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

一部《大佛普拉斯》开启了内地观众对台湾电影的新看法。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

导演是拍纪录片的,突然有一天被一位监制找上门,说要投资几千万台币给他拍长片,当时他就懵了。就像是他自己说的那样,一个吃惯了十几块一碗“兰州拉面”的人,突然有人拿着100块请你吃饭,谁都会不知所措,人一旦变穷,就没有什么梦想可言,底层社会待得久了,就算你拿着100块钱却还在想,我今天能吃多少碗“兰州拉面”呢?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2)

《大佛普拉斯》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底层小人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看过这部电影,如果没看过我也不剧透,这次的目的主要从“穷”人说起。

《大佛普拉斯》里的人们

我们常常会说人的死亡是一个终点,就像是数学家“欧几里得”说的那样,如果人的生命是一条线,那生命就会有起点和终点,当我们把“起点”和“终点”接在一起时,其实它就是一个圆,生命的圆圈就像是一个“漩涡”,我们谁都逃不掉。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3)

从左至右依次是:释迦、菜埔、肚财

电影用一场葬礼作为开始,也作为一个结尾

电影中有三个主要人物:菜埔、肚财、释迦。

●菜埔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4)

打眼一看,大概五十多岁,带着一副眼镜,衣服松松垮垮,整天叼着烟,是个单身汉。他的工作是在铜像工厂里担任夜间警卫,领着微薄的薪水,并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也没有很多专业知识和技术,所以他只好死守警卫这份工作。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5)

有趣的是,菜埔白天会参加“葬仪社”的乐队

由于他的技术并不好,常常被乐队指挥修理,但他还是继续坚持,要问他为什么厚着脸皮参加呢?因为他有“负担”一个单身男人,唯一的负担来自家庭,不是妻子儿女,是父母。

菜埔和母亲相依为命,在农村里,很多务农的人到了年老的时候,身体上的毛病也渐渐出现,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都“过度劳累”,菜埔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6)

所以菜埔是不会放弃任何赚钱的机会,乐队鼓手也会领到几百块台币的收入,为了钱他也要继续工作,为的就是照顾他的母亲,这个世界上他唯一的亲人。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7)

一个人的“负担”来自哪里?人只要存在于这个世界,都会有“负担”,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比如:老虎出生后,虎妈妈照顾小老虎,但当小老虎长大时,一切就要靠它自己了,各自求生。但是人类社会不一样,你必须要照顾上一代,你要去主动承担,这是你应该做的。

●肚财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8)

这个人很有趣,看起来三四十岁,清瘦,但是很精明的感觉,每天只吃一顿饭,年轻的时候坐过牢,父母双亡,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你可以把他看作是“北漂一族”,因为年轻的时候在农村没有好的出路,于是他去了台北,可是在农村里,经济条件不佳的人,其实没有机会受到教育,所以他去到大城市,也没有出头之日。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9)

肚财就是走了一遭所谓的人生,却没有飞黄腾达,也没有创造出自己的企业神话,甚至最后还锒铛入狱,最后回到家乡,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他一个人,只要从事“资源回收”说白了就是“捡垃圾”

肚财和菜埔两人的联系很巧妙,菜埔这样的夜班警卫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呢?到底会有什么人找他聊天呢?那就是肚财这样的人,大家白天工作的时候把东西丢在外面,肚财就用晚上的时间去回收,收到菜埔的工厂,两人就一起喝个茶,于是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0)

其实台湾中南部有很多像肚财这样的人,用“经济实力”来判断,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光是这样了解,这个人物还不够立体,导演给肚财加入了很多小癖好,使得这个人物更加饱满,一个捡垃圾的人,难道没有梦想么?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1)

其实肚财是一个有内心世界的人,不管他的收入多么少,甚至比菜埔的还要少,他都有自己的一个小宇宙,于是肚财的房间里有一个小小的“飞碟屋”,屋里堆满了娃娃,他喜欢“夹娃娃”中年男人的特殊癖好。

飞碟屋里有很多他的想象,比如对“异性”的想象。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2)

肚财还会弹“月琴”,这是他的娱乐方式,没有手机没有电视,他有他的音乐。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始于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断的变化,比如,月琴传到了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台湾月琴的颈较长。月琴也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民谣说唱重要的特性‘特色’乐器。)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3)

其实这些点都是导演希望整个人变得更加立体才加上去的,当一个人有了这些特点,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个世界上就存在“肚财”这样的人。

我常常去思考,像肚财这样的人,捡一天垃圾就过一天,究竟有没有自己的梦想呢?其实回到开头,还是那句话“穷”到没有梦想,人一旦贫穷,有的时候连计划跟梦想都不敢想。为什么?因为以肚财的视角来讲,自己明天可以捡多少垃圾?或者说明天的日子到底会怎么样?他都不会知道,毕竟他的想象力有限,因为他知道,想得越多,日子就越难过。

●释迦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4)

他是个谜,从哪里来?要到哪来去?穿着一件永远都不会换下来的T恤,不言不语的样子像个“智者”,其实他就是个流浪汉比起肚财和菜埔,释迦更是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如果说肚财和菜埔是社会底层人物,那释迦就是比他们还低的人。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5)

其实很多人都会对“流浪汉”的生活产生一丝好奇,我们会好奇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好奇他们生活中的哲学,关于“流浪汉”的电影也有,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流落街头,而释迦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流浪汉,可以说是“高尚”。

释迦有一个自己的“海边别墅”,还有一间看起来不错的厨房,整理的很干净,生活并不像他的身份那样邋里邋遢,据导演说,释迦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还是两个人的综合体。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6)

是一次在台南海边的偶遇,海边有座一层高的小碉堡,里面住着一位老先生,但他不是流浪汉,他有自己的家,碉堡旁边的村子就是他的家,问他为什么住在这里?他说:“家里太吵了”

虽然碉堡里没有水、没有电、但晚上可以看星星,又靠近海,老先生觉得自己在这里可以安心的睡着……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7)

另一个原型是在导演的家乡,有一个人总是骑着脚踏车,农忙的时候他也会去帮忙,随着年轻人都出山了,留下的老年人也干不了农活,耕种农作物的人越来越少,那个人就像释迦一样,骑着一台脚踏车到处捡垃圾为生。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8)

当导演把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两个人结合之后,释迦就这样诞生了。

结语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不管是大企业的老板,还是小到想菜埔、肚财、释迦这样的小人物,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地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在“讨生活”不管是肚财、菜埔还是黄启文、副议长跟高委员,都是很努力地在讨生活。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19)

菜埔被乐队欺负,是因为乐队指挥也要讨生活,如果菜埔打的不好,会影响到他后面的生意,也会影响到他的口碑,每个人都为了赚钱,为了生活,如果只是这么看这部电影会不会有点“浮躁”,所以导演加入了“释迦”这个角色看起来有点不重要,但是他会让我们起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人的原型是什么?就是“活着”。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20)

释迦在看到肚财死去之后,才开始去想人为什么活着

电影的旁白说到“肚财死掉之后,留下了一个人的形状……”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21)

可是想释迦这样的流浪汉,死了之后,可能没有人会为他画圈。

我觉得人千万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其实我们一点都不重要,走了一个人并不会影响整个大世界,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一天还是二十四个小时,因为把自己想的太重要,才会一天到晚有那么多的问题,有的时候退一步世界真的会宽阔一点。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22)

虽然有时候会觉得,世界对我们穷人太不友好了!

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要问大佛的肚子里有什么?就要看看你的心里有什么。

大佛普拉斯隐喻(大佛普拉斯现实主义的尽头是魔幻)(23)

本文由胶卷时光原创,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希望我专业的解读和独特的见解能帮到给大家,更多话题可在下面评论区继续交流或吐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