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曹刿论战的考点 部编教材必学文言文曹刿论战微课及知识点二

文言文曹刿论战的考点 部编教材必学文言文曹刿论战微课及知识点二(1)

文言文曹刿论战的考点 部编教材必学文言文曹刿论战微课及知识点二(2)

阅读理解

⒈、标题“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

⒉、文章结构

第一自然段: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第二自然段: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

第三自然段: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⒊、给第一段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分三层:十年春……公将战。//曹刿请见……乃入见。//问:“何以战?”……战则请从。//

第一层:简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出战的打算。

第二层:通过写乡人劝阻曹刿,曹刿解释说明,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和敢于负责的态度。

第三层:写曹刿一次次询问庄公迎战的政治上的准备,最后得出:获取国人的信任,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也可分为两层:十年春……乃入见。//问:“何以战?”……

第一层: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⒋、“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作战的对象和战争的性质。

⒌、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

⒍、第一自然段曹刿与鲁庄公谈话的中心内容是:“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⒎、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那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取信于民。(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⑴点明请见的原因,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

⑵ 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⒐、“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的作用:

⑴ 结构上,承上启下 ⑵内容上写出了曹刿的远见,也写出了打了胜仗却不知其故的庄公的“鄙”。

⒑、“彼竭我盈”指的是什么时候?

齐人三鼓进军后,鲁人才第一次击鼓时。

⒒、找出选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⑴“三而竭”照应上文“齐人三鼓”“齐师败绩”

⑵“视其辙乱,望其族靡”照应“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⑶“公将战”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遥相呼应

⑷“可以一战”与下文两次“可矣”相照应

⒓本文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是对话描写。

⒔分别用两个成语概括曹刿和鲁庄公的性格特征:

曹刿:深谋远虑 鲁庄公:鼠目寸光

文中对二人的描写形成对比,课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来刻画人物。

以第二段为例:“将鼓”“将驰”表现了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而“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了曹刿指挥的正确。

⒕、“远谋”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篇的文眼,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⑴战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二次答话,皆着眼于“民”。这就是他的“远谋”。

⑵战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⒖、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什么作用?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作用。

⑴善于抓住有利战机,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后发制人。

⑵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步步谨慎。

⒗、分析曹刿、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曹刿:⑴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略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参战。

⑵有卓越的政治远见,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⑶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后发制人,详察敌情,知己知彼。

⑷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技巧。

鲁庄公:

看法1:⑴政治上昏庸无能,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⑵军事上无知,作战时急躁冒进,不察敌情,迫不及待地“鼓之”“驰之”。战争结束后,不知取胜的原因。

看法2:是位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君主,是能体恤民情的开明君主,是具有乐于纳言,从善如流精神的君主。

⒘、概括本文的中心: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知己知彼等。

18、课后练习三:曹刿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解释。

曹刿这句话是对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答话的肯定,他认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作为国君应尽心尽力为人民做好事来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忠于职守在今天依然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我们应努力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

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