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能多吃吗(野菜纯天然)

水母网5月13日讯 (YMG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李成修) 春夏之交,各种野菜上市了,蒲公英、苦菜、山麻楂、蕨菜等,市民们买来做菜或者泡茶,但很多居民只知道能吃能泡茶,却不知道这些野菜有什么营养成分,哪些人适合吃,吃时要注意什么昨天,记者采集了一些市民的看法,就这些看法采访了烟台市毓璜顶医院营养科主任宋新娜,请她从医学和营养学角度为市民解读分析野菜究竟该怎么吃,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野菜能多吃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野菜能多吃吗(野菜纯天然)

野菜能多吃吗

水母网5月13日讯 (YMG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李成修) 春夏之交,各种野菜上市了,蒲公英、苦菜、山麻楂、蕨菜等,市民们买来做菜或者泡茶,但很多居民只知道能吃能泡茶,却不知道这些野菜有什么营养成分,哪些人适合吃,吃时要注意什么。昨天,记者采集了一些市民的看法,就这些看法采访了烟台市毓璜顶医院营养科主任宋新娜,请她从医学和营养学角度为市民解读分析野菜究竟该怎么吃。

野菜的营养比栽培蔬菜更高吗?

有人说,野菜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其营养成分大多高于栽培蔬菜,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呢?

宋新娜主任认为,野菜的营养价值体现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方面,比如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钾等。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维持血管壁的弹性,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预防高血压、某些肿瘤等。但是说到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就不是野菜的“强项”了,所以,应该一分为二地对待野菜,毕竟,在大多数人的餐桌上,和野菜相比,种植蔬菜仍然占“主流”地位。

吃野菜最好先浸泡焯水?

记者采访发现,人们在食用蒲公英、苦菜、山麻楂以及槐花等野菜时,往往先经过浸泡或者焯水等程序,有些甚至反复浸泡,说这样做一是为了减轻野菜本身的苦涩味,另一方面是为了“解毒”,这样做对吗?

宋新娜主任表示,野菜相对栽培蔬菜来说,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污染较少,相对来说更自然更有机,但部分野菜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在吃之前需要浸泡两个小时左右来去掉毒素,但同时,一些营养成分在浸泡的过程中也会流失掉,这让本身营养成分高于栽培蔬菜的野菜的优点也有所减弱。“因此,不能盲目迷信野菜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最好就是把野菜当成一种时蔬,应季的时候尝尝鲜就可以了。”宋新娜主任提醒。

野菜“纯天然”,多吃无妨?

一到春天,有些市民特别喜欢上山挖各种野菜,平时餐桌上也将很多种植蔬菜撤掉,代之以各种野菜,这样做的理由是“纯天然的总比人工栽培的好”,这样的说法对吗?其实,野菜尽管美味也有营养,但不可多吃。从中医角度讲,有些野菜性寒凉,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像鱼腥草等少数野菜就有微毒,多吃有害,蕨类等野菜含过敏物质,多吃可能引起身体不适。苦味野菜性凉味苦,有解毒败火之效,但过量食用,损伤脾胃。

采摘野菜时要注意分辨,不认识的不采、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绿油油的很是可爱,但不一定能食用。路边的野菜也不要采。路边生长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

野菜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久放的野菜也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

教你安全吃野菜

野菜烹饪时,要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亦可熘、烩、烧、煮,也可用其做馅包饺子、蒸包子、搓汤圆、做春卷、下面条,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

婆婆丁(蒲公英)等最好是在洗净后蘸豆酱吃。榆树钱等在树上生长的野菜一般不宜炒吃,而应当蒸吃。山蒜类含微毒的野菜食前需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避免食后可能会出现的周身不适感。干燥上火时,可用小火煨一锅野菜粥,浓浓的菜汁裹着粘稠的米糊,清淡而滋味绵长,还可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取,有滋阴补肾、调节肠胃之功效。

很多市民喜欢吃糖醋野菜,但不知道怎么做最好吃。糖醋野菜可先用生粉、面粉、鸡蛋调成糊,这糊叫全淡糊,用野菜例如香椿头裹糊后放油锅炸,装盘后再将糖醋汁浇上去,即可食用了。

野菜汤做法:锅内水烧开后放入少许盐,放入野菜,水开后淋入搅拌好的鸡蛋,放入鸡精,淋入香油即可。

各种野菜的药用价值

马齿苋:利于糖尿病患者。马齿苋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祛病养生功效。此外,它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生成,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比如,马齿苋炒鸡蛋、蒸马齿苋馅包子,或煮点清热止痢的大蒜马齿苋粥。

苦菜:祛湿除暑气。吃苦解燥助眠初夏的饮食调理重点是养心、降心火,宁心安神后就比较不会睡不好。春夏之交,是野苦菜采摘上市的季节,多吃野苦菜可以祛湿除暑气,苦菜可炒肉、炒蛋、做汤,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

荠菜: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性凉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可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痢疾、肾炎等症。荠菜叶嫩根肥,具有诱人的清香和美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凉拌、蘸酱﹑做汤﹑做馅﹑炒食都可以,还可以熬成鲜美的荠菜粥。水芹菜:降血压。水芹菜有清热解毒、润肺、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利尿、止血、降血压、抗肝炎、抗心律失常、抗菌的作用。我们常吃的有猪肉炒水芹、水芹羊肉饺和水芹拌花生仁。

小根蒜:小根蒜又名薤白、小根菜。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其作用是通阳化气、开胸散结、行气导滞,治疗痢疾以及抑制高血脂病人血液中过氧化酯的升高,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或熬点小根蒜白木耳粥。

苋菜:滋阴润燥。苋菜的根一般为紫色或淡紫色;不同地区,颜色略有不同,北方的多为绿色或略带紫色,轻些茎上很少有分枝,有绿色或淡紫色的条纹;叶子为卵形。我们一般吃的都是比较嫩的苋菜茎叶,它们有清热利尿、解毒、滋阴润燥的作用。除了炒食﹑凉拌﹑做汤外,苋菜也常用来做馅,比如凉拌苋菜、苋菜鸡丝、苋菜水饺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