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沈轩文章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沈轩文章共同富裕)(1)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时代变迁,初心不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郑重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作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鲜明提出,到2035年“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省委袁家军书记要求,浙江要对标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率先探索建立先富带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不断满足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面向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紧紧围绕赋予浙江的新目标新定位,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率先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为探索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路径、开辟中华民族共同富裕新境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初心使命

在作“十四五”规划《建议》说明时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我们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取得的不平凡成就的历史总结,也是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现实激励,更是对一个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续写“两大奇迹”、迈向共同富裕的未来昭示,蕴含着厚重的历史考量、深邃的理论洞察和明晰的实践指向。

读懂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深刻认识这是人类社会的接力探索。

观古知今,人类社会对共富之梦的追求从未停步,共同富裕愿景也在时代之变中演绎着内涵之新。

遵循天道均平,法天、法地、法自然的中华人文始祖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中探幽索隐,引申出共享天下之利的微言大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共同富裕的构想尽管是空中楼阁,但却富有未来启示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共同富裕的路径,激励无产阶级政党开辟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了以高福利为主要特征的所谓“均富社会和避免冲突的理想模式”,但这种模式始终受制于“资本逻辑”,对如何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依然无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开拓和实践探索,实证了真正抵达共同富裕彼岸的现实可能性。

实现共同富裕,从历史中走来,在传承中迈向未来。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钉钉子”的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华民族即将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近在咫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并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前行,这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中堪称奇迹,也标注了中华民族为全世界探索共富之路的历史新起点。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沈轩文章共同富裕)(2)

读懂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深刻认识这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遵循。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把实现共同富裕理解为一个历史过程和趋势,而且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强调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强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重任。马克思更是鲜明提出,未来新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列论述表明,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共同富裕,只有在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实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让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这要求我们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沈轩文章共同富裕)(3)

读懂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深刻认识这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

努力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论及国家富强时就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进入新时代,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虽然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努力去做、不断推进。”

从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共同富裕作为具体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的接力传承,展现了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如磐信念、如鼎担当。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沈轩文章共同富裕)(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