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又称鳞肋秋沙鸭,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长约49-63厘米。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嘴长而窄,呈红色;前端尖出,其尖端具钩,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河北和长江以南等地,栖息在林区内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地带。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1)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2)

雄鸟的头和上背及肩羽黑色,头颈具绿色金属光泽;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杂以黑色斑纹。尾灰色。雌鸟的头和颈棕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由褐色逐渐变为灰色,并具白色横斑;尾黑褐色,沾灰色。雌雄两胁羽毛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了特征性鳞状纹,这种鳞状纹是该品种最醒目的特征,所以它们早先的名字叫鳞胁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3)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4)

白天活动时间较长。常成3-5只小群活动,只在迁徙前才集成大的群体。很少鸣叫,不像绿头鸭和斑嘴鸭那样喧闹。其身体具有更好的流线型结构,因此飞行速度要比其它鸭科动物迅速。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觅食多在缓流深水处,主食鱼类、石蚕科的蛾及甲虫等。在树上营巢,巢多筑在紧靠河边的阔叶树的树洞中。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5)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6)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历史。原产地是中国吉林长白山地区,目前分布范围狭小,全球仅存千只左右。其繁殖地在中国东北,以及西伯利亚东南部、朝鲜北部。越冬于中国的江苏沿海、贵州和台湾等地,偶见于东南亚。它们每年4月中旬沿山谷河流到达海拔10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带进行繁殖,10月底分批南下越冬,来年3月初再返飞北方。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7)

中华秋沙鸭分布和数量 物种百科中华秋沙鸭(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