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

【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中亚篇

作者:蓝bluesky

2022年4月4日

致谢:

感谢为我供相关资料、提出意见和帮助的朋友们,在此向战车、帅帅、Wilson一并致谢!

看两份资料:

古代突厥人的神话,你知道多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0J8D5SC0520LL8M.html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

1438年 喀山汗国国徽

龙,是力量和神圣的象征。人们相信,特别是在多山的中亚,龙仍然生活在天山/腾格里塔格和阿勒泰的山区。

在古代突厥传统中,龙也象征着腾格里神,尽管龙本身并不被当作神来崇拜。

腾格里沙漠之腾格里含义_Tengri

腾格里(Tengri)是古代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对于“天”的称呼。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宗教信仰里,这个词曾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在万物有灵的萨满教里,天神腾格里乃其核心信仰。过去东北流行“跳大神”,“跳”的就是这尊“大神”。

在琐罗亚斯德教里,腾格里被用以称呼光明之神阿胡拉.马兹达。此教发源于古波斯,魏晋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唐代始称祆教、拜火教等。

在佛教里,腾格里被用来称呼佛祖如来;在伊斯兰教里,被用来称呼真主安拉;并逐渐演变成一个泛指诸神的抽象概念。

“腾格里”一词源出匈奴,汉译“撑犁”。匈奴单于自称“撑犁孤涂”,意为“天之骄子”

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继承了腾格里信仰并发扬光大。敕勒人首先推出了“苍天”(Koke Tengri)这一理念。蒙古人将之演绎为“长生天”(Mongke Tengri)。在不同的宗教里,腾格里被冠以不同的头衔,裂变为诸多神祗。17世纪后,甚至出现了“九十九腾格里”的说法。

土耳其语“神”这个词,就是从“腾格里”转化而来的,称作“Tann”。

有观点认为,汉语里的“天”字系突厥语Tengri的音译。引进此词之前,通常用苍穹、玉宇、九霄、太虚、碧落等表示“天”的概念。

其中喀山汗国国徽上的龙、英国威尔士红龙,发现它们与天龙座都是一样的象征。多出在北方,也就是说,龙、天崇拜,与中亚游牧民族往返东西交流有关。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

早些年,就有相关报道,

考古资讯的微博 2013-1-31

http://weibo.com/2937305594/zh3O2pqrz#_rnd1403429639739

在意大利莫纳斯泰拉切(Monasterace)的一处希腊化时期的建筑中发现了龙图案的马赛克(上图)。这一地区属于曾经的Kaulon古城,而Kaulon古城也还有另一处著名的龙图案马赛克(下图)。这些龙有驱邪的作用,它们的确切意义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有网友提供意大利龙和中国濮阳蚌壳龙的对比,有几分相似。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3)

一位网友个人评论:

龙这个图案应该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这点毋庸置疑。至于希腊,不会是龙图案的起始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文明中就已经出现龙了。

希腊和希伯来人类起源神话文本很完整,而中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非常零碎散漫,详细原因有待进一步发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精典中可以看到,水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象“上善若水”,“太一生水”这些观念都和苏美尔神话中世界起源于水是“龙”。

苏美尔文明中的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龙图案。匈奴(本文作者修正:应为 北方游牧民族 更为恰当)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4)

这本书《马、车轮和语言:欧亚草原的骑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更是详细论证了欧亚大草原在中西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5)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6)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7)

普及下分点岁差是什么。

岁差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缓慢画圈摆动,地球的地轴 (自转轴) 并不是永恒不动的,而是因地球的重力作用会有个缓慢的摇摆画圈运动,画一圈需大约用时 26000 年。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8)

26000年间会指向不同的恒星。

现在的北极星是小熊星座的 α 星,

但古希腊时代,北极星是小熊座 β星,

更早以前,约 4800 年前,当时的北极星则是天龙座的α星。

见下图:——注意“Draco”天龙座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9)

以下是国外网站提供的一些资料,证实了天龙座与地上知名建筑如金字塔、吴哥窟的对应关系。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0)

根据“金字塔对应天象”的原理,接着布瓦尔又依据量测出来的数据,发现国王与王后墓室中的四条通风孔道正对着四颗星:南面的两条孔道分别对着猎户座腰带上的 参宿一Alnitak 与天狼星Sirius,而北面的两条孔道分别对着小熊座的 β星(贝塔星)与天龙座的 α星(阿尔法星)。由于星座位置因岁差的缘故千百年间会变动,因此将建造当时天上的星象图编码在地上建筑里,后人就能据此推算出建筑的建造时间。因此布瓦尔第一个推论是,大金字塔建造的时间约为公元前 2450 年,大约正是第四王朝时代。

——注意 金字塔北面一通道右边的“天龙座”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1)

吴哥窟,其经度与吉萨大金字塔正好相距 72 度。吴哥窟的神殿总共有 72 座,它们排列成图形的样子,正好与 10,500 年前的天龙座 (Draco) 吻合 ,而且通往中心的桥上,左右各有 54 个佛像。除了处处包含岁差数字之外,吴哥窟又是一个模拟天上星座的建筑。

国外网友根据词根分析,他认为:

吴哥窟 Angkor 的意思是

安卡 荷鲁斯(埃及神) Ankh Horus = 荷鲁斯的生命 Life to the Horus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2)

土耳其东部的哥贝力克巨石阵,约有10000年久的历史

——注意时间段“约有10000年”

上面有提过,“约 4800 年前,当时的北极星则是天龙座的 α星”

——这暗合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是巧合还是偶然?

查阅到有本书《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作者冯时提出了他的观点,龙的形象源于星象。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3)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4)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5)

自己比较左右,尤其是埃及眼镜神蛇女神它头上所戴的帽子,与汉字甲骨文、金文形象相似。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6)

上图为公元前3000年显示的是天龙座 Thuban 星,右枢,在中国天象里就是紫薇右垣一,有趣的是,中国皇帝的星是紫薇星,也在天龙座。紫微星在古代象征皇帝。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薇星当成“帝星”,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历代帝王自称是“真龙天子”。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7)

《圣经》提到,

和合本 启示录 12:9: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

注意“普天下”这个词的内涵,别的版本另有译意:

KJV 英 启示录12:9

And the great dragon was cast out, that old serpent, called the Devil, and Satan, which deceiveth the whole world: he was cast out into the earth, and his angels were cast out with him.

思高本 启示录12:9

於是那大龙被摔 了下来,它就是那远古的蛇,号称魔鬼或撒殚的。那欺骗了全世界的,被摔到地上,它的使者也同它一起被摔了下来。

现代译 启示录12:9

於是,那条大戾龙被摔下来;它就是那条古蛇,名叫魔鬼或撒但,是迷惑全人类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都跟着被摔下来。

那么所谓的“大龙”意指什么,答案已经隐隐显现:)

————————————

参考文章书目扩展阅读: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阿城 著 中华书局2014年6月出版

结合考古、天文、历史、人类学与苗绣等文献文物与田野调查成果,从造型上对中国文明进行独特探源,还原洛书与河图的真实意义,解析先秦哲学的底蕴。是阿城先生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思考和研究之作,观点令人震撼、耳目一新。首次从造型的独特角度梳理上古文明的发展脉络,还原出两千多年来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图形和意义。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冯时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哲学观及科学观的研究,辨析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是一部从天文学角度,运用天文考古学研究方法全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著作。

《马、车轮和语言——欧亚草原青铜时代的骑马者如何塑造了现代世界》

大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原著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大卫·安东尼在欧亚草原地区从事了大量田野考古工作。该书综合了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所得结论在国际上影响极大。

《马、车轮和语言:欧亚草原的骑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大卫·安东尼 著

台湾 八旗文化出版社会2021年7月出版

六千年前的欧亚大草原并非蛮荒之地,而是印欧文明的起源地!草原居民驾着犹如现代跑车的四轮车、马战车,循着大草原四处移居,无形中推动了欧亚大陆的文明演化,开创最早的“全球化”时代!

驯化马匹+发明车轮=推动文明演化最重要的关键!

本书荣获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图书奖,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考古学研究。

菲利波夫卡的金鹿:南乌拉尔草原的密特拉崇拜(一)

本文从菲利波夫卡草原王陵出土的金鹿着手,挖掘出风靡古代欧亚地区的泛巴比伦宇宙学传统,对许多经典古代图像的阐释不同于前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本文涉及古代近东、欧亚草原和东西方交流的研究成果极为前沿,多是国内少见的资料,笔者拟分三期将本文译介给国内读者,想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有所裨益。

摘录部分章节: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8)

在安纳托利亚出土的一面年代约公元4世纪的银盘上,君王跳到鹿背上,将其刺死。这一人物动作让人联想其罗马密特拉教的核心场景,只不过密特拉从屠牛变成了刺鹿。

马匹(印欧语是★ekwo,即“迅驰者”,拉丁语为equus,希腊语为hippos,阿维斯塔语为aspa-,梵语是asva-)象征时间,其与太阳年之间的相关性十分古老并被广为接受,例如在吠陀(Vedic)王室持续一年的马祭(Asvamedha)仪式上,例如在库班河畔(Kuban River)乌尔斯基-奥尔土墩墓(Ul’Skii Aul kurgan)中陪葬了360匹马,又如奥丁神(Odin)在天空中长达一年的骑马巡行。这些相似的象征与神话学知识看来能够为我们破译菲利波夫卡的金鹿提供帮助。

菲利波夫卡的金鹿:南乌拉尔草原的密特拉崇拜(二)

在印度-伊朗文化中,日出是一天中传统的灵魂上升的时段。在这一天,琐罗亚斯德教的葬仪包括了一种名叫sag-did的场景,即“犬视”,在这一仪式中,需要一只特别的“四眼”狗,所谓“四眼”,是指这只狗的双眼下各有一块白点用于探视尸体。

这一仪式长久被人所遗忘的起源在1893年被巴尔·甘加达尔·蒂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重新发现,并在琐罗亚斯德教徒吉瓦尼·莫迪(Jivanji Modi)关于琐罗亚斯德教仪的出色论著中得到了论述。

四眼象征着天空中的两只狗,即大犬座(Canis Major)和小犬座(Canis Minor),这两只狗可以与印度的死神阎摩(Yama)对比【译注:阎摩有两条狗,后者作为他的使者经常在人间巡游,当发现有人快死的时候,就把他的灵魂引到天界。阎魔和这两条狗,即阎王和黑白无常的原型】。

与此同时,这两个星座也伴随着猎户座,夹辅着狭窄的银河,分居一南一北,这一组星辰被视为古代的chinwatah paertu,即“称重的浅滩”,审判之神密特拉的司法助手拉什努(Rashnu)在此称量死者的事迹,这里即是通向天堂的危险津梁【译注:一般称之为“钦瓦特桥”】。

菲利波夫卡的金鹿:南乌拉尔草原的密特拉崇拜(三)

根据这种地理与历法的类比模式,中心墓室门侧放置的5个做工最精致的金鹿应该象征了天空的中心,即北极。后者在古代象征王者的宝座(而极点的象征亦可以是墓室中心支起的鹿形顶饰青铜杆),特别要说明的是,这5只金鹿也许喻指了围绕北极点、不断旋转的“帝车(Great Wagon)”,即大熊星座(Great Ursa)。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90,板车将运送死去的斯基泰首领巡游各部落长达40天,在这里便是5×8,并与“帝车”的形象相符。

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草地周刊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19)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5000多年前的画面:九个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当房子建成后,居住的主人日常活动时,就仿佛骑在麋鹿身上,向诸部落氏族表达自己才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专家推测,这应该是一位有地位并且谙习巫术和天文的古国首领,以这种方式设计自己的居室实际是在神化自己。

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的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其中一颗如今已看不到的星,专家推测可能是景星,即超新星。《河图》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也就是说,在北斗附近出现景星的时候是黄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时代。这九个陶罐,有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发,目前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如果情况属实,将是对世界天文学史的巨大贡献。

新疆与中亚承兽青铜祭盘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意涵——从帕米尔高原吉尔赞喀勒墓群考古发现圣火坛中卵石数目谈起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0)

《众神的星空》稻草人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1)

《星空5500年》爱德华·布鲁克-海钦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01月

本书是一本天文学科普插图书,汇集5500年来各个时代的星图,串联起关于宇宙的神话和科学,对天体制图史进行了辉煌总结。作者梳理了人类自古以来对天空的视觉认识发展过程,从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历数世界各地对天体的痴迷文化,以及故事和传说,结合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哈勃等历代科学家的贡献,将天体神话、宇宙哲学,以及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里程碑性发现,配以远古星图岩画、中世纪手稿、世界名画、各种星图、卫星照片,以及古董仪器等实物珍品照片等200多张精美插图,浓缩成一次5500千年星图的图解之旅

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古人都不约而同的抬头望向星空,书中横跨了石器时代至今的5500年,用世界天文史这根主线串联起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读完之后可能你会惊呼,这也跟天文有关啊。不仅是科技,人类的哲学史、宗教史、甚至是战争史都能够被串联起来……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2)

古埃及银河图

古埃及人崇拜银河,将银河神化为生育之神、母牛女神巴特(后来巴特崇拜融入了天空女神哈索尔崇拜之中)。这幅图画在阿蒙神大祭司随葬的莎草纸上,据测定这张纸已经走过了3000年的岁月。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3)

再提供国外网友的研究: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4)

一旦建立了“金字塔是猎户座腰带”的关系,就很容易看出来,尼罗河代表的就是天上的银河 (The Milky Way),而吉萨金字塔群象征的就是猎户座,也就是冥府之国或杜瓦特。这也就是为何尼罗河东岸代表「生」(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自古就是活人居住之地;而西岸代表「死」(日落),埃及人便将坟墓、金字塔等通通建在西岸,生死灵魂象征意义浓厚。

——注意“银河、西岸”,重点在“西” , 为何佛教有“西方极乐世界”之说??

极星与全球各地卍万字符的关联: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5)

知识小Tip:马祭

千年丝路:《到西域去:古代丝路的历史画卷》作者大大专访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6)

斯基泰人公元前1世纪的分布范围

班超在于阗被巫师要求献马祭祀,其实是典型的斯基泰式游牧风俗,杀马是为了诅咒敌人的军事行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明确记载过斯基泰人有杀马祭祀的风俗,汉代的山普拉遗址中出现的殉马痕迹,就是对历史记载的极好呼应;

——注意“献马祭祀”。印度也有:

第二章 吠陀赞歌

吠陀中提到的祭祀种类极多,较常提到的有新月满月祭(12)、火祭、马祭、人祭(13)等等。

《圣经 》提到过马祭:

列王记下

23:4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并把门的,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并天上万象所造的器皿,都从耶和华殿里搬出来,在耶路撒冷外汲沦溪旁的田间烧了,把灰拿到伯特利去。

23:5从前犹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犹大城邑的丘坛和耶路撒冷的周围烧香,现在王都废去;又废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或作“十二宫”)并天上万象烧香的人;

23:11又将犹大列王在耶和华殿门旁、太监拿单米勒靠近游廊的屋子,向日头所献的马废去,且用火焚烧日车。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7)

以色列他纳出土主前10世纪祭台(Taanach Cult Stand),现存于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祭台的最下层是亚舍拉,左右各有一只狮子;第二层是两只牛犊;第三层是生命树;最上层是一匹背着带翼日轮的马,可能就是「向日头所献的马」(王下二十三11)。

——注意“日车、带翼日轮的马”,各位想到了什么?

传统传说龙的各个种类与形状(原创龙的起源北极星)(28)

希腊神话太阳神阿波罗驾驭太阳车在天空中行驶

推荐阅读:

《犹太宗教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九(星象崇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