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

夏天是赏荷的季节,每年夏天都会和孩子去公园看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立在荷叶之上,给人一种圣洁高贵的感觉。从古至今,描写夏天景象的诗句中总也少不了荷花的身影,那些描写荷花的诗句数不胜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等,这些都是朗朗上口的诗句。荷花的种子莲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科学家发现实最长寿的植物种子就是莲子,它能在沉睡千年后再发芽,可见莲子的生命力之顽强。

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1)

捡回来的莲子长出叶子了

清明时节带孩子逛公园,公园水位下降,露出了一大片的河岸,去年大片荷花的地方的土裸露在外面,还在去年荷花茎立在上面。很多孩子们在河边玩耍,我和儿子也去凑热闹,偶然发现了一颗莲子,于是就开始了和孩子的寻莲子之旅,带回来的莲子放到了水里,等待他发芽。

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2)

虽然喜欢莲,但是对莲的知识了解甚少,当我看到《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时,水墨丹青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感觉,立刻就被吸引了。这本书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普达人创作,通过文字和图画完整展现莲的生命过程。结合我们捡来的莲子,一起来观察莲子的生长,让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著者陈莹婷,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普达人。绘者花青,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现攻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花鸟专业博士学位。

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3)

了解莲子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力

家里的莲子很久都没有发芽,于是我们用剪刀剪,用刀割,都弄不坏它外面的那层果皮,无奈我们只能把它放在水里,静静等待,就在已经放弃它发芽的时候,小莲子发芽了。小小的芽从坚硬的外壳里钻出来,儿子说莲子芽的力量好大,那么硬的外壳轻松就钻了出来。

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一亿多年前这种植物就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一颗千年的莲子依然可以发出芽来。一颗莲子沉睡了,第二年的春天来了,小小的芽从坚硬的壳里钻出来,一片、两片、三片叶子慢慢长大,一直伸伸到水面上绽放它的蓬勃生机。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从一颗莲子入泥、发芽、长叶、花芽长大、开花、结果、成熟的新莲子随水漂走、再次入泥带孩子了解了莲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莲的生命力的迸发。

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4)

国画风的展现,在美育中感受莲文化

绘本的图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图画与文字共同读述着一个故事,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绘本就像是一串珍珠项链,插画是美丽的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整体花青色的国画风格,带着浓郁的中国风,插图与文字相互结合。“悄悄地,慢慢地,莲闭合了花瓣。哎呀,小蜜蜂还在里头采蜜呢,直到次日清晨,莲花再次绽放,小蜜蜂才赶紧拍打着翅膀,逃了出去。”如果没有图画只有文字,很难想象这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结合着图片,就可以看到一只小蜜蜂终于逃出了张开的莲花里,让景色活了起来。

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5)

丰富的科普知识,让孩子感受自然界植物的奇妙

孩子是好奇心非常重的生物,他们对未知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你知道为什么莲生活在水里却不会窒息吗?带孩子看看平时吃的藕就能知道了。里面分布着四通八达的气体管道,他们向叶片、花朵传输着氧气。

观察荷叶会发现水滴上去会凝结成一个水珠,其实这是因为在荷叶的表面密布着看不见的纳米级蜡质茸毛,所以可以聚水成珠。水珠在荷叶中间滚动,还可以带走上面的灰尘,给荷叶清洁。

“小荷小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里的荷指的就是莲叶,莲的叶在幼时两边会内卷,这样减少了往上生长的压力,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当荷叶慢慢长大,就会张开努力吸收着阳光。

莲花的花冠日出打开,日落闭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让花朵内部保持恒温,方便花朵的授粉,荷花非常喜欢来自另外一株荷花的花粉,但是当他们没有合适的花粉时,也会自授粉,因为它们有雌蕊和雄蕊。

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6)

小小的莲花包含着很多的小科普,让孩子在阅读和观察中了解植物的神奇,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就像这本书的最后写到: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愿意去探索,就会发现莲子生命旅程的无穷奥妙。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进程,了解生命的迸发力,也让孩子亲近植物,亲近自然。

大自然中悟出的人生感悟(从一颗莲子看生命的神奇)(7)

刚发芽的小莲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