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

《小公主苏菲亚》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国王在得知小公主苏菲亚要去参加一个户外探险活动以后非常担心,他一个劲问大臣们:游戏规则是什么?苏菲亚受伤了怎么办?这个游戏允许公主参加吗?

尽管大臣们表示这个游戏很简单,但国王还是命令部下巴里维克必须全程陪在苏菲亚身边。一路上巴里维克事事代劳,连打水、野炊这样的事情都不让苏菲亚尝试。

可是当巴里维克意外受伤后,苏菲亚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展现出冷静机智的一面,得到了同行者们的赞扬,回到王宫,连国王都夸赞苏菲亚的勇敢,并保证以后不会拦着苏菲亚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每个孩子都是长辈眼里的“苏菲亚”,想要给她自由,却总是担心她做不好。在育儿过程中,大家都知道要给孩子“爱与自由”,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但“自由”的分寸如何把握绝对是门技术活儿。

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1)

“静待花开”还是“出手施肥”

后台有位妈妈给我们留言:

在孩子上小学前,我下定决心绝对不管他作业写不写,要写到几点,毕竟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儿子刚上小学时,下午放学先玩一会儿,晚饭后才想起来要写作业,抄拼音、算数学、背课文,完成作业已经快十点了,可他还挂念着喜爱的玩具、动画片、宠物等等,总抱怨时间不够用。我渐渐觉得孩子太磨蹭,我开始帮他规划放学后要做的事情,帮他决定做作业、吃晚饭、吃水果、玩玩具、逗宠物的顺序,后来慢慢连书包里要带什么东西都替他想好了,事实证明这样一来孩子写作业和收纳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开始反思,孩子才小学二年级,是不是现在放手还太早了,我到底该“静待花开”还是“出手施肥”呢?

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2)

小编: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她的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提到:“如果一定要确定一个‘放手’的原则,那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检验是否可以放手的标准是:孩子因此更自觉了,还是更依赖了?作为家长,你是越来越轻松了,还是越来越脱不了手?”这样看来,如果孩子可以在妈妈的监督下提高学习效率,适当的提醒就不算多余,不过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孩子经历一切就够了,不要代劳,要给孩子“试错”空间。

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3)

你是A型家长吗

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要拿离他几米远外桌子上的玩具,你会:(单选)

  • A.马上走过去帮他拿玩具
  • B.不搭理他,继续自己的事情
  • C.如果孩子哭闹就拿给他,不闹的话就不管他

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4)

相信大部分家长的本能选择都是A,其实相比于拿到这个玩具,孩子跌跌撞撞走向这个玩具的过程中,他的手、脚、眼睛感受到的体验才是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要做的其实只是确认他不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危险,而不是代替他体验成功或者失败的感觉。毕竟父母不是万能的,在亲子教育里,还是应该丢一些“后果”让孩子自己去承担!

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5)

放手≠放任

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可以做“甩手掌柜型”家长那就大错特错了,放手绝对不等于放任。

孩子不爱吃饭,可能很多家长觉得那就饿两顿吧,如果还不吃,那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但如果一直把孩子“晾”在那里不管的话:

△ 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 餐桌上的礼仪

△ 夹菜的先后次序

△ 不同菜色的营养价值

……

这些餐桌上的小常识又该何时传授给孩子呢?

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6)

所以少吃两顿饭没有问题,可别以此为借口做个偷懒的家长。亲子育儿过程中,家长的用心和责任心还是很重要的!

对孩子放手你会得到更多的心得(想给孩子自由又忍不住唠叨)(7)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想让孩子成为独立优秀的人,适度放手很重要,也欢迎你在下方留言区和央视少儿分享你的育儿心得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张一帆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