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好招商引资项目的重要举措(以新打法办好一号工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嘉宾 青岛报道

2022年,市南区项目的频繁落户,离不开创新的招引打法。

今年以来,市南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一号工程”,全力以赴抓项目,聚焦24条产业链,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打法,采用“招创投、创投招”,股权投资招商等招商新打法,为市南区招商引资注入了新动能。上半年,市南区新注册亿元以上内资项目54个,注册资金总额316.64亿元;新设立外资项目20个,注册资金总额3.61亿美元。其中,引进1个百亿元、2个30亿元重点产业领域大项目、1个世界500强项目。截止目前,市南区共有重点招商在谈项目102个,其中37个项目已明确拟投资总额530亿元。

新打法助推招商引资高效运行

“今年我们政策招商、场景招商基础上,立足市南实际,探索运用‘招创投、创投招’,股权投资招商等招商新打法,转换打法进行精准招商。”市南区招商投资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以招引投”,引进洪泰基金、安芙兰资本等4家创投企业;通过“以投促招”,依托创投企业招引鑫宸实业、天成云数等5个项目落地;通过股权投资合作方式,引进世界500强正威供应链等 2个重大项目。

谋划好招商引资项目的重要举措(以新打法办好一号工程)(1)

招商方式的不断创新,使得市南区“吸金效应”更为显著,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涌现。新引进春峰里·青岛数智产业特区、晓羊教育等亿元以上六大主导产业项目40个,上半年,市南区纳统企业、领军企业及储备项目数量取得3个同比翻番的亮眼成绩。

“对于我们企业而言,落地市南的过程如同一场与市南区一起的协同作战。”鑫宸实业执行董事郭宁表示,在企业落户市南的过程中,市南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给予了企业诸多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更感受到了市南区在招商引资上的诚意。

在招商方式上,市南区还不断完善体系,坚持招商引资顶格处理, 制订了《市南区招商引资工作办法》,再造招商工作流程,组建119名专家(机构)组成的专家库,对项目快研判、快决策、快推进。无缝连接的服务,扁平化的沟通,让企业的落户流程更为顺畅。

“除了看重市南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看重了市南区优质的营商环境,这一感受自落户以来感受更深。”郭宁表示。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南区出台《提振信心加快发展惠企15条》,推出促进双招双引“1 N”新政,免申即享资金从1.9亿增至5.1亿。推出“项目管理师”“咨询电话回拨”“智能制证系统”等惠企“硬措施”,营造了“办事轻松,投资舒心”的营商环境。

场景营造力促项目落地提质

把一个项目引进来,绝非一日之功。对于市南区来言,招商引资既要创新打法提升“加速度”,更要优化载体追求“高质量”,既要以政策体系促成项目引进,也要营造场景保证项目落地,在此之上,市南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展现出勃勃生机。

香港中路80号的“刀片楼”,曾是市南区的一块“心病”。今年,在市南区各部门的多方努力下,停滞9年的财富中心焕新为总投资51亿元的涉外法务中心,将成为市南区总部经济的又一标杆。

青岛涉外法务中心建设项目承建方、梵天(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邢鹏表示,为了实现香港中路80号项目重启,市南区真正从企业的角度、项目的角度出发,主要领导顶格协调,亲自主持召开项目协调会,成立服务专班,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先后在9方面问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启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谋划好招商引资项目的重要举措(以新打法办好一号工程)(2)

今年以来,市南区不断营造新场景促进招商引资。在首届上街里啤酒节举办期间,市南区发布了首批20万平米8大招商场景,为企业落户提供了丰富的场景选择,先后举办了金融、科研、卫生、重点企业、文化等5个主题专场招商推介活动,达成意向近百个,涵盖科技服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消费、数字文旅、金融科技等多种新赛道。同时,“银鱼巷”、“红房子”音乐酒店、广德里1898等在今年已然成为新一批的项目“流量担当”;绿城中国GT·PLAZA深蓝中心的启用将成为国内复合型高端商务标杆;海天中心、华润中心等已经成为众多总部企业落户市南的首选。

据了解,下半年市南区还将开展“项目攻坚落地月”行动,围绕符合市南特点的12条产业链招大引强,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促进一批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方面的项目签约落地,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依托中欧企业家峰会等招商平台,广泛开展招商活动,拓展招商渠道,为全市发展做出市南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