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甲卷语文作文题分析(全国卷II的语文作文考的是)

“(高考作文)这种形式出现,还是近年来的首次”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吉网、吉刻APP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夏野虹,对于今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作文题,他如此表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2022全国甲卷语文作文题分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022全国甲卷语文作文题分析(全国卷II的语文作文考的是)

2022全国甲卷语文作文题分析

“(高考作文)这种形式出现,还是近年来的首次。”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吉网、吉刻APP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夏野虹,对于今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作文题,他如此表示。

夏野虹表示,今年的全国新课标二卷高考作文题型仍为已实行了两年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但从命题方向有所改变。在5日接受吉网、吉刻APP记者采访时,夏野虹就曾对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进行了方向预测,他预测今年的作文命题有可能转向对社会问题或国家发展的关注。

“实际上,今年的作文题已经向这个方向进行转变。但相比全国1卷,步子没迈那么大,但也是迈出了一小步。”夏野虹整体点评了一下。

他认为,考生们拿到题目后,会有一个审题障碍,打眼看来,这6个诗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会让考生难于下笔,或是不能领悟到作文真正想考查的内容或方向。

这6个诗句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吗?

“让我们一句句来分析。”夏野虹表示。

第一句是来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君子的个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来;

第二句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写给弟弟的诗,体现了怀念的情绪,但到如今,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就是一种思乡爱国情感的体现。

第三句是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写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气袭人,而不是花容来吸引人,这里强调的是人内在的品质。

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第五句鲁迅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说的是需要正视现实,敢做敢当,强调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第六句是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个人要努力做时代的弄潮儿。

“有了上述的理解,就会发现,这6句诗句是有共同点,就是强调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夏野虹总结分析。

有了这样的分析,这篇作文也就有了三个方向的写作:一是完全强调于个人品格;二是完全强调于家国天下;三是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最佳的,应该是第三个方向。如果能写到这个方向上,作文是容易得高分的。

“但就像我开始说的那样,这6个诗句摆放在一起,初看会对考生形成审题障碍,不太容易产生关联,只有把这个内在关联审出来,作文写起来就容易了。”在夏野虹看来,这个首次出现的作文题型,让考生们在作文上得高分不容易。

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吉网 吉刻APP记者 王小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