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

在一片骂骂咧咧的吐槽声中,《清平乐》完结了。

这部剧让网友追得极度痛苦,大家一边痛斥人设崩塌,高喊着要弃剧;一边又不甘心剧集就这么结束了,对着屏幕捶胸顿足。

打开社交网站随手一搜《清平乐》的名字,后面跟着一连串的“热搜”字符: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

很少有一部剧能让观众如此爱恨交加,从开播到完结,几乎每一次剧集更新都会上热搜,几乎每一次上热搜都是在被骂。

结束之后,有网友说原来自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追了个寂寞。

也有网友说:不是徽柔疯了,是观众疯了。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2)

《清平乐》之所以这么揪大家的心,就是因为它什么都好,但又什么都不好。

好是因为制作精良,服化道高级,正午阳光出品的剧从来没在质感上掉过链子。而且最主要的,演员演技都太好,让人看得欲罢不能。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3)

不好则是因为剧本不对观众胃口,想走正剧路线却又为了迎合仁宗的主角光环把配角都写成了工具人。

舍不掉怀柔和帝后cp却又不让观众好好嗑糖,甚至连个完整的虐恋都没有。

所以追《清平乐》就像爱了一个又帅又温柔的渣男,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心。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4)

剧集完结之后,江疏影和王凯分别发文对角色做了告别。

看到《清平乐》被槽得这么惨,江疏影愣是写出了一篇“一个怎么捧都不红的女演员的独白”: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5)

但很显然这锅不在演员身上,《清平乐》里的一众演员,都对得起自己的角色,情绪拿捏得当,把握准确,演绎细致,随便拉两个人站在一起都是高手过招。

比如晏殊劝仁宗不要御驾亲征的这段,就曾让观众爆哭: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6)

仁宗想御驾亲征遭群臣劝阻,他不顾反对执意要去,这时候身为仁宗老师的晏殊站了出来。

看到晏先生站出来,仁宗的眼神先是变得温柔,而后又伴随着一丝惊异: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7)

因为他知道晏先生开口,必有道理。

可是此刻的仁宗才刚刚经历完被太后垂帘听政的压抑之痛,好不容易有了实权想要御驾亲征,又被群臣困于这四方城中。

所以仁宗的这一次反叛,既是帝王保卫江山的雄心,也是他对过去数年隐忍的一种情绪爆发。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8)

但晏殊站了出来,他告诉仁宗:先皇能以万一之险博一万之利,是因为先皇有子嗣,而尚无子嗣的仁宗却承担不起这万一之失。

一字一句顿挫有力,说得仁宗哑口无言。

仁宗被说服了,但我们看看他放开晏殊时是怎么放的: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9)

突然加重力道,用动作让晏殊感觉到他心中的无奈、愤恨与不甘。

然后再后退几步,行师徒之礼: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0)

几个微小的动作,把仁宗此刻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老师,晏殊总是克制冷静,给仁宗最好的执政建议。他助其成为明君,但同时也使其成为了这四方城中的悬丝傀儡。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仁宗的一生就是在克己复礼和如履薄冰之中渡过的,所以晏殊那温和斯文的逼迫总是使他痛苦。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1)

演这样一个性格内化的人是需要功力的,但王凯却做得很好。所以尽管《清平乐》的口碑崩了,但王凯却因此迎来新一波的口碑高峰。

甚至有人说王凯的演技已经迎来2.0时代,相比《琅琊榜》《大江大河》时期,如今的王凯已经更入化境了。

这个曾被人诟病演配角太出彩、演主角又撑不起场面的青年演员,俨然已经准确而又自如地演好了仁宗百般挣扎的一生。

难怪剧集完结之后,王凯都还亲自发文:来生还想做官家。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2)

王凯在《清平乐》里贡献的演技,是丰富又扎实的。

比如开篇,仁宗成年后的第一次临朝,王凯仅凭一个眼神就演出了帝王范儿: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3)

中间被群臣劝诫的时候,王凯这个扔笔的动作也被剧迷津津乐道: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4)

此时的仁宗正血气方刚,心中有万般野心抱负不得施展。在朝上,他要忍垂帘的太后,在朝下,他还要忍忠臣的谏言。

王凯这一扔,铿锵有力,从表情到体态都极好。

除了朝堂帝王范,在感情戏上,王凯的演绎也足够细腻。

比如第一次见曹皇后: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5)

仁宗以为曹皇后“貌丑不至惑君”,所以新婚之夜冷落了对方,结果等第二天去了一看,竟是漂亮的。

王凯的眼神极其微妙,诧异里带着一丝窃喜,完美地表达出了仁宗此时的尴尬与后悔。

还有后半段仁宗找曹皇后喝酒的这一幕: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6)

仁宗其实是喜欢曹皇后的,但他不满意曹皇后只跟他聊朝政,从不谈儿女情长;更不满意对方总是忠言逆耳,说一些自己不爱听的正确话。

曹皇后的“正确”让仁宗抵触,所以他说着亲近皇后的话,却给了皇后一个威慑的眼神,以警告对方:要懂得适可而止。

老年时期的仁宗,王凯也切换自如,一个体态足以说明问题: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7)

公主夜扣宫门,到父母跟前诉苦,仁宗听说女儿被打之后,眼神先是震惊: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8)

而后极度愤怒: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19)

最宠爱的女儿,竟然被自己千挑万选的驸马如此对待,那个曾扬言要让徽柔做全天下最幸福的女子的父亲,此时内心必是苍凉的吧: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20)

仁宗这一生,不仅困住了自己,还困住了身边人。他为天下人做了一辈子的仁君,却在晚年接连痛失子嗣之后,发现自己连最宠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

王凯演活了仁宗,《清平乐》虽然崩了,但它却成为了王凯的演技大赏舞台。

如今想想王凯的经历,发现他的成功正是来源于他那份总是不紧不慢专注自身的定力。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21)

早期演完《丑女无敌》之后就陷入事业低谷,眼看着同班同学张翰都已经成为了顶流偶像,王凯却也没有着急过。

后来凭借《琅琊榜》火了,又被诟病是配角专业户,但王凯也没有因此泄气过,依然专注演好每一个角色。

有人曾问过王凯在不在意主角这件事,王凯则坦然表示:若自己不是收视保障的话,那别人确实没理由用你做主角。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22)

而专注做配角的王凯,如今却已经可以挑大梁撑起一部戏了。

可见没有人天生就该演配角的,演员也不该被外界舆论所束缚,能演什么戏,适合什么角色,只能自己给自己下定义。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专注自身、保持努力,是金子就总有地方可以发光。

王凯曾是张翰同学(王凯曾是张翰同学)(23)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