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服用寒食散(为何名士竞相服用)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中药,中药的名字叫做寒食散,又叫五石散,寒食散又称五石散,鲁迅先生谈到了寒食散,淘宝寒食散比作鸦片,说还是散是一种毒药,但是有趣的事,寒食散有剧毒,为何名士竞相服用?下面就这个奇怪的现象,我们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吧!

贵妃服用寒食散(为何名士竞相服用)(1)

寒食散毒性为何如此猛烈?这主要是因为里面加入了紫石英。寒食散的药方有很多种,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张仲景的方子,其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栝篓根、防风、桔梗、文蛤、鬼臼、太一余粮、干姜、附子、桂枝。“右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七。”

紫石英并不好找,非常稀缺。据《隋书》记载,梁彦光“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悴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

吴普说紫石英“生太山或会稽,欲令如削,紫色头如樗蒲者。”陶弘景说“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无根。又有青绵石,色亦重黑,不明澈。又有林邑石,腹裹必有一物如眼。吴兴石四面才有紫色,无光泽。会稽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先时并杂用,今丸散家采择,惟太山最胜。”

历代本草对于紫石英疗效的记载都是一致的。《神农本草经》和《千金翼方》都说紫石英“主治心腹欬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现代药物学研究发现萤石确实“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卵巢分 泌功能的作用”,能延长生物体的寿命,而紫水晶是没有这种功效的。说明紫石英大约是指萤石。萤石又称氟石,化学成分为氟化钙,长期服用可能会死于氟中毒或急性肠胃疾病。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寒食散有毒,为什么在魏晋乃至唐朝都风行一时,文人雅士竞相服用呢?归结起来,原因有两点。

一,它确实有效。寒食散最初是被用于治疗中风和伤寒的良药。除了用于治疗中风和伤寒,它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祛病强身和增强人体性功能。

皇甫谧在论述寒食散流行的原因时说,尚书何晏“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历岁之困,皆不终朝而愈。”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寒食散治“五劳七伤,虚羸著床,医不能治,服此无不愈,惟久病者服之”,“能久服,则气力强壮,延年益寿”。

可见最初服用寒食散时,它的功效的确非常神奇,增长精神、增强体力,还能使一些无药可愈的疾病自行康复,所以医生是很喜欢给患疑难杂症的病人开这种药的。在医家看来,寒食散可以作为滋补药来使用。

关于寒食散治病救人的例子,文献上记载不少。晋嵇含之子体弱多病,有一次接连呕吐数日,命悬一线,嵇含“决意与寒食散,未至三旬,几于平复”。嵇含为此作《寒食散赋》,称寒食散“伟斯药之入神,建殊功于今世。起孩孺于重困,还精爽于既继。”

《周书·僧垣传》说僧垣医术高超,善于使用寒食散。金州刺史尹娄穆有腿疾,僧垣为之诊脉,先用汤剂,症状有改善,“更为合散一剂”,“及至九月,遂能起行。”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有人劝他服寒食散,他和家人犹豫不决,后向僧垣求救,僧垣当机立断“即为处方,劝使急服。便即气通。更服一剂,诸患悉愈。”

这种疗效,或许是因为寒食散补充了某些人体缺乏的必需微量元素。受饮食和环境影响,古代微量元素缺乏是一种常态,尤其是饮食相对单一的魏晋时代。微量元素不能由人体组织合成,必须由外界摄入体内。寒食散中的矿物药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最多的前三位是硅、铁和氟,而寒食散中的白石英、禹粮石、紫石英正好主含这三种微量元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