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1)

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有一天,杨朱的邻居家里的一只羊跑丢了,全家人都出去寻找,没找到。

于是来请杨朱的僮仆帮助去找羊,杨朱问道:“为什么要叫这么多人去寻找呢?”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2)

邻居回答:“村外的岔路太多了,不知道羊从那条路上走的,所以人去少了不行。”于是杨朱就打发僮仆和邻居一起去找羊。

过了半天,出去找羊的人都陆续回来了。杨朱问邻居:“走丢的羊找到了吧?”

邻居垂头丧气地说: “没有找到。”

杨朱不解,又问道:“这么多人去找,怎么会没找到呢?”

邻居答道:“村外的岔路太多了,岔路上又有岔路,不知道羊跑到哪条路上去了,大家只好折回来了。”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3)

听了邻居的话,杨朱沉思好久,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学生见了,不解地问到:“老师,只是邻居家丢了一只羊,您为什么半天不开心呢?”

杨朱对学生说:“我并不是为了一只羊而难过,而是由这件事联想到我们对待学习和做学问。如果我们在学习方面,东看看,西学学,不能够专心一志,就会像邻居找羊一样,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最后却一无所获。”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4)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听了老师的话,却并没有想明白,从老师那里出来后,就去请教心都子。

过来几天,心都子就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朱。

心都子见到杨朱后,对杨朱说,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从前有兄弟三个,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他们跟随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5)

回家后,他们的父亲问他们:“你们学习了这么久,那么就请你们说说,什么是仁义呢?”

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把名利放在生命之后”。

老二说:“仁义就是为了名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老三说:“仁义就是生命和名利一样重要,所以我会尽力保全生命和名利。”

这三兄弟的回答不但各不相同,甚至还是相反的,但是他们一样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说的对呢?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6)

杨子没有告诉心都子答案,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住在一条小河边上,他熟知水性,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

所以许多人自带粮食来向他学习泅渡,这些来学习泅渡的人中,几乎有一半人还没学会泅渡就溺水而死,他们本来是学习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但是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7)

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没有说什么就起身告辞,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

从杨朱家出来后,孟孙阳问心都子道:“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呢?老师不但没有回答,又讲一个这样怪癖故事,我真是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丢羊的人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知识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结果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只有把问题回归到本质上,才不会只考虑得失而迷失了方向。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8)

你长期跟随朱子老师学习,是老师的大弟子,却连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都听不懂,可悲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要目标明确 ,方法得当,不能因为选择太多而迷失方向,或者轻易放弃。

多歧亡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永远找不到丢失的羊)(9)

【每天一个成语故事:歧路亡羊】

【释义:在岔路上寻找走失的羊,是找不到的。比喻事件错综复杂,由于没有方向,因而达不到目的。】

【出处:《列子.说符》战国•列御寇】

【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一说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