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

周末带孩子参加户外平衡车活动,到场的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参加。

“宝贝加油”、“宝贝你真棒”,父母的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偶然听到一个妈妈对她的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第一次参加有点害怕,但是别紧张,按着你的速度来,我在终点等你。”

最好的教育不过如此,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也能感觉到安心。

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1)

《父母的语言》作者达娜·萨斯金德说,不管家庭经济社会情况如何,只要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充满交流和对话的环境中,他们日后的表现都会更好。

很多父母希望培养孩子优秀聪明的特质,但却忽略了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好好聊天。

01

父母的每一句话都是孩子重要的信息来源,影响着孩子对生活的认知。有效的亲子对话,是孩子汲取知识营养的重要途径。

聊天这个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孩子放学回来,父母最常问的是“今天上课表现好吗”、“有同学欺负你吗”、“午饭吃了什么”、“老师教了什么”。

看,一场知心对话演变成了尬聊。

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2)

作家周国平说,孩子最棒的生长环境就是家庭。亲子时光其实也是给孩子人生打底色的过程。如果亲子间充满无尽的交流对话,孩子的人生底色必然是温暖而光明的,这样的孩子也拥有美好的心灵。

你的眼界是孩子人生的边界。父母越爱孩子,就越需要倾听孩子的内心,孩子也希望通过聊天来拓展知识储备和人生格局。周国平曾记述了他四岁的女儿从一开始对圣诞老人深信不疑到逐渐怀疑的过程。

有一天她问周国平“爸爸,你是圣诞老人吗?”,周国平答,“爱你的人都是圣诞老人”。在简单的对话中,将人生哲学传递给孩子。

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3)

02

交谈具有一种强大驱动力,不仅有益于增进亲子关系,还能促进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无论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强。

这项研究以30多名4-6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孩子听故事的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活动,并且回顾孩子与父母在家中互动的录音。

父母和孩子谈话可以影响孩子大脑的生物成长,真的很神奇!

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4)

研究还发现,孩子大脑活跃程度和孩子听到多少词汇无关,但与会话轮流次数强烈相关。和父母交谈更多的儿童,在之后的标准化测试中取得了更好的分数。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物质上的生活条件,而是父母。

父母愿不愿意跟他好好聊天,愿不愿意用更加丰富的语言指引孩子的个性品质。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玛利亚有一次突发奇想要去纹身。奥巴马当时没有回答,但第二天就对她说:“我昨天也看见了一个纹身广告,图案很漂亮,我决定去纹身。”

一国总统要去纹身?玛利亚当场就傻眼了。奥巴马接着说:“没人说总统不能纹身。我不仅要自己纹,还要带你和妈妈一起纹,最后我们拍个一张全家福放到社交网络上。”

玛利亚当即摇头表态,“千万别带我去纹身!”

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5)

教育来自于生活点滴。父母与孩子聊什么,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最终决定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聊天不是说教,而是为了和孩子走得更近。

03

好的教育存在于亲子互动中。聊天有时候不过几句话的事情,但只要孩子听进去了,就能达到教育效果。

那么,会聊天的父母都是如何做的呢?

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6)

首先,关注孩子所关注的。

孩子对植物感兴趣,干脆延伸他的想象力,告诉他植物的生长方式和习性。

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关注什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能力,理解孩子的感受,然后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回应。

最重要的是善于倾听和观察,因势利导。如果孩子提出问题,父母敷衍回答,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创伤。他的所有感受和想法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次,共享喜悦也分担不易。

父母玩手机,孩子看电视,彼此既不关注也不交流的状态其实是危险的。

有的孩子一开始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主动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带动孩子来表达。交流多了,孩子认为父母是值得信任的,便会主动打开心扉。

父母在倾听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回应孩子,比如应答、点头、微笑、赞美等。父母积极的关注可以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哈佛大学研究家庭影响(会聊天的父母有多厉害)(7)

再次,开放式提问引导沟通。

轮流谈话是亲子交流的黄金准则,在你来我往中交流观点,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可以多提些开放性的问题,而非限定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呢”、“你想怎么做”等,引导孩子更好地交流。

心理学专家还推荐了一种“5W1H”法则,有助于轮流谈话的进行。父母在交流中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物(who),方法(how)等六个角度提出更细致的问题,更容易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从此刻开始,认真对待与孩子之间的每一次对话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