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全集免费(康熙王朝)

#影视时光机# 一、8岁登基,首除鳌拜,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康熙全集免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康熙全集免费(康熙王朝)

康熙全集免费

#影视时光机#

一、8岁登基,首除鳌拜

康熙8岁登基,当时众人请孝庄垂帘听政,但她却设立四位辅政大臣暂治朝廷,对外宣称对他们极其信任,这是孝庄用的第一个手段,这招叫驭人之术。这四个人既是当时朝中威望极高的老臣,又是相互猜忌争权之人,当领导的都懂底下有能力之人相互争斗的越凶,自己的位置就越安全。对当时的她和年幼的康熙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康熙虽贵为皇帝,但极其刻苦,曾参加全国科举考试获得探花之位。这一点我不得不佩服,想现在的高考也是万千学子一起考试,以我的经验来看,能当各省的文理科状元,不但读书的刻苦且智商不会低,而且心中有着一股向上的劲。很明显康熙在很年幼的时候就有着慧根,其实有慧根我不敬佩,敬佩的是在那么小的年纪身居高位却没有迷失堕落自己,反而以此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这点令我十分钦佩。

但一个有才的人,还不能当皇帝,设立的四位辅政大臣可不是吃素的,他们都是有才还有经验阅历的人,要在他们中脱颖而出还要掌控他们,你的比他们更加聪明,很显然孝庄就是这样的人。一招“立后”轻松拉拢索额图一家,但鳌拜不服啊,所以她再采取一招再散播谣言:鳌拜不让康熙亲政。从外压制鳌拜不得不让康熙亲政,内外并施,轻松为康熙亲政铺平道路。看到这里可以说她只一个智慧的女人,但她的能力还不仅仅如此。

康熙亲政后第一个要除的就是鳌拜,为啥?因为鳌拜不服他,他的不服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如受贿、拉拢其他大臣,收门生等,做的明目张胆。但康熙也是一个有城府之人,再除掉鳌拜之前他独自一人前去探望鳌拜,叙述当时先帝对鳌拜的知遇之恩,并对鳌拜表示感激,升职加薪,把鳌拜感动的是当场痛哭流涕,你能想象今天说要提拔你的人,就是明天要杀你的人吗?可见康熙内心素质极强,城府极深。

二、平定三藩,奠定大清

除掉鳌拜后,康熙算是一战成名,真正的开始了帝王之路。

既然“内”已经安定,“外”就该动手了。当朱国治提出削藩,正合康熙心意,吴三桂就是首当其冲要除掉的。说到朱国治这个人是一个忠臣,一身正气,不惧恶势力,他的那句为了国家体面,必须以身殉国让我深受震撼,可惜就是少了谋略。

说回吴三桂,这个人是既有身经百战的经验,又有手段,而且在边关还有声望,很明显跟鳌拜不是一个等级的。为何这样说?从他自请削藩、斩杀朝廷官员、果断起兵等,都可以看出当时的吴三桂在心智和城府上略胜康熙一筹,但刚除鳌拜后的康熙被胜利迷惑了眼睛,迷之自信的认为自己的能力外人都能看到,开始自大了。所以当吴三桂真的起兵造反后康熙慌了,慌到准备迁居,慌到向孝庄提出“另择新君”,可以想象当时的康熙是多么的受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当皇帝的料?你瞧,原来再有能力的人也有怀疑自己时候,所以一直以来都说打不倒得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在面对人生巨大压力的时候还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种人值得学习。

在康熙最受挫折的时候还是孝庄出来了,她第一先断了康熙想逃避的后路,对方都打到家门口了,即使你退位,你再逃跑也没有用,你只剩下决一死战,我孝庄绝不逃避:天塌地陷,岿然不动,日与星辰,为我独尊。霸气的给了康熙信心。第二招再给了康熙几万家奴,你别瞧不起这些家奴,打仗的时候不照样是一个兵吗?有兵在手你就有决战的底气。从这两招可以看出孝庄都是在解决康熙的痛点。所以当身边的人在绝望想逃避时,你要先分析他的痛点在哪里,第一是心理战术,不妨先告诉他后路已断,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站起来打倒对手,传递你坚定的信念。第二是分析情势给他最需要的实质东西,双管齐下,也许才能让他重新振作。

有了家奴还需要一个有谋略和智慧的将领——周培公。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家奴兵所向披靡,胜战无数。这个人是我第一个钦佩的英雄,他在清贫时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当官时能发挥自己的谋略,在当将领时能杀伐果断,关键是有仁心,心系百姓目光长远,凡是看的通透也想的通透,即使后来康熙有怀疑他,将他发配边远地区,但他任然做一个忠臣,甚至为康熙画了第一幅大清江山图,到他死的时候我任然觉得他是真正的大英雄。

三、收复台湾,剿灭蒙古

8年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他的下一步就是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我先说收复台湾,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收复之难,康熙前后两次派明珠和谈,姚启圣、施琅备战,最终还是以武力收复的台湾,所以毛泽东曾说的:枪杆子出政权!还是有一定道理,收复台湾时,康熙对明珠体现了赏罚分明,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件事不能光看结果,有时候结果可能不如意,但不能因此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多想想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这个人做了什么,对的地方就该奖赏。

在剿灭葛尔丹时,康熙先是派自己的女儿兰齐儿和亲,给了清朝几年的安定时光,又带兵攻打,不得不说这一招也体现了他的城府,因为在我看来康熙早就有剿灭葛尔丹的心,只是当时时机不成熟,只有先让自己女儿和亲,待时机成熟后再去攻打。看来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总有冷漠的时候。

就像为除朝廷两党之争,他将陪伴多年的大臣明珠与索额图关进老牢房,虽然他们的确有受贿,异心,但我觉得就算没有,为了大清的安定,他迟早也会这么做。为了选有才能一点的储君,他可以废掉原立太子,废掉多年真心待他的容妃,很明显他有一个觉悟:什么都无法舍弃的人,什么都成就不了。

我认为他的这些做法不能仅用狠心来概括,你说狠心也的确狠心,但是后悔之心他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一个人在选择自己正确的道路上,会有千难万险,会有众多羁绊。既然自己已经走在这条路上,即使有再多的不舍,他也只能走下去,并且要毫无后悔的走才能坚定自己的决心。

总结

看完后我认为康熙的成功,第一离不开孝庄的培养,人在小时候如果有一个有抱负,有智慧、有雄心壮胆的人在身边,他的眼界就会打开,这种影响是直击内心的。所以曾有人说一个受伤的童年需要靠一生去治愈,是真理。小时候的种子会成就我们未来的道路。

第二要感谢他自己,他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每一次他都在定目标,但是他的目标并没有一开始就要把大清的疆土拓建有多大,他最开始只想自己能有说话权,阻碍这个目标的人是鳌拜,那就除掉他,后来他要大清安稳,但是吴三桂不除大清就不安稳,于是他又把目标定到除吴三桂,再后来他想收复台湾,最后他发现在时候他一步步目标时,大清疆土已经越来越大,自己成为一代圣君。所以由此可见,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可以先从一个个的小目标开始,一步步的达到了,才可以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三是他的每一个贤能助手,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双发现别人闪光点的眼,学会赏识人是一种能力,康熙从赏识伍次友、朱国治开始,这些贤人又给他推荐周培公、周培公又推荐了姚启圣......这首先体现了一个圈子的问题,你能先接触到一个贤人,得到他的认可,他就会为你推荐他认可的人,从此你就接触了更多的贤人。其次你要有这种锐利的眼光,能看到他们的长处,他们的缺点,做到心里明白,虽然这些贤人都没有陪康熙走到大清盛世,但是他们都在康熙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发挥了自己的所长,为大清奠定基础。这就是康熙想要的,没想过要真心长久的陪伴,只求关键时刻的帮助。

人往往都是自私,又向往成功。但是人生又极其的意外,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倒下,所以能坚持自己的目标,为之奋斗,永不倒下的下去就是无愧于自己,这一生能无愧自己就不算白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