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鹅毛扇怎么来的(诸葛亮的鹅毛扇子)

王友兵 郑俊 襄阳隆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诸葛亮鹅毛扇怎么来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诸葛亮鹅毛扇怎么来的(诸葛亮的鹅毛扇子)

诸葛亮鹅毛扇怎么来的

王友兵 郑俊

襄阳隆中

诸葛亮家原来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蛮善良。在老家的时候,每月都有一个老头子到他家来吃一餐饭,到诸葛亮四、五岁的时候,这个老头子呢每个月还是来吃一餐饭,来吃饭也不说一声谢,吃完就走人,诸葛亮看了就觉得蛮奇怪:这老头子回回来我这里吃饭,他又不说话,吃完了就走了,这个老头子到底是什么来历?他想把这个老头子的来历搞清白,就想出一个谋子。

隆中卧龙遗址

那天老头子又来他屋里吃饭,拄一个竹棍子来的,诸葛亮就给老头子耍刁,说:“老爷爷,你来我这玩,我蛮欢喜,你能不能把你的棍子给我玩一会?”老头子一想:经常在这吃饭,他要玩棍子给他玩去罗。诸葛亮把棍子拿了以后呢,就把竹节巴掏空哒,在棍子里灌满了石灰。老头子反正也没有注意,他不晓得这个小伢子出谋子,没引起他的注意。

隆中草庐亭。

老头子把饭吃了,把棍子一拄就走哒,诸葛亮就跟着(老头)拄的竹棍子的石灰记在后头走,因为老头子走一下竹棍子就要跺一下,就留有一个石灰记,这样,诸葛亮就跟着老头子寻到村子旁边的一颗老槐树下。

隆中一角。

原来,这个老头子是一个鹰子精,已有千把年的道行了。诸葛亮顺到这个石灰记寻到他了,鹰子精这个时候也爬到树上,发觉诸葛亮了,他心里想:哎,你这个小伢子跟着我来做什么的呀?就在树上与诸葛亮喊话:“你这个小伢子跑到这来干嘛子的呀?”诸葛亮回答说:“我感到蛮好奇呀,你回回在我那里吃饭不说话,我看您到底是哪个的。”鹰子精就想:我的来历被他识破哒,再也不能在这打站(待下去),他要把这个小伢子哧起走。

隆中三顾堂

于是,鹰子精从口里吐了一颗金丹子出来,这颗金丹子一下来就围绕诸葛亮的头上转,好像要砸他的脑壳一样的,诸葛亮口一张,金丹子吞到肚子里去哒。鹰子精想:这可能不行哒,他可能和我有前劫。他就算了算,说:“你这个小伢子呀,我们俩应该是有前劫的,我这点艺应该给得你哒,你将来是我的传人,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反正你已经把我的金丹吃哒,我呢以着(顺势)还送一件有用的宝物给你。”

诸葛亮铜像

他身上一抖,就抖七根毛下来哒,对诸葛亮说:“你把这毛拿起回去,叫你的父亲记得制成一把扇子,制成扇子后,以后如果再遇到什么难事,想不明白哒,你就用这个扇把子点眉心点三下,再把扇子往胸前一放,难事就解决哒。”

诸葛亮的“鹅毛扇子”就是这么来的,其实那不是鹅毛,是千年雄鹰的毛。后来,诸葛亮拿着“鹅毛扇子”,跟着刘备建立了不少功业,这“鹅毛扇子”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讲述者:赵际林 记录者:王友兵 郑俊 选自《当阳地名传说》王友兵编)

作者:王友兵

作者简介:王友兵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发表文学作品、论文300余件,多次获奖。有歌词入选《中国当代歌词辑粹》和《中国年度最佳歌词》。出版有歌词集《爱的秋天》、论文集《采风与探索》。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工作。参与编撰《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巴楚文化源流》等书籍。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当阳卷》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示范本,总纂《中国民俗志·湖北当阳卷》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两次获得湖北省民间文学集成“屈原奖”。曾获“湖北省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湖北省群众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

作者:郑俊

作者简介:郑俊 从过军,曾任工程师、参谋等职,少校军衔。转业后从事媒体工作,曾任记者、编辑、主编等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新闻作品1000余篇,撰写散文作品27万字、共200余篇,诗歌作品曾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现从事文化工作,副研究馆员,主编和参与编撰学术专著2部,所负责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入选全宜昌市前30名,撰写非遗学术论文20余万字,有论文在全国获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