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光绪请安叫太后)

引言

纵观清朝历史,出于维护皇族纯正血统的观点,清朝统治阶级采取近亲通婚的婚姻方式,这间接导致清朝中晚期的皇帝大多子嗣较少,更有甚者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从同治帝开始,清朝最后三代帝王都没有血脉延续,为使皇位能够顺利交接,大多就会选取近支宗室子弟作为皇位继承者,光绪皇帝载湉就是这样登上历史舞台的。

作为醇亲王奕譞的序齿长子,载湉的未来最多能继承父亲的爵位。然而就在他4岁的时候,由于堂兄同治帝载淳突然逝世,载湉被慈禧迎进皇宫,继承宗祧。需要指出的是,同治皇帝的登基之路十分平淡平淡,身为咸丰帝独子的他根本不会像先祖那般,为争夺储位打得头破血流。

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光绪请安叫太后)(1)

▲光绪帝画像

同治皇帝的生母便是家喻户晓的慈禧太后。母凭子贵,慈禧在诞下皇子不久,就被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逝世,皇位传给仅有5岁的同治皇帝。咸丰帝在临终前,曾诏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人为辅政大臣,又将两枚皇权之印交给当时的慈安皇后和懿贵妃,希望二人能相互牵制。

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光绪请安叫太后)(2)

▲咸丰皇帝陵墓

擅长权谋的懿贵妃在亲子登基后被荣尊为太后,尝到掌权滋味的慈禧太后随后便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成为清王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醉心于权术的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关系并不好,对待儿子十分严格,总是谋求大儒良师,期许他将来有所作为。可事实上,尝到权力滋味的慈禧太后根本不愿还政于儿子,把控着同治帝的诸多事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二人貌合神离,同治帝对慈禧充满畏惧和厌恶。

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光绪请安叫太后)(3)

▲慈禧太后剧照

对于慈安太后这个名义上的母亲,同治皇帝却颇为尊敬。他经常会到慈安太后那里请安,每次都会陪着慈安太后说上好一阵话。慈禧太后对此本就不悦,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使这对亲生母子的关系更是降到冰点。眼看同治帝一天天长大,为其册立皇后的日子也迫在眉睫,可慈禧太后看上的女子,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并不喜欢。反而阿鲁特氏很受同治帝和慈安太后的喜爱,不久便被册立为皇后。

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光绪请安叫太后)(4)

▲同治皇帝惠陵俯瞰

对于阿鲁特氏,慈禧太后是打心里讨厌,于是就将对儿子所有的气,都撒在这个儿媳妇身上。同治帝病重时,阿鲁特氏常常偷偷来看望他,闲聊之余不免说到婆婆慈禧太后的苛刻,谁知此时慈禧太后正在耳房偷听,一怒之下冲到同治病榻前,将阿鲁特氏杖责了起来。同治帝又羞又怒,病情越发加重,不久便撒手人寰。

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光绪请安叫太后)(5)

▲阿鲁特氏剧照

就这样,慈禧太后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与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时的载湉也仅是个4岁的孩子,扶他登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慈禧便于掌控,以及能将军政大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入主清宫后,光绪帝一直称呼慈禧为太后,并未改口,而慈禧太后对该称谓似乎并不喜欢,经常会对光绪皇帝大发雷霆。

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光绪请安叫太后)(6)

▲李莲英剧照

当时的内侍宫女以及近臣都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光绪帝十分不解。向慈禧身边最得宠的太监李莲英讨教出处,以及自己该如何称呼慈禧太后。原来,“佛爷”在满语意为“曼殊”,就是菩萨的意思,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能彰显其声威,还能显示慈禧太后爱民如子的执政方式。李莲英接着说,光绪皇帝不宜称太后为“额娘”,这会勾起太后对先帝的思念,可称为“亲爸爸”。光绪帝对此十分疑惑,但还是听从了李莲英的建议。第二天请安时,光绪皇帝改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慈禧太后听后竟然真的眉开眼笑,对其和气不少。

结语

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非常亲密,光绪皇帝既是她的侄子也是外甥。但身为女性,慈禧太后一直没得到大臣们内心最真实的尊重,很多人仍将她看作是女流之辈。一位天子称呼自己为“亲爸爸”,岂不是表明自己是个太上皇般的人物?这一点让慈禧太后大为受用。

参考资料:

《清史稿》《慈禧太后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