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学科只能拿一次诺贝尔奖(公共基础知识诺贝尔奖之外)

在科技常识中,经常会考查到各类科技奖项科技奖项在大部分同学看来,除了最负盛名的诺贝尔奖,其他的奖项可能了解不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除了诺贝尔奖之外,还有哪些奖项吧,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同一学科只能拿一次诺贝尔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同一学科只能拿一次诺贝尔奖(公共基础知识诺贝尔奖之外)

同一学科只能拿一次诺贝尔奖

在科技常识中,经常会考查到各类科技奖项。科技奖项在大部分同学看来,除了最负盛名的诺贝尔奖,其他的奖项可能了解不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除了诺贝尔奖之外,还有哪些奖项吧。

1.戈登贝尔奖

设立于1987年,主要颁发给高性能应用领域最杰出成就,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于每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超算领域顶级会议颁发,旨在奖励时代前沿的并行计算研究成果,特别是高性能计算创新应用的杰出成就,被誉为“超级计算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

2016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杨超与清华大学副教授薛巍、付昊桓等人联合北师大组成的研究团队凭借在“神威·太湖之光”上运行的“全球大气非静力云分辨模拟”研究成果一举获得戈登贝尔奖,实现了中国在高性能计算应用奖项上零的突破。2017年11月我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应用“非线性地震模拟”获得年度“戈登贝尔奖”,这是我国继2016年在国际上首次摘得戈登贝尔奖之后,再次揽获该奖。

2.图灵奖

设立于1966年,专门奖励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艾伦·麦席森·图灵。它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截至2017年,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一位,他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3.菲尔兹奖

从1936年起开始颁发,随后成为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未设数学奖)。

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是丘成桐。

4.沃尔夫奖

沃尔夫奖具有终身成就性质,是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在农业、化学、数学、医学和物理领域,或者艺术领域中的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

除了在艺术领域,华人科学家在其余的五个领域都获得了沃尔夫奖。

沃尔夫数学奖:陈省身、丘成桐

沃尔夫物理学奖:吴健雄(美籍华人)

沃尔夫农学奖:杨祥发(台湾)、袁隆平

沃尔夫医学奖:钱永健(美籍华人)

沃尔夫化学奖:邓青云(美籍华人)

5.普利兹克奖

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在1979年由美国普利兹家族创立,每年评选一次。该奖通常于每年3月初公布,奖项会授予一位或多位作出杰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表彰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优秀品质,以及他们通过建筑艺术对人文科学和建筑环境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是王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