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全景升级包(360全景环视升级战)

当前,360°全景环视(AVM)的搭载率正在大幅提升,同时新一轮的市场变革也在加速进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360全景升级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360全景升级包(360全景环视升级战)

360全景升级包

当前,360°全景环视(AVM)的搭载率正在大幅提升,同时新一轮的市场变革也在加速进行。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国内市场新车搭载全景环视上险量为458.92万辆,同比增长52.3%,搭载率为22.5%。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车(合资 自主品牌)AVM前装上险搭载率将超过40%。

作为重要的主动安全技术之一,360环视AVM正在由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未来或将成为各大车型的标配功能。

不过,由于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使用场景复杂性的不断提升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等,业内对于全景环视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360全景环视AVM的升级战也愈演愈烈。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360°全景环视前装搭载率的快速提升以及“升级战”的激烈演进,360°全景环视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供应链的洗牌也在加速进行。

全景环视“升级战”加剧

当前,360°全景环视系统正在向丰富的ADAS功能(如车道偏离预警(LDW)、盲区监测和预警等)以及透明底盘功能拓展。比如,去年开始全新上市的新车大都在360°全景环视的基础上,增加了180度透明底盘,用于辅助驾驶员识别道路上的坑洼或者井盖等,及时避开障碍物。

与此同时,360°全景环视(AVM)通过感知与系统升级,从而实现不同等级的自动泊车功能也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选择。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全景环视系统新车交付上险为253.81万辆,同比增长28.4%,前装搭载率提升至28.53%。其中,透明底盘功能前装搭载量占全景环视系统的比例已经达到30.96%,而融合泊车前装标配搭载率为59.53万辆,同比增长61.63%。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过去主要由摄像头 独立ECU组成的360°全景环视系统,开始以软件算法的形式被集成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或者高阶APA域控制器当中。

“在全自动驾驶没有实现之前,只要司机位上还有人,全景环视的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北京鑫洋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奇表示,全景环视陆续成为了电子后视镜、融合泊车、遥控泊车、记忆泊车、自主代客泊车、行泊一体等功能的标配模块。比如,小鹏P7、小鹏P5、极氪01等车型均在其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中集成了环视模块。

总体来看,业内人士认为,全景环视将具备三个大的延伸方向:一是摄像头功能复用,比如涉及TJP、HWP的360度感知和预警。

二是对环视控制器的硬件和算法升级,采用更高算力的芯片,从而实现APA融合泊车、HPA、AVP、甚至是行泊一体控制器。

三是环视功能高度集成到座舱域控制器当中,从而实现透明底盘、动态3D效果等新的功能应用。比如诺博科技推出的座舱域控制器就集成了360°全景环视影像系统、HUD、车载信息娱乐系统、DMS等诸多功能。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座舱域控制器的富余算力可以满足一些基本泊车功能的应用需求,比如360环视和自动泊车APA等,这样一来也可以把原有的环视或泊车控制器省掉,从而节省一定的成本。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大环视软硬件厂商也在全面备战360°全景环视的升级。比如智华科技的环视产品从2012年开始累计配套车型超过60款,出货量超过150万台,服务客户包括广汽传祺、广汽埃安、长安汽车、比亚迪、东风日产等车厂。

智华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智能泊车领域,智华科技除了供应360°全景环视产品之外,还提供3D全景环视泊车、融合泊车APA、HPA(记忆泊车系统)等产品。其中,HPA(记忆泊车系统)预计在2023年三季度实现量产。

而华阳集团的360全景环视系统已量产配套多款车型,新一代的360全景环视系统及基于360环视打造的自动泊车系统目前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中国本土Tier1供应商保隆科技推出的360全景环视系统在广泛量产的基础上,已经升级为环视 全透明车底功能,并实现了动态3D效果,目前已经配套东风本田、奇瑞、吉利等几大主流车企的热销车型。

在此基础上,保隆科技通过对环视控制器软硬件升级,相继推出APA泊车控制器、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等产品并实现了量产落地。得益于完全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保隆科技ADAS产品还包括单目/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核心零部件和技术,并实现了国产芯片替代方案,其各项产品具备非常高的性价比优势。

供应商会发生什么变化?

很显然,伴随着全景环视(AVM)市场新一轮变革的加速进行,过去的供应商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一场全新的市场格局之争一触即发。

一方面,全景环视(AVM)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部分前向ADAS供应商开始布局AVM市场,还有一部分传统Tier1巨头开始重新下场征战中国AVM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AVM算法的模块化、标准化趋势,部分域控制器供应商也将陆续提供搭载标准化AVM/APA软件模块的可选项,由此也推动了全景环视软硬件供应商之间的洗牌。

“全景环视的核心包含摄像头传感器、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环视功能算法三大板块,如果同时拥有这三方面能力的企业将有机会为车厂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组合方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智华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单纯的环视系统产品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都会被一步步压缩。

为此,不少传统软件供应商开始寻求自研硬件,并且延伸融合泊车市场。不过,黄奇则表示,围绕环视做更多功能的拓展,需要环视软硬件厂商对环视有很深的理解,并且具备算法引擎技术、3D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等跨专业的不同种类技术作为支撑,对于不少创业公司来说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为国内第一家将3D环视算法集成进车机并完成量产的公司,鑫洋泉将环视做成了算法引擎,可以实现跨操作系统、跨芯片平台的复用和运行,通过简单调用库函数接口的方式,即可实现环视的全部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我们的环视算法引擎已经很成熟了,甚至比芯片原厂的还要成熟,功能也完善了很多。拿到我们的算法引擎,一般1个月内就可以推至量产状态。”黄奇表示,鑫洋泉的算法引擎在2021年的出货量已经超过40万件。

据了解,为了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鑫洋泉从实用性视角设计与交互体验直接相关的8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设计开发和优化,不仅在算法引擎当中内置了30种实用性视角和自定义3D视角,还内置了触屏、旋钮、语音、按键等多种HMI交互接口以及15款倒车轨迹等,充分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对于环视功能的需求呈现了碎片化、多样化的特点,谁可以提供多样化且高性价比的方案,谁就能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景环视系统的整体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前十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到83.28%。其中,德赛西威作为中国本土的全景环视系统一级供应商,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达到14.89%)。

很显然,全景环视市场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产业链格局的洗牌正在加速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