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

5月21日上午,和煦的微风拂过烟波浩渺的江宁新济洲段江面,漾起滚滚波纹;满目葱茏的新济洲湿地公园内,草木繁盛,百鸟齐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观。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1)

新济洲湿地公园。

在此持续进行5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新济洲物种多样性持续增加,鸟类物种增加得最为明显,相比2016年翻了一番多。长江南京段沿江另两处具有代表性的湿地公园——绿水湾和龙袍,也在悄然发生着同样的变化。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2)

新济洲的白琵鹭。

今天(5月22日)

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悠然畅飞的各种鸟

成为南京一道随处可遇的风景

也完美诠释着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

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新济洲

鸟类品种5年翻了一番多

坐拥95公里长江岸线,流域面积达6287平方公里,长江湿地是展示南京生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市相继建成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8个省级湿地公园(八卦洲、固城湖、绿水湾、上秦淮、东屏湖、池杉湖、龙袍、石臼湖)。其中,新济洲、绿水湾、龙袍湿地公园是长江“黄金带”湿地的三大“绿宝石”,针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也从这里开始。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3)

新济洲的红脚鹬。

占地2681.3公顷的长江新济洲湿地公园,位处江宁滨江开发区段、南京西南角,是典型的洲滩型湿地公园,拥有湿地1876.1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9.97%。公园由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汇洲、子母洲及江边陆域区构成,分为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2000年底这里实施“生态移民”后,开展针对性生态恢复。

根据最新生物资源调查结果,新济洲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555种、脊椎动物305种,相比2016年分别增加201种和162种。其中以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增加最明显,从2016年的88种增加到如今的215种,数量翻了一番多。

去年冬天,上万只花脸鸭飞舞在新济洲上空,姿态万千。花脸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面部酷似画着京剧花脸脸谱而得名。“综合全年12次最新现场调查结果,我们累计观察到鸟类31585只,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花脸鸭。”执行调查任务的南京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调查员杨雪姣介绍。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4)

新济洲的花脸鸭。

调查显示,春夏秋冬分别有不同鸟类种群聚集在新济洲湿地公园,其中2021年冬季记录到的90种鸟类中,迁徙鸭类就有12种,包括花脸鸭、斑嘴鸭、绿头鸭、罗纹鸭等,数量占81.81%。

珍稀濒危鸟类在调查中也被频频记录。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在新济洲湿地公园共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为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和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4种,包括白额雁、小天鹅、鸳鸯、棉凫、花脸鸭、小鸦鹃、白琵鹭、白腹隼雕、黑翅鸢、赤腹鹰、雀鹰、黑鸢、普通鵟、红隼、燕隼、游隼、云雀等。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5)

新济洲的水雉。

绿水湾

越冬水鸟的乐园

水域广阔、江岸林带茂密,森林、灌丛、草滩、水域兼而有之,位于江北新区的绿水湾湿地公园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杨柳依依映江畔,鹭鸟呦呦吟枝头”的独特江滩景观。

绿水湾湿地公园总面积1292.4公顷,湿地面积1217.7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94%。“绿水湾湿地公园包括长江夹江水体、洪泛平原湿地、森林沼泽、草本沼泽、库塘等,是长江中下游典型江滩湿地之一,湿地资源丰富,生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负责调查的南京大学老师刘茂松介绍。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6)

绿水湾湿地公园。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绿水湾湿地公园内维管束植物共计191种,鸟类1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分别是青头潜鸭和黑脸琵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分别为鸿雁、小天鹅、棉凫、花脸鸭、小鸦鹃、水雉、白琵鹭、黑鸢、红角鸮、白胸翡翠、游隼、云雀、画眉和震旦鸦雀;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达极危、濒危和易危等级的鸟类有5种,分别为青头潜鸭、黑脸琵鹭、鸿雁、红头潜鸭、田鹀。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7)

绿水湾的寿带。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8)

绿水湾的红头潜鸭。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9)

绿水湾的黑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湿地公园内草本沼泽、自然恢复中的鱼塘等在冬季水位下降后,形成丰富的鱼类资源,吸引了大量越冬水鸟,如红嘴鸥、绿头鸭、斑嘴鸭、普通鸬鹚等的到来。”杨雪姣说。

龙袍

世界“红色名录”鸟类多达9种

湛蓝的天空下,东方白鹳在浅滩处悠然漫步,空中不时有黑脸琵鹭、白头鹤飞过,还有震旦鸦雀警觉地藏身于公园广泛分布的芦苇荡内……这些鸟儿一年四季在位于六合的龙袍长江湿地公园停留的身影,都被调查者一一记录。经过多年退渔还湿、退耕还湿等保护举措后,龙袍湿地公园内的各类生物,尤其是鸟的种类随之多了起来。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10)

龙袍长江湿地公园。

根据调查,截至2021年8月,龙袍长江湿地公园内共有鸟类124种,比2019年增加65种。湿地公园珍稀濒危鸟类大幅增多,共计19种,较2019年增加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分别为白头鹤、黑脸琵鹭、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0种,包括花脸鸭、小鸦鹃、水雉、白琵鹭等;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达极危、濒危和易危等级的鸟类有9种。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 稀客常来南京(11)

龙袍的东方白鹳。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冬候鸟种数和数量比例都较大,在冬季,随着水位的下降,龙袍长江湿地公园内逐渐露出的浅滩成为越冬水鸟重要的栖息地以及觅食地,说明湿地公园在维持区域越冬水鸟多样性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杨雪姣说,“另一方面,湿地公园内丰富的生境类型,如芦苇、灌丛、大型乔木、库塘等,能够容纳不同种类的鸟类繁殖,对于留鸟及夏候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刘茂松认为,南京长江几个洲滩湿地公园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

水与林相映,鸟与林共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正在美丽南京徐徐打开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琳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