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

开篇-民国时代的武器体系

1912年,在大清帝国覆灭的不久后,中华大地自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时间的军阀混战时代,此后又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长期斗争,血与火的旋律始终笼罩在这块黑红大地之上。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

由于各种战事频发、纷争不止,国外的资本也看准了这一点,开始逐渐进入这一块具有战争潜力的土地,进行军火贸易开发。由此,各式各样的武器开始逐渐流入了神州大地,这些各国进行贸易倾销的枪械与之后进行德日合作时引入的武器和盟军援助的苏械师、美械师等武备,一同构成了整个民国时代的枪械大杂烩。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

因为当时工业能力的滞后和统一组织的腐败割裂,这些万国造的武器始终不成体系,直到民国时代的终结时也依旧是以仿制为核心构成的一个脆弱武器框架,以至于当今大众只能记得几款诸如汉阳造、中正式、手枪撸子这类的枪械,其余的大部分民国武器都湮灭在了历史尘埃中。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

所以本期将复盘一下上述的这种民国时期武器体系是如何形成并发展的,来还原一下这段比较缺失的历史部分!

中华民国-步枪序列

民国时代与大多数轻武器刚起步的国度一样,都选择了以可靠的德系武器来作为自己的制式步枪之基,不论是清廷时期的老套筒步枪,还是后来的汉造七九式步枪、元年式步枪和中正式步枪,究其源头都是从德国造演变而来的一种武器体系。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

这种德系武器体系与军阀割据时期产生的辽十三式步枪、晋造步枪等会地方性仿制武器,一同构成了整个民国军队的制式武装,加之一些各时段的的零碎进口、援助型武器(例如大八粒、水连珠、ZH-29等步枪),组成了整个民国时期的轻步兵作战装备,下面就具体解析一下上述的这些步枪武器。

【老套筒步枪-委员会步枪】

这些武器之中最早的是老套筒步枪,这款武器来源于从德国进口的的M1888型委员会步枪,是李鸿章前往德国选用新式武器时被推销的一款新式轻步枪武器,与北洋舰队的德籍战舰一同被购入国内,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的陆战部分,是清朝淮军以及后来的北洋新军的主力装备。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

此款枪械是德国针对法国推出的无烟火药枪研制的一款对标武器,由斯勒格尔米奇、梅格和鲁宾共同研发设计,采用了7.92x57mm的无烟圆头步枪弹进行发射,其具体内部设计上取消了早期Gew 84型步枪身上冗余的管式弹仓结构,改用了创新性的漏夹(五发)配合盒式弹仓进行供弹的模式,加之同时期德国领先于世界的栓动式结构布局,该枪械在进入清朝时绝对属于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武器之一。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7)

在进入中国后,由于枪械枪管的露出部分有一个外附加的套筒,所以Gew 98步枪被使用者称为老套筒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8)

这种老套筒步枪早期在清朝由于套筒钢材和无烟火药此类的部件无法生产,所以是纯依赖进口的一种武器,后来在向德国订购了练罐钢机和无烟药机后,才正式转为民国的一款仿制武器,由汉阳一厂在1903年后开始进行仿制。1907年,由于该枪此时间后被正式取消套筒,老套筒步枪也正式在这个时间段后终止了历史,在这量产的四年间一共生产了近13万支的产量。

【汉造七九式步枪-老套筒改进版】

1907年后,这种老套筒步枪被改进为汉造七九式步枪,也就是简称的汉阳造步枪,这个正式名称中的汉造和七九分别来源于它的制造厂商汉阳厂和它的7.92MM口径。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9)

这款武器早期在武汉汉阳一厂进行生产,有卡宾枪型(955/422mm)和长枪型(1250/740mm)两种形制,总产量在70万左右,整个批次的枪械枪身上都有空心五角星(汉阳)和民国年号的铭刻,所以可以依据这点对不同阶段的汉阳造步枪进行区分。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0)

此阶段的汉造七九式步枪相较原版的老套筒步枪有较大的区别,随着国内兵工厂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许多结构和设计被逐渐的改进了,像是枪管外径就被从13.4mm加粗到了14.8mm、直立式的框式表尺也被改成了弧形表尺、刺刀座也从侧面固定改到枪口的正下方固定,这些是汉阳造步枪与老套筒步枪的区别,同时也是汉阳造步枪的特色之一。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1)

此枪在1937年之后发生变化,由于汉阳厂在这一年内被日军近逼而被迫迁往重庆,所以在1937年后又有另一种批次的汉阳造步枪。因为重新落址于重庆的汉阳厂被改名为21兵工厂,所以在1937年至1944年之间这个时间段汉阳厂进行量产制造的近20万批次的汉阳造步枪都有所不同,这个批次的汉阳造步枪的标志从原版的五星标志和年份铭刻换成了21厂的万字标志(金陵)和汉造铭刻。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2)

这两批不同批次汉阳造步枪加起来总产量接近100多万。

【元年式步枪-光绪33式改进版】

时间跳转到清朝末期的最后几年,武器局的宿老们在这一段时间内接触到了毛瑟公司的新式武器Gew 98型栓动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3)

这款枪械是由德国令毛瑟公司设计的一款替代M1888型委员会步枪装备的德军制式步枪,所以他在整体性能还要比被替代的老套筒步枪要好上许多,清朝在1904年后引入了这款武器,因为此时正值光绪三十三年,所以这款武器也被定型为了光绪三十三式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4)

这款三十三式步枪从头到尾一共经历了四次口径变化,最早的Gew 98型步枪使用的是8.22X57MM(S)口径的尖头弹,因为德国人更加认同88型委员会步枪的7.92MM子弹(圆头),所以将其置换为了7.92X57MM(S)的轻尖弹,在此之后定型并于1904年后转售给清廷。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5)

Gew 98型步枪在进入清朝后,由于当时国内的兵员素质很差,所以清朝官员看中了毛瑟M1898型的瑞典型号,因为瑞典型6.5x55mm口径弹药对于减后座的效果十分好,所以也提出了需要一种减小枪械后座的小口径弹药需求,所以最终Gew 98型步枪在加入清廷时为6.8X57MM的口径。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6)

不过此时已经接近清朝末期,所以在德国刚开始交货时,清朝就已经彻底歇逼,而且因为新式弹的交易也没完全结账,所以后来接手的北洋政府根本不认,还是改用生产线较多的7.92x57mm弹来作为主要制式弹凑活用,以开发使用这款缺乏弹药的武器。在此之后Gew98型步枪正式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了解到样子。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7)

由于此时清朝覆灭,民国定国元年,所以这款新式的制式武器在这一年被定型为了元年式七九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8)

这款定型完毕的元年式步枪有几种设计特性,一是从毛瑟系继承的特色大抽壳勾,其可以在供弹过程中对弹药的稳固程度起到巨大的提升,射击性能会被抬高较多;二是将弹匣从委员会步枪时的漏夹换成了更简单易用的桥夹,使枪械供弹的复杂性被大幅度的减小了,所以枪械的可靠性也同时被拉高了;三则是将后拉枪栓与机头进行融合,以及增加防尘盖等等的小设计,这些设计使整体枪械的使用性提升了许多。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19)

这款武器从定型的1912年算起,一共量产近十三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共有广东(最早生产)、四川、石井(6.8改7.92)、巩县(简化工艺)四家兵工厂从事主要生产,其中以广东兵工厂为主力,总体量产近百万级,之后由于广东这家主要兵工厂在孙中山北伐之后被捣毁(重建),所以元年式步枪的量产也从1925年之后转向了衰弱,直至完全消失。

【民国二四式步枪-中正式步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急需资源和武备,但又同样因为凡尔赛的限制而失去了武器这一个大进项,所以在这时期魏玛共和国开启了租借外国土地进行隐秘的武器开发计划,毛瑟M1924型标准步枪就是这个阶段段诞生的。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0)

这款1924型步枪是在Gew 98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生的一款步枪,其将枪管和枪身缩短到了600MM和1110mm,并换用了新式的瞄准具,设计完毕的1924型毛瑟于1932年后被引入中华民国作为制式武器,起初这款枪械与汉阳造相同,同属于纯进口的产品,引进了1万支左右,这些进口的1924型步枪被定型为民二十四式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1)

民二十四式步枪在进口使用几年后民国也拥有了仿制能力,其依照蒋中正的亚欧体型区别概念,这款枪械在巩县兵工厂被再次缩短了枪长和增长了刺刀改造仿制,这次改进仿制完毕后的民二十四式步枪因为对于设计概念提出者的尊敬,而被重新定型为中正式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2)

在设计完毕后,逐渐有更多的国内兵工厂如汉阳、广东、金陵等等的兵工厂加入了生产,也因此枪械的枪身铭刻各种皆有。这些各个兵工厂生产出来的中正式一共有近60万左右的产量,主要装备给国家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以及部分中央军。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3)

【产量低的原因:资源丰富但并不具备运用能力,十分依赖进口,在通商道路被阻断后自产困难。】

【花旗中正式-Gew98仿制品】

除了中正式,民国时代还有一名为花旗中正式的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4)

我们如果光听名号,可能会觉得他和中正式是直系爷孙关系,但其实花旗中正式是属于美国春田(意译,也叫斯普林菲尔德)厂仿制的一款Gew98型步枪,其改动之处不多,实际上爷孙关系完全要调转,花旗中正式是更早的那一型。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5)

这款武器在美国一战之前就已研制而出,并定型为春田M1903型步枪。其因为生产量大,所以援助过一战、二战时的各个盟国,民国就是其中之一,其奇怪名称源于外形,因为十分型似中正式,并且美国国旗很花,所以被称为花旗中正式步枪。

【辽十三式步枪-东北军制式装备】

下面进入地方性武装的解析。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6)

在20世纪20年代后,奉系在东三省投入巨资,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这个兵工厂主要生产由韩麟春领导设计的新式辽十三型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7)

此型辽十三式步枪是依托Gew 98型步枪和日本的三八式的内部构造设计的一款步枪,其枪械内部采用转动旋转后拉式的结构,发射7.92x57mm毛瑟弹,整个枪机部分拥有极近似日本三八式步枪的设计。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8)

此款枪械在生产阶段统共量产了大概13万支左右,主要装备东北军,也参与过后来的直奉战争和郭松龄事件,在日军开始侵略后被占领,东三省兵工厂被改为奉天兵工厂,此后这个兵工厂就停止了大批量生辽十三式,所以这款武器是纯地方型的一款武装。

【ZH-29步枪-东北军中央军装备】

同样在20年代末期,捷克的爱曼妞哈力克设计师设计了ZH-29型半自动步枪,这个设计师以前还设计过广为人知的ZB-26型机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29)

这款武器在靠近三十年代时被引入民国,也属于东北军的一款制式武器,是民国时代最早装备的半自动步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0)

不过由于设计师的设计构思独特,内部有许多近似ZB-26的结构,这种机枪结构相对步枪而言十分奇怪,所以武器内部的结构极度复杂且故障多难修难保养,因此该枪在中国进口的数量也不多,随着东三省的陷落就在国内彻底消失,在国际平台上也没有存活多久。

【晋造步枪-三八式步枪/大盖】

另一款较有名气的仿制武器是晋造步枪,它同样是军阀时代的一款特殊武器,是制霸山西的晋系阎锡山在地盘上自行使用的一款武器,由太原兵工厂进行仿制。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1)

其枪械在设计上与日本的三八式步枪基本相同,弹药也因为军中日式武器的居多,所以换成了统一的6.5x50mm的形制,所以这款武器属于纯纯的仿制品,只在枪身铭刻上可以和三八大盖做区分。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2)

这款步枪主要装备阎锡山的晋绥军,在北伐战争之后由于口径统一的问题而被从军队制式中淘汰,只在民间和少量部队有所使用。

【水连珠步枪-莫辛.纳甘步枪】

剩下的水连珠就是沙俄时期莫辛.纳甘步枪,以前介绍过这里将不多赘述细节了,其实它在我国使用的情况也并不多。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3)

它流入中国主要就是国共合作时期的苏联援助,加之后期购入的数万柄武器,以及八国联军时期遗落在中国的部分,整体在国内使用不多,也没有多少进行仿制的情况,算是一款国外支援填补军队空缺的武器。

【大八粒步枪-M1加兰德步枪】

最后的大八粒步枪则同样是国外援助时期的一款援助武器,是美国在抗战末期协助民国中央军组成美械式其中的一种。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4)

在美械师当中,除了冲锋枪M1加兰德步枪就是轻步兵的主力武器,在12人的班组当中就有近10支,按照资料显示美械师总体数量,它大概与莫辛.纳甘的水连珠近似,可能有有几万柄左右的数量。

这款武器是一款半自动步枪,采用了双排式漏夹装填盒式弹仓进行发射的供弹原理,内部的独特的导气自动原理较为复杂,在后期的40年代换成了长活塞导气式的形式,按照时间线美械师的M1加兰德估计属于使用后者原理运行的版本。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5)

这款枪械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过朝鲜战争,后来被新中国制式化的统一武器所替代,属于少量的援助型的武器,和上述的水连珠一样,并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中华民国-手枪序列

相比民国时代的步枪,缺乏冲锋枪等快速武器的民国手枪作用性更大,其名气也更大,各种一枪二马三花四蛇五狗张嘴蹬蹬名号深入人心,下面解析一些这部分的手枪武器。

【勃朗宁M1900型手枪-枪牌撸子】

所谓的撸子即自动手枪,名称因使用的动作而被命名,是民国时期北方的称呼,这种武器在一开始被划分为自卫武器,因此国外对于此类武器的流入限制很低,各种样式的自动手枪就流入民国代替被封锁的快速武器之功能性。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6)

此处的枪牌撸子就是民国初期最早流入的一款手枪,此枪械由勃朗宁进行设计,是勃朗宁第一支投入量产的自动手枪,初期产量在70万之间,其中的一小部分流入了民国,因为握把上方枪械符文铭刻被称为枪牌撸子,是民国时代大员和高级军警的制式武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7)

这款枪械首用了套筒复进构造,但结构与后期完善的模式不同,它的复进簧装载在枪管上方、套筒下方,弹簧中心的连杆则连接着后方的枪机以及抽壳勾,在装载弹药上膛后复进簧会带动套筒向后抛壳,在向前装填,区别在于枪管和进弹机构位于靠下的位置,抽壳勾枪机则位于上方的位置。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8)

除此之外,枪械并没有其他的设计特色,但他相比其他同时期的武器有很多优势,枪械的射击效果很好,所以它在民国时期很受欢迎,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客户。

【勃朗宁M1903型手枪-马牌撸子】

同时期,勃朗宁M1903型手枪也进入了民国市场,成为民国时期颇具声名的马牌撸子。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39)

该枪械同样由勃朗宁设计,由比利时FN公司和美国Colt公司生产,所以这款武器也有FN M1903型手枪的称呼,不过在民国流动的应该都是柯尔特公司生产的M1903手枪,因为所有的马牌撸子基本都有柯尔特的标识和马型商标铭刻,这两者比较贴合。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0)

这款武器相较M1900型更优秀的地方在于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的多处改进,其内部的上复进、下枪管进弹结构被改换为了上枪管、下复进的套筒自动原理,这一结构也奠定了现代自动手枪的基本布局,就是在当今也有使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1)

同时,他的内部结构改善使他可以更加轻松的射击,降低的后座力也可以让它装载发射口径更大的弹药,所以它将弹药提升到了9x19mm,这有效的解决了早期自卫武器威力不足的问题(M1911篇有赘述,美菲战役时M1900手枪威力不足);另外,在枪械尾部的外置击锤被改为了更易于隐藏的内置式,这也解释了为何马牌撸子比枪牌撸子更重但却反而更像一款暗杀手枪,因为在型上的优化使它隐蔽性更好。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2)

这款武器进入民国时主要装备西北军和国军高级军官,是仅次与枪牌撸子的民国第二大制式手枪。

【M1910勃朗宁手枪-花口撸子】

在马牌进入民国之后不久,由于勃朗宁积攒的口碑良好,勃朗宁先生在较晚时期设计完成的新式手枪M1910型半自动手枪也开始了逐渐的进入民国市场。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3)

这款枪械集成了前两作的优点,将M1900型的套筒复进结构继承融合为了中置式的套筒复进结构,并将M1903型的三段式保险设计继承过来了,这样一来整枪的结构设计就变得十分精妙,原本分离的枪管、复进机构得以融合,整体的重量在降低的同时也保持着原本的功能性,不会加大后座力,而且可以使用M1903型的9MM口径弹,所以这款武器在保持了威力和射击效率同时的又做到了简化结构降低质量的目的。

这种性能提升过后的武器流入民国后,因为厂家转变为了比利时的FN公司,枪身不在携带马牌的商标铭刻,且枪口位置刻有花口型的圆形防滑纹,所以枪械被民国时期射击者称为花口撸子。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4)

这款武器原本是勃朗宁为了柯尔特公司竞标美国的1907年武器招标会而设计的一款武器,但因为形象或者其他方面不太贴合美军的标准,所以将设计转给了之前经历过合作的比利时FN公司进行生产,而对柯尔特公司则是从新设计了一款M1911手枪替代参加招标,并且获得了成功。

【M1913手枪第三型-蛇牌撸子】

此处的蛇牌撸子与前三者的勃朗宁系列皆不同,这是一款来自于德国Sauer绍尔公司的自动手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一战时高级军官的主要制式武器,流入民国时因为握把上的商标(两个错位的S字符)类似于缠绕的蛇形,所以被称为蛇牌撸子。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5)

该枪有三种型号,流入中国的是第三型的M1913手枪,这里根据设计时间推断大概是在20年代、民国八年的时候流入的,因为这时期的M1913型手枪与蛇牌撸子的形象最贴近。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6)

这款武器的结构十分近似于勃朗宁的M1910型手枪,其使用的中置式套筒复进、内置式击锤都和M1910型手枪完全一致,全枪长仅为146mm的枪身枪体比例也与M1910型十分靠近,只比勃朗宁M1910型短小几毫米,所以可能这款武器对勃朗宁的设计有所借鉴。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7)

蛇牌在进入民国后主要装备于需要执行隐蔽任务的特殊部门,这类受众远不及前三者,应该是装备数量低于前面的勃朗宁三兄弟的一款手枪。

【EXPRESS袖珍手枪-狗牌撸子】

狗牌撸子的原型EXPRESS袖珍手枪则是勃朗宁M1906型手枪的一款仿制产品,由西班牙的加拉塔·阿图尼亚公司进行防止设计制造的,其因为枪械握把上有猎犬和EXPRESS的铭刻,所以被称为狗牌撸子。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8)

此枪械与原版的勃朗宁M1906型手枪同属超小型手枪,全长仅在100mm出头的级别,并且减少的装弹量也使它的整体枪高很低,完全可以轻便的装在口袋里携带 ,作为一款口袋枪使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49)

这款武器在进入民国时计划打开特殊作战部门的销售渠道,但由于做工比不上FN和Colt这样的大厂,所以枪械性能一般、威力很低,反而因为便宜在民间流传度较广,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成为民众、工商阶层手中不错的自卫武器。

【毛瑟M1914/34型手枪-张嘴蹬】

毛瑟M1914型手枪和M1934型手枪自魏玛共和国时期和德三时期流入同处于低谷阶段的中华民国,主要装备与国军中央军。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0)

这款武器在国内的简称为张嘴蹬,这里我依照民国的常用命名方式分析了一下,其命名原理应该是因为前方枪管的敞口式套筒,这种套筒在上弹时后拉也可以和蹬这个动词结合起来,所以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有些奇怪的称呼,不排除当时还有张嘴撸子称号的可能性。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1)

该枪械的内部结构和前面的M1903型勃朗宁一样,采用的同样是下复进上枪管、平移式击针击发的自由式枪机原理,因此枪械性能是往大威力方面靠的,其武器的正面能力比较强。除此之外,这款武器还采用了7.65x17mm(S)的冲锋弹和驳壳枪的接驳式枪套型枪托,可以支持变换为冲锋形态以适应更多作战环境。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2)

以上这些都证明了这款武器其实是一款针对战争设计的手枪,但它在30年代的德国国内装备的是警察部门,这看似好像难以理解,但其实了解过德三战前破局军事限制的手段就懂了,德三的警用武器其实都是军用武器,警察部队都当成军队训练的,这款武器在后来欧洲战场上频发被缴获也可以证明,绝非许多人口中没被德军选中的警用武器(这款武器的网上错误引导特别多)。

【M1911型手枪-大眼撸子】

上述提到,勃朗宁曾为美军在1907年的招标设计了M1911型手枪,这款手枪是美军的传奇武器之一,其产量和使用年限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所以也有部分流入了民国, 这些流入的M1911手枪被民国射手称为大眼撸子。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3)

对于枪械名称,认同度比较高的说法是子弹口径的提升带出了大眼这个称谓,事实上他的口径也确实不走寻常路,使用了11.43mm的弹药,原因是美菲战争中.38口径的弹药威力不足(武器结构就不赘述了,以前写过)。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4)

这款武器进入民国的渠道是美械师,按照美械师进入民国的年代,这款武器在国内的型号应该是M1911A型。

【南部十四式-鸡腿撸子】

鸡腿撸子也叫王八盒子,是日本南部麟次郎研制的一款手枪,原名南部十四式手枪,因为头重脚轻的外观和形式王八的枪壳而被冠以鸡腿撸子和王八盒子的称号。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5)

此枪械的结构设计从M1911和鲁格08手枪衍变而来,但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其优势,反而性能不佳、故障缺陷较多,所以这款武器除了日军使用并没有其他地区仿制,只在武器匮乏的军队有缴获使用,例如29军大刀队就有装备使用。

中华民国-机枪序列

民国中后期,时间进入三四十年代后,随着军工方面可投入资金的提升,以及时局动荡导致外国势力武器封锁的松动,各种诸如民二四式、歪把子、三十节此类的重机枪被民国引入或仿造,下面就具体解析一下民国时期的这些主要高火力武器。

【民二四重机枪-MG 08重机枪】

民国时期最出名的大火力重武器无疑是民24式重机枪了,不出所料这款武器同样是马克沁机枪的众多徒子徒孙之一。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6)

早在马克沁机枪诞生几年后,德国就与马克沁签订了授权合同,这使得他们成为了最早仿制马克沁机枪的国度,由此而在1888年诞生的MG 08也就成为了与原版区别最小的马克沁系列。武器在德国开始生产不久后就被金陵兵工厂获取了设计图纸(合作),但因为技术困境,这款武器在民国二十四年才改进仿制成功,所以被称为民二十四型机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7)

民国版本的民二十四型机枪对发射机进行了改进,对整体部件进行了简化,最终的民二十四型机枪重量在比原版轻了20公斤,拆分后的民二四式可以在战争中适应一些轻机枪的转换阵地功能(20kg+29kg),比德国最初型的MG08机枪作战性要高一些,不过很早德国就有轻机枪型的MG-15马克沁了,而在民国没有看到有引进的资料。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8)

这款民二十四在抗战时期生产了19000多架,到内战结束时一共有35000架的装备储备量。

【三六式机枪-二四式机枪改进版】

在二四式机枪之后,还有一款名为三六式机枪的民国重武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59)

这款枪械成型于民国三十六年的金陵兵工厂(南京),当时正值民国末期,所以这款武器实际并未在民国使用,而是在后来解放西藏和朝鲜战争的战役中有出现。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0)

其整体的一个改动基本就是将水冷式结构换成气冷式结构的一个变化,与沙俄1910型水冷马克沁改为PV-1航空气冷机枪的逻辑一样,属于一个对世界设计风向的捕捉,以它国验证过的技术改善老旧武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1)

这款武器在新中国苏系制式机枪出现后被逐渐淘汰。

【ZB-26型机枪-德械师装备】

ZB-26型机枪在民国中期流入国军,是装备德械师的一款捷克造武器,以替代对于国军而言十分昂贵的MG-34型机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2)

民国从捷克进口了三万多架,加之后来的数万架仿制品,此枪械在民国时期是仅次于民二十四型机枪的重武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3)

老李曾缴获过几把

【大正十一式机枪-歪把子机枪】

以上的欧洲武器构成了国军的主要制式武备,但是此类武器都是量少且只装备国军核心部队的武装,所以实际上还有许多抵抗侵略组织的武装缺乏重火力,这个时候缴获日制装备就成了一条新的路线,日军在早期常用的大正十一式机枪就是其中之一。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4)

这款机枪为大正第十一年由南部麟次郎设计的一款机枪,采用哈其开斯的散热片气冷式设计,从上方漏斗型输弹机进行供弹,整体重心设计较差,后半部分也没有很好的支撑,因此这款枪械在射击时容易偏向,精度流失严重,同时装弹也是件难事。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5)

这款枪械的名称来源于歪斜的枪托,因为射击稳定性奇差,武器容易顺拐,且木制的枪托有弧形拐角,所以这款武器被称为歪把子机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6)

歪把子机枪在当时比民国制造的武器好不了多少,所以虽然这款武器名气大,但其实也就是一小部分部队在缴获使用,仅在地方部队有少量仿制。

【九二式机枪-鸡脖子重机枪】

九二式机枪与大正十一式机枪相同,这款所谓的鸡脖子重机枪其实也是日本武器,此类称号有些奇怪且难听的基本都是日制缴获武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7)

这款鸡脖子机枪同样是由南部麟次郎设计,其以法国的哈其开斯重机枪,因为在1902年定型,所以被称为九二式机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8)

哈奇开斯重机枪

这款武器参与过1905年的日俄战争,因为发射时的声音近似鸡叫,所以在抵抗部队中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被称为鸡脖子机枪。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69)

此类武器投入数量不多,所以其落入手中的鸡脖子甚至可能还比不上上述歪把子的几分之一。

【九六式机枪-拐把子】

在歪把子之后,日军还有一款拐把子,是在抗日战争中我国缴获比较多的一款武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70)

这款武器是歪把子的改进版,同样由南部麟次郎进行设计,对枪械的供弹系统、枪管散热和人机功效进行了改动,改进后的武器比原版的歪把子提升了许多,被重新定型为九六式机枪,成为日军在战争后期的主要重武器。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71)

九六式机枪因为性能不错,成为了抵抗军缴获使用较多的武器,其因为枪械顶部增加了一个拐型提把,并且要与歪把子做一定的区分,所以缴获的九六式都被统称为拐把子机枪。

本篇完

之前有朋友想了解一下民24式机枪,我干脆做一篇完整点的民国武器体系,希望看完能对民国时期的武器有所了解。

民国武器之谜(民国武器发展史-)(72)

当然,这些并非全部容纳了民国的所有武器,一些像是转盘枪、花机关枪这类的就不特地写了,反正都是仿制的没啥意思,在之后别的国家武器篇幅介绍里也会写的。#武器装备##军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