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胡话粤语歇后语(有趣的粤语俚语典故)

文章始发于2020-07-08 01:15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5SvBH3c5ccNCrOimamBEA,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说胡话粤语歇后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说胡话粤语歇后语(有趣的粤语俚语典故)

说胡话粤语歇后语

文章始发于2020-07-08 01:15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5SvBH3c5ccNCrOimamBEA

埋牙

暗指:打斗

“埋牙”一词是出自于以前的斗蟀,以前斗蟀时会将两只雄蟀引入门盆,两雄触须相交,名叫声中,激战立即开始。蟋蟀甩开大牙,头顶,牙夹,脚蹬.......战成一团,斗蟀短则几回合,长则几十回合。败者落荒而逃,牙齿脱落,对方才算得胜。

后来广府人则以斗蟀“埋牙”的状态,形容决斗或比赛时真被开战、埋身肉搏的情势,“埋牙”一词也适用于吵架的状态。

例句:佢哋两个都系牛脾气,讲唔够两句就埋牙,打起上嚟。

打甩髀

暗指:死缠爛打,不放弃

之前有网友问“打甩髀”是怎样来的,其实与“埋牙”一样,“打甩髀”也是出自于斗蟀。两只蟋蟀互相拼斗,一定要斗至其中一只蟋蟀任凭赌档主持人如何用引草撩拨,都不愿再斗,才算分出胜负。否则就算打至头烂、脚甩,都要继续,因此即使打甩髀都未算输。后来广府人就将“打甩髀”一词用来形容对抗程度激烈了。

例句:巴西对德国,呢两队波全场都打对攻,今次真系打甩髀囖。

胭脂马

暗指:难骑

广府人会将恶搞的女人称为“胭脂马”,其出处是来自于粤剧《六国大封相》。六国大封相讲述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以合纵策略,联盟抗秦,六国拜苏秦为丞相。

全剧有“六国王出场”、“六元帅上场”、“罗伞架”、“接圣旨”、“出马”、“出車”、“坐車”等排场。在六国大封相临近结尾时,迎送公孙仪仗队的六位夫人,骑着六匹马上场。六位“五军虎”充马伕,带引六匹马登场,六位夫人由四名“马旦”和第四、五花旦饰演。

最后出场的名曰“包尾马”,按班例均由第四花旦担演,“包尾马”要显示这匹马特别剽悍生猛,达到高潮收尾的效果,表演难度为六匹马中最大、也是最为“难骑(驾驭)”者。又因骑马者为女性,特称为“胭脂马”。因此广府人则以“胭脂马”代表恶搞的女人。

例句:老王个女好刁蛮任性,个个男仔都怕咗佢,话佢系胭脂马。

扯猫尾

“扯猫尾”其实和猫没有半点关系,它是由词语“谬为”衍生出来的俗语,谬为一词有假装、作伪之意。

《旧唐书·刘黑阻傅》:“黑园初不许,德威谬为诚敬,涕泣固请。”宋·周密《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庭坚,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众因谬为惊歎,罗拜以为不可及。”清·谭嗣同《报刘淞芙书》之二:“尔时实有自见其不雅驯者,非故谬为过谦之辞也。”

“谬”与“猫”、“为”与“尾”,两字的谐音相近,故“谬为”被读成“猫尾”。将“谬为”用作动词时,可写作“谬为之”,在谐音和文义的结合下,便被说成“扯猫尾”。扯猫尾即是几个人合作装假、作伪,设局蒙骗。

例句:前面有人喺度卖玉石,几个人喺度扯猫尾,出高价争买,小心上当!

装弹弓

“装”即安装或放置;“弹弓”即弹簧,有分拉或弹两种功能。

广州话中,“装”也有“诱捕”的意思,如“装老鼠夹”,意思是用机关、器具去捕捉老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捕捉野兽的笼具,这些笼具通常都会配以弹弓,当猎物走进笼内咬食诱饵,触动弹弓,笼具的门或者钢夹便会关闭或拍下,将猎物捕获。

后来,广府人就将设局陷害别人的行为称为“装弹弓”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