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

朱棣当年起兵造反的时候,他的兄弟们分为五种情况,第一类已经死了,第二类被朱允炆处理了,第三类事不关己谁也不帮,第四类支持朱允炆,第五类就是既帮朱允炆也帮朱棣。而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就属于这一类,而且他是唯一一个两面派,先是支持侄子,最后看到大势已去转头帮助四哥,最后又反对四哥,一生背叛了两次,最后落了个被废身死子孙灭绝的可悲下场。

朱橞出生在洪武十二年,他的母亲是郭惠妃,因此他和蜀王朱椿,代王朱桂为同母兄弟,按照大排行为朱元璋第十九个儿子。郭惠妃的这三个儿子,长子朱椿聪慧好学,为人谦虚,遵纪守法;次子朱桂为人乖戾残暴,胡作非为;而老三朱橞则是他的两个哥哥的综合体,既聪明又残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地位的改变他越来来越像他的十三哥朱桂,最后发展到极端自己给自己招来了祸事。

朱橞小的时候很聪颖,而且好学,朱元璋很是喜爱。当时朱元璋计划让长子朱标继承皇位坐镇南京,其他的儿子分别派往国家的重要地方镇守,以此保证朱明王朝万世长存。在分封儿子出镇外地的时候,朱元璋最关心的是北方,因为当年统治中国的元朝势力虽然被赶出了中原,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失败,因此朱元璋穷尽一生布置了一条从辽东到西北的重要防线,其中最重要的九个地方,朱元璋不放心让其他人镇守,因此从自己的儿子中陆续的选择了九个人分别出镇这些地方,这九个亲王被称作塞王,而朱橞被朱元璋认为可以担当这一重任,因此封他为谷王,将宣府交给他镇守,由此朱橞成为明初九大塞王之一。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1)

朱元璋精心布置的九边防线

宣府地处边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无法和江南相比,但是朱橞却甘之如饴,没有丝毫不适应。他一到宣府城马上就开始了自己的任务修建宣府城。

宣府虽然地位重要,但是一直以来都是一座小城,防御力量很弱。朱橞深知这样的城防根本不可能防备蒙古人的进攻,因此他一到任就开始大规模修建宣府城。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2)

宣府就是今天的宣化

朱橞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经过他的扩建,宣府城变成了周边二十多里的大城,设置了“一关七门”,同时城外还修建有吊桥和皇堑,使得宣府城变成易守难攻的一个堡垒,为其他城防建筑提供了榜样。光修建宣府朱橞还觉得不保险,为此他专门在宣府城外修建了长城和关隘,这些举措为抵御蒙古人进攻,保卫大明立了大功,然而朱橞却听不到这些喜讯了,他再也不能参与到他亲手创建的宣府去防御北元了,也不能在横刀在战场上厮杀了。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3)

宣府在明朝的重要地位,南边就是著名的土木堡

建文元年,靖难之役爆发。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害怕边境这些塞王和朱棣联合,因此对他们发出了要他们回南京的诏书。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4)

朱允炆

朱橞此刻也处在两难之中,一方面是侄子,一方面是四哥,自己该怎么办?他不想帮侄子,这个侄子对他们这些叔叔太狠了,要是帮了他将来自己还会面临削藩下场;他也不想帮四哥,双方实力悬殊,四哥再怎么也是造反,手中有几万兵马和北平一座孤城,他能打过拥有全国的合法皇帝朱允炆吗?跟着他不就是找死吗?那就只能坚守不出谁也不帮,可是也不行,这样一来不管是谁赢了自己都得倒霉。朱橞整天在王府里愁眉不展,在仔细想了几天后,他决定去投靠侄子。实力弱小的朱棣是不可能打败强大的侄子的,而且自己在关键时刻帮了侄子,想必侄子不会卸磨杀驴,说不定还会有更好的发展。主意已定,朱橞马上离开宣府奔赴南京。

到了南京,朱允炆对赶来帮助自己的十九叔感动的热泪盈眶,没想到自己的叔叔里面还是有好人的。于是他对朱橞充满了信任,将南京城的金川门交给他把守,如果朱允炆知道以后的事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样的决定的。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5)

南京城,金川门就在北边

靖难之役这场大战打了四年多,双放互有胜负,虽然朝廷因为统帅的问题逐渐在战场上失利,但是拥有全国的朝廷还是朱棣不能战胜的,如果这样下去变成持久战,朱棣是无论如何也受不了的。为此朱棣改变的进攻方针,绕过重兵把守的军事重地直扑兵力空虚的南京。

当燕王的大旗出现在南京城外的时候,朱橞慌了,他没想到四哥会打到南京来,现在所有的兵力都拍到了前线,南京基本上就是一座空城,怎么可能抵挡燕王的进攻。自己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四哥会取胜,这下怎么办?一旦四哥攻进城,自己就要随着那个倒霉侄子一块下地狱,自己可不想死。

朱橞急的团团转,突然他看到了自己把守的金川门,自己有办法了,自己如果打开金川门兵不血刃让四哥拿下南京不就可以将功补过了!四哥再怎么也不能这样杀了我吧?主意已定他找到同样被朱允炆委以重任把守金川门的李景隆。

没想到李景隆也有这样的想法,他因为之前和朱棣作战此刻正想着用金川门和南京做礼物献给朱棣将功补过呢。二人一拍即合,恰巧这个时候朱允炆派他去和朱棣议和,朱橞趁这个机会联系上朱棣,随后打开了金川门,朱橞背叛了自己的侄子,从而保住了自己。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6)

朱棣

朱棣取得了靖难的全面胜利,登上皇位后,自然要论功行赏。朱橞虽然之前投靠过朱允炆,但是在关键时刻“弃暗投明”,并且献城有功,于是朱棣表示十九弟这么大的功劳,增加二千石的俸禄,同时宣府那个地方天寒地冻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你就不要回去了,我给你找了个好地方,你去长沙吧。

其实朱棣并不喜欢朱橞,尤其是他这种关键时刻背叛侄子的行为更是鄙视,你既然背叛了朱允炆有朝一日就能背叛我,因此不得不防,宣府是他大本营自然不能让他回去了,还是去长沙,那里好对付,这个时候朱棣已经有了削藩的想法了。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7)

长沙府

不过朱橞丝毫没由看出四哥封赏的背后之意,他当年在宣府时的聪明劲一下子都没有了,他仿佛成了另一个朱桂,他天真地认为四哥能够靖难成功当上皇帝,自己是最大功臣,因此在朝廷上和长沙耀武扬威。他修建了金碧辉煌的谷王府,同时四处抢夺周围百姓的农田占为己有,大肆搜刮百姓之财,一时间朱橞成了长沙一霸。长史虞廷纲多次劝谏他,反倒被朱橞视为眼中钉,于是找了个理由就给杀了。忠诚伯茹瑺因公路过长沙没有拜见朱橞。使得朱橞很生气,于是找个理由向四哥申述诬告,最后竟然把茹瑺给整死了。

朱橞在长沙的所作所为自然啊引起了朝廷正义之士的愤慨,他们多次上奏希望朱棣管一下朱橞,可是朱棣却不为所动,任由朱橞在长沙胡来。

朱橞成天的胡作非为,欺男霸女,搜刮民脂民膏,渐渐地他觉得不满足了,他觉得这样没意思。尤其是在长沙住了几年后他才知道长沙在他之前还有一位他没见过的八哥朱梓被封到这里最后自焚死了。他对长沙就心存厌恶,对四哥也不满起来,四哥太可恶了,居然把死人的地方给我,你是存心的是不是,好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你能当皇帝是我推上去的,我也能把你拉下来。

朱橞说干就干,他先是修造佛寺,借诵经念佛的机会诅咒朱棣。不过这招不太管用,于是就来实在的,在长沙招兵买马,修造战船,准备弓弩,训练水军,派刺客进京。同时和自己身边的指挥张成还有两个宦官吴智、刘信整天在一起商量怎么造反,并且他把这三个人当成了姜子牙重生,诸葛亮再世,居然把管张成叫“师尚父”, 吴智和刘信这两个老太监也变成了“国老令公”。

光自己在家玩不行啊,造反得一呼百应,人人跟从,于是朱橞伪造了一批童谣谶语在外面广为宣传,因为他的九个朱杞早亡,故此他从朱元璋第十九子升为了十八子,内容多是一些十八子当立之类的,或许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巧合他伪造的这些童谣谶语在几百年后真的实现了,一个十八子真的把朱棣的后人给灭掉了。

朱橞在准备的同时也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够,于是决定争取外援,他自然找到了他的同母兄弟,朱桂不能找了,他是朱棣的妹夫不可靠,于是他找到了朱椿。

明太祖本纪(明太祖诸子之十八谷王朱橞)(8)

大义灭亲的朱椿

朱椿自然不愿意造反,因此他劝弟弟安分守己,千万不要自寻灭亡。朱橞此刻已经铁了心要造反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恰巧这个时候,朱椿的次子崇宁王悦燇因为犯罪跑到了十九叔这里躲避。

朱橞一看这个侄子居然和建文帝有些相像,正好那他做幌子。于是他对外宣布,当年我打开金川门放走的建文帝现在就在我这里,我要伸张正义,举兵勤王,正式背叛了朱棣。朱橞还没有行动,一直在找儿子的朱椿找到了朱橞这里得知了朱橞和儿子一起造反的事后,为求自保马上向朱棣举报。

其实朱橞的所作所为朱棣都是知道的,朱橞这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朝廷不知道呢?他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等待这一刻,他要一次解决朱橞同时他要看到独镇蜀地的朱椿是否会和朱橞合谋,要是这他们一起造反就省事了直接全处理了。朱椿的检举让朱棣对朱椿放心了,他决定留下朱椿,彻底处理这个屡次叛变的兄弟。

朱橞的那点力量自然不是朝廷的对手,甚至于朝廷根本就没有派大兵平叛,朱橞很容易就被捉拿归案,一场叛乱就这样还没发生就平息了。

朱橞被押到京城后,朱棣召开了公审大会,大臣和其他兄弟都主张让朱棣大义灭亲处死朱橞。朱棣虽然对朱橞没什么感情,他的生死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是朱棣不愿意承担处死兄弟的恶名,最后决定网开一面,饶恕朱橞死刑,改为终身监禁。于是他宣布废除朱橞的王位,贬为庶人,他的三个儿子一样贬为庶人禁锢在高墙之内,从此朱橞的余生就一直生活在监禁之中,再也没有出来过,后来无声无息的死去了,据说死在宣德三年,年仅四十九岁。

后人

朱元璋给朱橞这一脉定的辈分是:“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朱橞的儿子除了早死的都被废为庶人,他们被称作“谷庶人”,被监禁居住。后来和七哥齐王朱榑的后人“齐庶人”安置在一起居住。不过后来景泰帝的时候,齐庶人曾经上报因为齐庶人后人较多房子不够用,旁边谷庶人已经绝嗣,房子空了,申请接受谷庶人的房子,景泰帝最后表示同意,从这一条记录来看,朱橞最终没有后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