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何以成日本最长待机首相(安倍之死无法改变日本右倾化趋势)

安倍何以成日本最长待机首相(安倍之死无法改变日本右倾化趋势)(1)

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后躺在奈良街头。

当地时间7月8日下午5点3分,当天中午在奈良街头演讲时遇刺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经过5个多小时的抢救无效死亡,终年67岁。

凶手对安倍不满起杀心

7月10日,日本即将举行参议院选举投票。选举活动两个星期以来,安倍作为自民党内的重量级大佬,一直在日本各地为自民党籍推荐候选人“站台拉票”。据称,安倍已经连续到18个县、40多个地区助选。根据原计划,安倍本应8日到长野县助选,但因日程调整,7日傍晚才决定改道奈良,然后去京都,晚上到埼玉。7日晚,自民党在奈良的候选人在个人推特上公布了安倍将到奈良助选的日程信息,宣传车也在大街上进行了广播。

8日上午11时许,安倍乘飞机抵达奈良。11点29分在奈良市大和西大寺车站前登台演讲。就在他开始演讲1分钟后,发生了枪击事件。

据报道,凶手名叫山上彻也,现年41岁。2002年至2005年曾在日本海上自卫队位于广岛县的吴基地服役。被捕后山上表示,他对安倍本人感到不满,想杀了他;但并不是对安倍的政治信条抱有怨恨。山上还称,他在今年春季就制作好了多个爆炸装置和自制枪支。

安倍遇刺后,随即被送到奈良县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抢救。但因失血过多,最终无力回天。8日下午5时3分,安倍死在了手术台上。

二战后连续任职时间最长,政治遗产不出众

安倍晋三1954年生于东京,其家族是一个保守派政治世家,祖父安倍宽是战前的众议院议员,外公是前首相岸信介,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任内阁官房长官、外务大臣等要职。这样的家庭出身决定了安倍的保守派政治底色。

安倍对岸信介尤其崇拜,从政生涯中也一直将修改宪法、结束“战后体制”作为主要目标。1982年,安倍晋太郎出任外务大臣后,在钢铁公司工作的安倍晋三担任其秘书。1991年安倍晋太郎去世,安倍晋三接手父亲在老家山口县的选区,正式从政。

2006年9月,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进而成为日本首相,登上政治生涯的第一个高峰。2007年7月,自民党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丧失多数地位。同年9月,安倍以健康问题为由宣布辞职。

2012年12月,安倍梅开二度再次出任首相,开启了长达7年8个月的长期执政,成为二战后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也创下了日本宪政史上最长纪录。

虽然安倍执政时间较长,但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治遗产”。内政方面,安倍最大的夙愿是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后体制。虽然他在为日本军事松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如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通过安保相关法案等,但在修宪方面进展有限,也没有得到国民的广泛支持。

外交方面,安倍一直大力修复对俄关系,试图解决“北方争议领土”并签订日俄和平条约。他还曾试图打破日朝关系僵局,解决所谓“绑架”问题。但这些努力均未取得实际成果。

安倍在长期执政中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强推《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安保相关法案、“共谋罪”法案等遭到民众反对,森友和加计学园、“赏樱会”等一系列丑闻也使安倍政权面对强烈质疑。

安倍何以成日本最长待机首相(安倍之死无法改变日本右倾化趋势)(2)

日本史上刺杀政客事件频发

日本近年来暴力袭击政治家的事件偶有发生。1990年1月长崎市长本岛等在市政府前被右翼团体成员用枪击中左胸,身负重伤。2002年10,民主党籍众议员石井纮基在自家门前被右翼分子用刀刺死。2007年4月,正在选举中的长崎市长伊藤一长在自己的选举办公室前被暴力团成员枪杀。

此外,战后针对日本首相或政治领袖的刺杀事件也不在少数。1960年安倍晋三的外公、时任首相岸信介在首相官邸遇刺,身负重伤。同年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被一名17岁的青年剌杀。1992年3月时任自民党副总裁的金丸信在枥木县演讲时遭到右翼团体成员开枪;1994年5月,刚刚卸任首相之职的细川护熙在东京的酒店也曾遭到右翼团体成员枪击,所幸两人均未受伤。

安倍之死难改日本右倾化

安倍作为日本保守派政治家,虽然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日本向“正常国家”发展,甚至在日台关系上屡屡放出过激言语,但在其担任日本首相期间也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作出了贡献。

安倍作为日本保守政治势力的招牌人物,多年来持续推动修宪,积极构建针对中国的地区安全机制。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推动,安倍当年提出的“钻石联盟”“自由开放的印太”等倡议已经发展成为了现实的“四边机制”和“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在特朗普“退群”后,安倍接手的TPP也正式成为了CPTPP。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这些机制已经深入到日本的对外政策当中,相关右倾理念也在成为日本的社会思潮。虽然安倍遇刺是一个偶发性事件,但安倍之死或许难以唤醒日本的政治家重新审视本国的发展路线和方向。

作者:刘洪亮

编辑:刘畅

图片: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