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中尧是第几个(三皇五帝的尧帝活了118岁)

谈到中国早期的历史人物,我们总会想到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中,有一位帝王堪称完美型人物。

他是五帝之一,不仅道德高尚,有着“禅让”美名,而且一生政绩出色,做了很多影响后世的大事。

另外,他还是一位长寿老人。

他就是被汉武帝称为“千古帝范、万代民师”的尧帝。

那么,尧到底有多长寿呢?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意思是说,尧即位70年了才得到舜,培养他20年后禅让帝位,然后又过了28年才去世。

所以,按最保守估算,尧也活了118岁。

这在现代社会也是极其高寿的了,而尧所处的时代还是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恶劣,平均寿命也不到20岁,百岁老人简直就是个奇迹。

那尧是怎么做到如此长寿的?他为何最终将帝位禅让给了虞舜呢?这还得从他一生的经历讲起。

三皇五帝中尧是第几个(三皇五帝的尧帝活了118岁)(1)

尧帝画像

1.出身高贵,仪表不凡

尧出生于帝王世家,他是黄帝的玄孙,帝喾的儿子,他哥哥挚也是帝王。

尧的出身决定了他的生活环境不会差,原始社会虽然生存环境恶劣,但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家庭,在生活上会享受很多特权,生活待遇不会差。所以尧的童年还是过得很惬意的。

据《史记》记载,尧生得仪表堂堂,性格很阳光,待人也很亲和。

他平素喜欢头戴黄帽,身穿黑衣,出行时,乘坐白马拉的朱红色马车,俨然一个潇洒公子哥。

尧的哥哥挚是帝喾长子,后来继承帝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但他才能一般,不善于管理国家,最后将帝位传给了尧。

那时候还没有国家概念,而是存在很多部落,部落之间推举一个有能力和威望的人来领导大家。

尧的德行和举止都很得体,这为他赢得了众多部落的认可才能从哥哥手中接过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那么,要继承帝位后,做了哪些影响后世的大事情呢?

三皇五帝中尧是第几个(三皇五帝的尧帝活了118岁)(2)

古代历法

2.继承帝位,修订历法

尧即位后,以黄帝为榜样,心系天下,励精图治。

尧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订历法。

原始社会,农业发展落后,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而影响农业的一大因素就是天气,如何更好地利用气候规律来发展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气候规律,尧决定修订历法。

中国的历法历史久远,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黄帝历。

据说黄帝打败蚩尤,统一天下后,命人研究自然规律,制定了历法,后世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尧帝为完善历法,派了很多官员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去观察天象,研究气候变化的规律。

他先派羲仲向东到了旸谷(山东日照市境内),也就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观察时间节令,将昼夜平分这一天定为春分,并根据朱雀等星宿的位置来校正。

然后派羲叔向南到达南交,观察太阳由北向南转移的规律,将白昼最长的一天定为夏至,并根据火星的位置来进行校正。

再派和仲往西去到昧谷,相传为日落的地方,观察日落等自然规律,将昼夜平分的一天定为秋分,并根据虚星的位置来进行校正。

最后派和叔向北到了幽都(今北京),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规律,将白昼最短的一天定为冬至,并根据昴星的位置来校正。

这四路人马通过长期观察,确定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最后将一年定为366天,每三年闰一个月,通过闰月来使历法与四季的实际相符。这与今天的历法天数已经很接近了。

历法修订后得到广泛推广,农耕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进步。

三皇五帝中尧是第几个(三皇五帝的尧帝活了118岁)(3)

治理水患

3.治理水患,心系万民

水患历来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巨大危害,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与水患做斗争。

尧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治理水患。

尧帝统治时期,黄河泛滥,中原地带水患严重,不仅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居住环境也遭到破坏,洪水淹没房屋,人们不得不搬到山上去住。

看着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苦,尧倍感焦急。为消除水患,他决定物色一名得力干将去主抓治水工程。于是他召开部落会议,让大家推举最佳治水人选。

大家先是推荐丹朱(尧的儿子)和共工,尧认为丹朱性格暴躁,共工心术不正,没有采纳。

大家又极力推荐鲧(大禹的父亲),尧本来不喜欢鲧的为人,就有点犹豫。但大家都认为鲧有才干,可以试试,而且当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尧帝就启用了鲧。

然而,鲧治水九年,采取围堵方式治水,这样虽短期有效,却没能彻底消除隐患,后来洪水越发严重,鲧也因此被流放致死。

尧的一生,治理水患虽然没有成功,却给后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后来舜执政后,重用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吸取经验,改堵为疏,水患终于得到有效治理。

三皇五帝中尧是第几个(三皇五帝的尧帝活了118岁)(4)

虞舜画像

4.退位让贤,留名后世

在古代社会,最高统治权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一是武力夺取,比如神农氏衰落后,黄帝通过武力打败炎帝、蚩尤等强势部落,最终成为了部落联盟首领。

另一种是在家族之间传递,通常是在父子、兄弟间传承,比如黄帝死后,帝位一直在他后代近支中传承。

舜虽然也是黄帝八世孙,但他家族这一支到虞舜时已经没落,和尧帝家族都没有什么往来。

尧做的第三件大事,也是他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发掘并培养了贤能的舜,最终将帝位禅让给他。

那么,尧帝为什么要把帝位禅让给一个血缘关系较远的舜呢?

这与尧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尧是一个很开明的统治者,他经常召开部落会议讨论国家大事,征求大臣和各部落的意见。

等到尧年老的时候,继承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尧一开始是培养儿子丹朱,希望他做个合格的继承人,然而丹朱性格暴躁、顽固自负,还经常与人发生冲突。

后来,尧召集众人讨论继承人的问题,有人推荐丹朱,被尧否决了。尧又让大家推荐天下贤能的人,大家都推荐大孝子虞舜。

尧得知虞舜也是黄帝的后人,就对他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培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

最终,虞舜通过的层层考验,获得了尧的赏识,以及百官的认可,成为了尧的接班人。

所以尧禅让帝位给舜的原因:一是尧品德高尚,以天下百姓为重;二是尧的儿子德行和能力都不够,做个部落首领可以,无法承担部落联盟首领的职责;三是舜德才兼备,又是黄帝后裔,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支持。

尧还对众人说,“我把权力交给贤能的舜,对天下百姓有利,如果把权利交给不肖的儿子丹朱,却对天下百姓都没有好处。我不能只为儿子着想,而做不利于天下百姓的事。”

舜没有辜负尧的期望,他即位后,也励精图治,政绩显著,被后世尊为五帝之一。

后来舜也效仿尧,把帝位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大禹,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三皇五帝中尧是第几个(三皇五帝的尧帝活了118岁)(5)

尧帝庙

5.总结:

尧一生勤于政事,修订历法,治理水患,心系天下。用人为贤,天下为公,禅让帝位,赢得后世赞誉。

按照司马迁的《史记》推断,尧至少活了118岁,但三皇五帝时期并没有文字,更多地存在于传说之中。

所以尧的高寿存在争议,具体岁数无法考证。

但尧性格开朗,思想开明,作为统治者,生活条件也不会差,长寿的关键在于调理身心,以此看,尧应该是一位长寿老者。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