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国宝排名(X光下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对越王勾践的一段描述,其内容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经历。

勾践本名鸠浅,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闻吴王夫差日夜操兵练马,准备攻打越国。

勾践不听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先行攻打吴国,结果兵败于吴国。

这时越国上下只剩下5000残兵,吴军发动攻击将越国围住。

勾践后悔不已,范蠡提议向吴王夫差请和,入吴国为臣解除危机。

越王勾践剑国宝排名(X光下的越王勾践剑)(1)

吴王夫差同意后,勾践到吴国当起了马夫,受尽了屈辱,而范蠡则跟着勾践做起奴仆的工作。

勾践就这样踏踏实实的做了两年奴仆,吴王夫差觉得勾践诚服与他,便将他们放回越国。

回国后的勾践忘不了在吴国受的屈辱,于是在屋里挂了一颗苦胆,每顿饭都要尝一下,提醒自己不能忘记曾经的耻辱。

就这样勾践和妻子穿着粗布麻利,和百姓一起耕种田地,养蚕织布发展农业。

在勾践夫妻二人的表率下,激励了全国的百姓,决定奋发图强早日一雪前耻。

越王勾践剑国宝排名(X光下的越王勾践剑)(2)

就这样勾践又采纳了大臣的建议,一边贿赂吴王让其麻痹大意,一面又收购吴国粮食,使之国库亏空。

又派人赠送木料,让吴王大兴土木耗费人力修建宫殿,还四处散播谣言用美人计挑拨君臣关系。

就这样勾践努力提升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趁虚而入将吴国打败,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成了决胜的关键,但在古代有一把好武器也是获胜的关键。

数十年前,湖北一座大墓中,出土了越王勾践的佩剑,其制作工艺令专家觉得不可思议。

五十多年前,湖北荆州大旱,为了能让庄稼不枯萎,人们决定修建一条水渠,结果在修建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墓葬群。

专家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考察发现,这座墓葬群中有50多个古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越王勾践剑国宝排名(X光下的越王勾践剑)(3)

在这个墓葬群一号大墓里面,发现了一个漆木剑盒,盒子里有一把青铜剑。

经过专家清理后发现,剑上刻有两行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这个鸠浅就是越王勾践的通假字,由此可知,这把剑就是越王勾践的佩剑。

更令专家感到惊奇的是,这把剑被埋葬土里两千多年,竟然没有一丝锈迹,而刀刃依旧锋利。

在工作人员查看这把剑时,不小心碰到了剑刃,结果手指被割出血来。

考古专家想要测试一下这把剑的威力,于是找来20张A4纸叠加在一起,谁知宝剑在上面轻轻一划,A4瞬间被切开。

专家们惊呼:“不可能”,要知道2000多年前的锻造技术应该远差于现在,而且这把剑还被埋葬了2000多年,怎么还会如此锋利?

越王勾践剑国宝排名(X光下的越王勾践剑)(4)

专家为了一探究竟,将这把剑带回去研究。

春秋越王勾践剑剑长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而剑柄长8.4厘米。

整个剑身上布满了黑色菱形花纹,剑柄处镶嵌着蓝色有机玻璃和绿松石。

为了研究这把剑的制作工艺,科研人员使用了特殊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法,来解密这把剑中的奥秘。

经过X荧光的检测得知,这把剑和普通的剑制作工艺不同,在不同的地方这把剑采用的是不同的材料。

也就是说这把剑是分两次制作而成,先是用不同的金属制作不同的部分,最后在将两个不同的部分复合在一起。

越王勾践剑国宝排名(X光下的越王勾践剑)(5)

这种制作工艺相当于现在的“复合金属工艺”,在现代都属于难度操作,在古代这种铸造方式简直无敌。

经过研究这把越王勾践剑,采用的是锡青铜铸成,其中剑刃上铜含量的比例为80.3%,锡含量为18.8%。

剩下的微量元素分别为为铝、镍、硫,要知道镍具有很强的防腐蚀能力,也许就是时隔2000多年这把剑还不生锈的秘密吧。

越王勾践剑因为其无敌的锻造技术,被誉为“天下第一剑”,也成为我国出土青铜器中的珍品,如今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本文声明:文字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