗,窦婴是失败一方而已。乔诏是真是假,成了桩疑案,窦婴却为此丧了身家性命。司马迁感慨:“然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延。”曹操倒是另有别论,“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

窦婴的不幸告诉我们,一个不知时变的人再加上一个无术而不逊的朋友,会酿成祸乱。而这祸乱,可能导致“命亦不延”!(玄承东)

两袖清风存正气的句子(未观世变悻悻然)(2)

木鳖子

木鳖子: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疠,痔漏,干癣,秃疮。主产于广西、四川、湖北等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