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是最美的风景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疫情防控任重道远,抗疫力量不断汇聚。临泽镇川东村有一个平均年龄70岁的"老将班",他们自发组织、主动请战,承担起川东村与邻县兴化的卡口24小时疫情防控执勤工作。 川东村是高邮的“东大门”,与邻县兴化仅一河之隔,平时两地群众往来频繁,也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临泽镇在两地交界处设立红庙河大桥卡口,退休老党员王洪奎主动找到村部,要求承担起卡口的执勤任务,并很快召集起一个“老将班”。

抗疫是最美的风景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

9日上午,"老将班"发起人王洪奎刚好在值班在岗,他胸前佩戴着党徽,套着志愿者红袖章,在卡口来回巡逻,不时劝返试图去兴化集市买卖商品的村民。王洪奎告诉笔者,自己组织的这支执勤小分队共有七个人,其中有六人是党员,平均年龄70岁,都是主动来帮忙的。目前六个人三班倒,还有一个人机动。王洪奎表示:“我们人在岗在,24小时不离岗。疫情不结束,我们就一直守在这个卡口。”今年77岁的王洪奎,23岁时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50多年来,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笔者问他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做志愿者,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党员,就是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 "老将班"成员、村里的老会计王宇,曾在1991年参加抗洪时摔伤了腿,至今腿部仍留有钢板。从此,他“铁腿”的昵称被叫了30年,上到干部下到村民无不对他敬佩有加。尽管随着年岁的增长,王宇的腿伤越发严重,可他从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得知王洪奎要组建老党员执勤队,王宇第一个报名参加。在王宇的感召下,不少曾经有顾虑的老党员及其家属都被他的满腔热情所感染,纷纷支持“老将班”工作。 "老将班"的 王殿珠出来当自愿者,起初老伴有点怨言:“村里年轻干部多呢,哪还用得上你这个退休多年的老家伙。家里的事情也不少,你却赶着去执勤。”王殿珠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中的农活就落在了王殿珠和老伴身上。但王殿珠耐心地做老伴的思想工作:”村里的干部都起早带晚没日没夜地忙,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个时候党和群众需要我出一份力,我义不容辞,要对得起我的党员身份。“在取得老伴的充分理解后,他立即加入执勤小分队,成了"老将班"中的一名得力干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个特殊团队的老人,曾经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了青春。今天,他们积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以自己的年迈之躯,誓将守好守牢疫情防控关口防线。 通讯员 陈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