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话剧张继刚(话剧孔子演员任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说 摄影 王鑫

儒家经典中,常常以“君子”与“小人”做对比,喻指因为不同的人生观,而导致价值取向的差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尽管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两类人的心态却截然不同。“君子”不计得失“,小人”不择手段”。

话剧《孔子》中,就有一个叫做“赖三”的艺术形象。任何一本史籍中,都没有“赖三”这个角色;但他的所作所为,却穷形尽相地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他从未存在,却又无处不在。

话剧演员任兵,接到“赖三”这个角色时,颇费思量。面对这样一个架空虚构的角色,几乎无处借力,该怎么演呢?

见到任兵,是在话剧《孔子》经过一整天联排后的傍晚。谢幕后任兵走下舞台,擦拭鬓角的汗珠,同时认真听着张继钢导演的指点建议,满脸严肃。一刻钟之前,他还是吊着嗓子,满脸谄笑,卑躬屈膝地跟在阳货身旁的“小跟班赖三”。待到剧场人散灯灭,他才能从卑微、油滑的角色状态中,变回自己。这充分印证了对于“演员”的定义: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孔子话剧张继刚(话剧孔子演员任兵)(1)

话剧《孔子》,满台的凛然大气,唯有“赖三”身上,凝聚着难以忽略的深重暗影。

“在话剧《兵·道》里面,我曾演一个奸臣叫伯嚭。其实这次话剧《孔子》里的赖三,和他有些类似,但赖三需要的形象感,要比伯嚭更强。在形体方面稍微一勾一缩,抬头的时候往下一沉,正好这个人物又是个矮的,衬托出随从的主人会更高大,人物关系就出来了。”

外形有了谱、还要继续在声音、动作上,进行“符号化”的设计。“导演当时跟我说,赖三这个角色,一定要让观众一下子就能记住,要有鲜明的形象感。赖三这个人张力很大,如何去适应这个张力,要学习的地方确实很多。”

提升角色诠释的“张力”,倒逼着演员深耕细作,咀嚼剧情。“张继钢导演没给角色设定一个边界,但也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这个很难拿捏。一直到八场全部排完,整个人物才在我心里逐渐清晰起来,我们彩排了很多遍,导演还是会在每次排完告诉我,某些地方再怎样改变一些。”

一场一场排练下来,任兵的选择更加谨慎认真。对于角色的肢体、表情、语气,每场都能琢磨出更新的理解。“表演上的自由尺度,的确非常令人兴奋,我恨不得天马行空的去表演,尝试各种可能性。但是演着演着,反而会畏首畏尾。是不是过分了?是不是演得不够?”任兵在心中悬了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自己和角色赖三之间的距离。

“一日三省吾身”式的坚持,任兵演绎的“赖三”终于有了现在这个样子:

他色厉内荏,敢指着孔丘“破口大骂”,也会惊惶如老鼠一般奔逃;他搬弄是非,直接导致了主人阳货与孔子的分道扬镳;他贪慕虚荣,一旦得势便洋洋自得。这是个把小算盘、潜规则把玩得极度精熟的角色,以自身的“小”,反衬着孔子及众弟子的“大”。

任兵认为,其实剧中的赖三,也有他不可磨灭的闪光点,“赖三的存在推动了部分剧情的发展。很多旁白,直接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赖三这个人物其实也不纯是一副小人嘴脸,他也能伸出大拇指,感叹孔圣人未动一兵一卒要回三座城,对孔子有很中肯的评价。但到接下来的一场,他又跟着主人阳货骂孔子。这个人物“跳进” 跳出的非常厉害,变化也很多,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切都是利益。”

孔子话剧张继刚(话剧孔子演员任兵)(2)

演戏如同煲汤,没有小火慢炖,便会浮于表面,熬不出味道。在片场的时间,任兵经常会与其他话剧演员交流切磋,不上台的时间就默默在角落研读台词,用心琢磨赖三的人物形象。尖嗓儿吊起几度?弓腰弓到什么位置?如何在锣鼓点中保持说词的节奏?对于任兵来说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到了排练间隙,任兵会在几个细节的部分一再调整,继续研究怎样才能更好的做出角色符号化的特点,“有时演着演着气势会垮掉,这时导演就会提醒我,戏掉了,回去。我觉得导演就像一个裁缝,每天拿把大剪刀剪剪裁裁。终于有一天他说这个人物成形了,我会明白原来赖三是这么个艺术形象的时候,心暂时落地了,当时真是松了一口气。”

“赖三”是个小人物,但在戏里却是个大角色。出演“赖三”对于任兵来说,有很大压力,当然更是一种动力、一种意外之喜。浏览完角色表,任兵第一反应是“太靠前”,压根儿没想过能得到这次宝贵的机会,“赖三的名字是放在角色表的第三位,刚看到第一眼也以为没自己啥事。孔子阳货这样的知名角色不敢想,我的形象也不适合出演颜回、子路、子贡这三位主要弟子。后来接着往下看,找那些群众演员看看,比如砍树者这种角色,我想可以去争取一下。”

孔子话剧张继刚(话剧孔子演员任兵)(3)

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任兵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一直比较明确,“不管是从形象,还是从整体条件上来说,我都会更喜欢小人物的刻画,爱去琢磨。”同事们都说我天生带有喜感,演坏人都不太让人厌。任兵说,在话剧表演方面的每一次新的认知和提高,都离不开话剧院领导的认同和同事间的相互切磋,对此他始终心怀感恩,“比我大的前辈们,是看着我们长大的,我们剧院的人都非常坦诚,大家会一块儿想办法,和我同龄的演员,更是在相互帮助中,一步一步成长,我觉得我们团队的氛围特别好,大家的心思都在如何提高业务水平上。”

在不断提高表演技巧的基础上,任兵用心探求表演的内涵和价值,探寻体现价值的方式方法。他说,“这是我的事业,观众是我的衣食父母。但表演却不仅仅是我的饭碗。对我来说舞台是神圣的,艺术是神圣的,每一次机会我都要珍惜,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您刚才问我挑角色吗?我不挑。前辈的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会去适应每一个角色,去拥抱每一个角色。”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