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战吕布 如果刘备不上去打 结果会怎样

刘备不上,吕布就死定了虎牢关一战只存在于演义,我们就着演义说事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三英战吕布 如果刘备不上去打 结果会怎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英战吕布 如果刘备不上去打 结果会怎样

三英战吕布 如果刘备不上去打 结果会怎样

刘备不上,吕布就死定了。

虎牢关一战只存在于演义,我们就着演义说事情。

我们先假设关羽不上,张飞和吕布单挑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三国演义》第五回写道:(……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瓚,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张飞这一骂是相当有水准的,三姓家奴四字,可以说一下子戳中了吕布心中的最痛。吕布字奉先,奉先二字,既可以作奉天之命,敢为人先讲,亦可以解释为祭奉祖先。说明吕布还是非常在意自己孝道名声的。这不忠不义早就坐实了,现在你张飞又当着天下人的面把我认干爹的事拿出来嚷嚷,你还要我活不?

吕布一气之下,哪里还管什么公孙瓒,眼里就盯着环眼贼了。而对张飞来说,正中下怀,激怒吕布可以说是早有预谋的,否则仓促之间谁能想出像三姓家奴这般绝妙词汇。

高手相争,从来只争一线。吕布和张飞的武力相比,技术力量兵器都大致相当,从年龄上看,虽有十几差距,但年轻则力壮,年长者长于经验和应变,相较之下可互补长短。真正致命之处,在于吕布还有赤兔马。

古代战场单挑,一匹好马对战将的武力加持是巨大的。那时候两军对垒,战马相对而行,双方战将在可以接触的范围内展开攻守,一旦在交汇点上没有击杀对方,由于速度和惯性,战马需要到对方地带才可以停止重新掉头,进行下一轮的攻击,这个交汇点就是“合”,如果一击不中,需要第二次攻击,从而回到原点,这个二次攻击就被称作“回”。

由此可见,拥有赤兔马的吕布对张飞的威胁是巨大的。张飞要想抗衡,就必须了解到赤兔马的速度所带出的势能变化,从而生出应变之法。而这,需要时间。

张飞的优势只有一点,就是无名。以有心算无心,甫一交锋,吕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再加上张飞骂人的杀伤力,正好可以把赤兔马的优势拉平。

因此,一旦双方彼此了解,那么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短时间接触战斗。所以怪不得虎牢关之后张飞再见吕布,总是嚷嚷要大战三百回合。而吕布见到张飞有所忌惮,无非两个原因,骂又骂不羸,杀又杀不了。一个字,真晕。

那为什么五十回合之后关羽出手了呢?

这是一个谜,但并非无迹可寻。

关羽的出手绝对不是因为张飞不敌。

他也许有担心张飞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大的原因是,太相信自己前三合刀法的威力,和低估了吕布无匹的防御能力。

关羽出手,一般难有三合之将,杀华雄,颜良如此,过五关斩六将亦如此。所以给人武力惊人的感觉。但只要有人挺过三合,他难有胜算之法。

比如战黄忠,战夏侯惇,慨莫如此。

有人会说.,华雄颜良和黄忠夏候惇相比,应该战力相当呀!是,接下来我要谈的,正是战场上的关羽是从来不讲规则的,可以说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颜良之死,死在大意,措手不及这四个字说明关羽胜之不武。有人不信可以再读三国,我反正读这一段文字时脸是红的。

而华雄之死,无非也是骄兵必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来了,华雄之死和虎牢关之战相隔数日,为什么关羽面对华雄时抢着出战,面对吕布时却一言不发呢?

有人说这是关羽兄弟情深,自己成名之后,把杀吕布的机会就让给了张飞。如果事实真是如此,此为诛心之论,那关羽的人设瞬间崩塌。

谁都明白华雄和吕布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高手,你关羽软柿子自己捏,硬骨头让兄弟啃.,你让张飞怎么看你。

所以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他杀华雄有把握,而面对吕布,他认为张飞要比自己更有把握。

我不是说张飞的武功就一定高过关羽,而是关羽杀了华雄之后,有了名气,吕布就有防范之心。一旦吕布有了准备,关羽的前三合刀法也就没有威力了。

张飞肯定是了解关羽刀法的,所以毫不犹豫跳了出来。但他肯定也没想到,关羽在五十合后杀将过来。

关羽出手,我个人认为,他应该是在这五十合里面看到了什么,认为凭自己的刀法,加上张飞,可以迅速解決战斗。

但他没有想到,张飞会自重身份,压根儿不和自己围殴吕布,而是采用丁字儿厮杀。

这丁字儿厮杀,看形思义,还是一对一厮杀,只不过用的车轮战术。吕布看上去是扛了三十合,其实就是和张飞关羽各打了十五合。

唯有如此,才可以解释得通两大超一流高手三十合之内还搞不定你一个吕布的原因。

然而,车轮战对吕布的体力消耗非常之大,如果刘备坚持不上,这丁字儿厮杀是完全可以置吕布于死地的。

但刘备最终还是上了,玩的很花俏,叫做转灯儿厮杀。其实就是围殴,形成了三英战吕布的战局。吕布当然毫不犹豫选择了刘备方向作为突破口,从而得于全身而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