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1)

关于国家消亡的观点,其实还隐藏着一个被我们忽视的观点,就是必须先经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这个环节,之后才是进入国家消亡的历史阶段。

所以,论述国家的消亡,必然得论述暴力革命。这是从国家整个的生命发展史的角度得出的必然结果。恩格斯和列宁都不是一下就跳到国家消亡这个终极的话题上去的。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2)

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

“……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除作恶以外〉,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注: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9页。——编者注];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关于这些,杜林先生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只是带着叹息和呻吟的口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为了推翻进行剥削的经济,也许需要暴力,这很遗憾!因为暴力的任何应用都会使应用暴力的人道德堕落。尽管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引起了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高涨,他还要这么说!而且这话是在德国说的,在那里,人民可能被迫进行的暴力冲突至少有一个好处,即扫除三十年战争[6]的屈辱在民族意识中造成的奴才气。而这种枯燥的、干瘪的、软弱无力的传教士的思维方式,竟要强迫历史上最革命的政党来接受!”(德文第3版第193页;第2编第4章末)[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00页。——编者注]

就列宁的这部分文字看,列宁的重点并非是讨论“暴力革命”自身的话题。而是讨论修正主义者们怎样对恩格斯的观点进行篡改。列宁的观点是针对当时他的那个时代的革命的任务——推翻沙皇政权。

因此我们也不重点讨论这个暴力革命的问题。但是在这之前,有两点稍微提醒下。第一个问题是暴力和暴力革命不是一个概念。从恩格斯解释暴力可以作恶这个意思看,暴力和暴力革命在恩格斯那里就在意思上分开了。毫无疑问的是暴力革命是政治行为,是有组织的,是大规模的有目的的暴力活动。这与个体之间打架,或者是黄世仁抢喜儿这种恶行,不同。列宁是看到这个问题的,所以他的标题就用到了“暴力革命”而不是暴力。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3)

第二个问题是,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手段,在历史上,恩格斯和马克思都认可暴力革命的积极进步作用,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暴力不是阶级产生的原因,暴力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暴力的根本是在生产力。所以军事行家们说战争真正打的是后勤。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是打不赢战争的。

第三点,由于暴力是被压迫阶级改变自己命运的手段,所以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的末期都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都是暴力革命。很多残酷的行为确实让今天长期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们难以接受。此外,还有些以伪善的面孔出现的人借机特意抹杀这些农民起义,否定他们使用暴力手段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这在当今是一股很大的历史思潮。否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暴力手段,那么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取得革命政权的合理性就没有了。这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做法。

第四点,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即恩格斯说:“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引起了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高涨”。恩格斯的这个观察是正确的。这从我国历史上的文明的进展也可以看到。因此将暴力革命打上不道德的印记的观点本身就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4)

我们现在来看列宁的重点,他说:

怎样才能把恩格斯从1878年起至1894年即快到他逝世的时候为止,一再向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这一颂扬暴力革命的论点,同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结合在一个学说里呢?

人们通常是借助折衷主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们随心所欲(或者为了讨好当权者),无原则地或诡辩式地时而抽出这个论述时而抽出那个论述,而且在100次中有99次(如果不是更多的话)正是把“自行消亡”论摆在首位。用折衷主义代替辩证法,这就是目前正式的社会民主党书刊中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这种做法,自然并不新鲜,甚至在希腊古典哲学史上也是可以见到的。把马克思主义篡改为机会主义的时候,用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最容易欺骗群众,能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似乎考虑到了过程的一切方面、发展的一切趋势、一切相互矛盾的影响等等,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社会发展过程作出任何完整的革命的解释。

列宁的重点是批判修正主义如何歪曲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看法。列宁这里指出这些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队伍中暗藏的敌人,是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的思想和国家消亡的思想无原则的混合到一起而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篡改的。这里重点是无原则的混合。而这种无原则的混合的思维方式就是折衷主义。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5)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列宁在这里提到的无原则的混合到一起是一种总体情况,是总的将这两个思想放到一起。但是在单独的具体的每次表述的时候却不是如此,或者说却有所不同。所以列宁指出“他们随心所欲(或者为了讨好当权者),无原则地或诡辩式地时而抽出这个论述时而抽出那个论述,而且在100次中有99次(如果不是更多的话)正是把“自行消亡”论摆在首位。”这里有两个类型,一个是时而抽出这个论述,时而抽出那个论述,这就让你搞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了。第二种类型是“在100次中有99次(如果不是更多的话)正是把“自行消亡”论摆在首位。”这是用自行消亡来遮掩暴力革命这个命题。

折衷主义(Eclecticism)是一种哲学术语,希腊文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既认同某一学派的学说,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折衷主义特点的哲学家及其观点。它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折衷主义是资产阶级哲学和修正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惯用的诡辩手法。这种思维方式,我国古代的庄子就已经注意到了,在《齐物论》中有明确的论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6)

否定暴力革命这个观点在庸人的市场中是颇为流行的。以为否定暴力就把自己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了。岂不知,否定暴力革命就是将自己放到了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他们宣扬英国革命是不流血的革命,仿佛这才是他们理想。或者说这就是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理想不在于是否流血而在于那是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他们通过否定暴力革命为资产阶级招魂!为国外的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们摇旗呐喊,里外勾结!

其次是否定暴力革命,有个隐藏的似乎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就是我们一般觉得政权革命才需要暴力革命作为手段,而社会革命则不需要。所以在语境上,社会革命往往和政权的革命分开。换言之,我们往往在意识形态上不认为社会革命会有暴力革命的因素。这当然也是一种自我蒙蔽的结果。如果我们看看清代“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史实就发现这种风俗习惯的改变也是伴随着暴力行为的。工业革命,我们一般认为是科技革命,是社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大量的武器源源不断作为杀人的工具流向了世界各个战场。因此,作为社会革命的科技革命,每一次进步都是暴力的进步。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7)

总之,列宁总结道: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列宁特别强调:

必须系统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

在理论上这里已经完全涵盖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枪杆子出政权”的逻辑。

从列宁的观点,教育群众否定、放弃、回避、厌恶暴力革命,是错误的,是自毁长城、自剪羽衣, 是为资产阶级做嫁衣裳。

从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角度讲,当下花美男的审美风格就不只是市井流行风尚这么简单了。

我们需要的是威猛而精明的工人阶级,绝不是让人一跪脖子就断气的工人阶级!

给劳动者留出健身时间,应该以法律强制执行。

列宁主义解决了(列宁如何批驳修正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