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战国的特征

战国时期的特征关键在一个“战”字,说明战争的频繁程度,以及规模、强度都在不断地提升。可以说,战国时期的杀戮,甚至是大规模的杀戮,远超之前的时期。

很多更具杀伤性的武器被开发出来,并且在战场上迅速应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弩的发明和使用,弓箭是一种很古老、很常见的兵器,但在战国时期,传统的弓箭得到了极大地改进,开始使用机械和杠杆方式发射,结果就是战场的范围变大了,战争的规模也变大了。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

战国时期全图

春秋时期最多的就是车战。从《论语》到《孟子》,都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强大。马拉车称“乘”,战车后面跟着步兵,能够驾车的至少都是“士”。换句话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就是贵族与贵族的战争,庶民根本没有参战的权利,哪怕被抽调过来,也只是作为副手跟在战车后面。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2)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

战争的主角是贵族,所以在战场上必须讲究礼仪,不能乱来。如何列阵,如何击鼓,如何收兵,都有规矩,所以宋襄公没有趁楚军渡河时发起攻击,而要等到楚军列阵完毕才开打,虽败犹荣;曹刿在长勺之战中会让鲁庄公等齐军击鼓三次后再冲锋,击败强大的齐军,这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由来。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3)

长勺之战示意图

战车和兵器的制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技术上的难度限制了战争的规模。而且,青铜武器的锋利与坚硬程度并不高,在近身战中杀伤性有限。

但到了铁器时代,弓弩的出现颠覆了依靠战车的作战方式。《战国策》中用“带甲百万”一词来描述楚国的强大,据《战国策》记载,楚国有军队百万,战车千辆,马万匹。《史记》记载秦赵长平之战中,白起一次性坑杀投降卒四十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4)

长平之战示意图

春秋时期,一辆战车配一两匹马,二三十个步兵;战国时期,战车与步兵比例要低得多。马多了一种功能,不仅可以用于车战,还可以用于骑兵作战。赵国是最早使用骑兵作战的国家,其地形最适宜饲养马匹,因此赵国步兵数量远不及秦国,但马匹却和秦国一样多。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5)

战国弩机

这么多的士兵从何而来?绝不可能再像春秋时期那样,以贵族为主力。“带甲百万”这种规模的军队,得有一套截然不同的动员体系。

庶民的机遇

在封建制度中,国君下面是世卿,世卿下面是大夫,大夫下面是士。战争动员的时候,士为大夫服务,大夫为世卿服务,世卿为国君服务。到了战国时期,这种体制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国君直接动员庶民。

这种新体制就是郡县制的前身。国君在边境上设立军事基地,以防守边境并伺机抢占他国领土,这个地区不是分封来的,而是属于国君直接管辖。因为距离都城太过遥远,所以这片土地叫做悬地,逐步演变成县和郡,目的是以中央集权的方式代替封建的分层架构。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6)

曹刿论战

郡县制的出现消除了权力中间阶层,让国君可以直接控制、调动庶民,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军队。军队的规模变得更大了,战争的形式也更趋向于步兵,战争的空间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战国时期著名的马陵之战,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家喻户晓。在马陵之战中,庞涓败给了孙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马陵地势狭窄崎岖,庞涓的优势兵力无法发挥。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7)

马陵之战示意图

春秋时期主要是车战,所以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能施展开,和车战相比步兵作战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从春秋到战国,战争的持续时间大幅增加。春秋时期的战争胜负取决与当下,战败一方撤退基本就结束了,最多也就是胜利者决定要不要继续追。贵族和贵族之间的战争,并不是非要鱼死网破不可。结束后双方会坐下来谈判,胜利者可以获得土地和城池,而失败者可以继续保持封建制度中的地位。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8)

孙膑画像

但战国时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再也没有封建宗法制度保证战争的最后底线,战争可以掠夺土地和人民,也可以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甚至亡国。春秋时期,“击鼓而战,鸣金收兵”,战国并不在意这些陈旧的规矩,打了胜仗也不会停止,要一直打到对方的都城。

春秋时期,庶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但却很少受到战争的直接影响。战争中有得有失的都是“士”之上的贵族。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战争随时都有可能打到你家门口,你随时都有可能被征召参战。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9)

五国伐齐示意图

战国时期兵力数量上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君可以直接控制庶民。庶民的生存环境日益动荡,但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墨家的出现

庶民阶层的兴起,自春秋末期开始,于是有了墨家的出现。

《韩非子·显学》有言:“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那个年代,孔子已经去世两百多年了,但儒墨依然被认为是两大显学。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0)

韩非子

一百多年后,司马迁为孔子立传《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生平、言谈,另有《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相比之下,司马迁并未为墨子立传,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写了一句话:“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已有百余年,但在《史记》中却几乎绝迹。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留下了《论六家要旨》,但司马迁对墨家却丝毫不感兴趣。从韩非子时期到司马迁时期,孔子与墨子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1)

墨子

墨子的地位急剧下滑,以至于有关他的资料都被忽视了。司马迁很有可能从未看过《墨子》,甚至无法确定墨子的生卒时间。汉朝以后,墨子和墨家一直处于中国文化的边缘地带。

现在只能从《墨子》中尽可能地还原墨子所处的年代。《墨子》中的《公输篇》记载,公输盘又名公输般,鲁国人,故亦有鲁班之说。公输盘是一位能工巧匠,为楚国制造了用于攻城的云梯。有了云梯,大军就能轻易地攻城了。云梯造好后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得知此事后,立即从鲁国赶往楚国与公输盘会面。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2)

宋朝时期的云梯

墨子劝说公输盘,可是公输盘无法阻止楚国出兵,墨子又面见楚王,说他进攻宋国不是正义之战,必然失败。楚王说:你说得没错,不过公输盘已经替我造了云梯,肯定能拿下宋国。

于是墨子以腰带为城池,以筷子为云梯,公输盘进攻多次,墨子的防守滴水不漏。公输盘的方法用光了,墨子的方法还有很多。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3)

鲁班画像

公输盘只好说:“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我不说。”,墨子回答:“我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我也不说。”,楚王急坏了,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墨子说:“公输先生的计策并不高明,只是杀了我而已,可是我的徒弟禽滑厘和三百余名手下,早已在宋国城墙上等候楚军了。杀了我,也破不了宋。”,说到这里,楚王也服软了:“真是了不起,我就不攻宋了。”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4)

吕氏春秋

这个故事,在《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为判断墨子的时代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公输盘曾在东周文献中出现过,可以对公输盘的时代作一个粗略的考证,然后根据公输盘的时代推测墨子所处的时代。根据专家考证,墨子大约比孔子稍晚,孔子去世后不久,墨子出生。

墨子的身份

墨子历史记载他姓墨名翟。不过“墨”这个字,或许是因为他受过墨刑,脸上有刺青。被墨刑处罚的人,自然不太可能是贵族,底层的人很多都没有正式的姓,所以会被冠上“墨”的称号。

《史记》记载墨翟为“宋之大夫”,但是却没有任何关于他是大夫和宋人的证据。《墨子》中的内容,虽然是墨子阻止楚国对宋国的进攻,但兼爱与非攻是墨子的核心理念,他提倡所有人都要把其他国家当成自己的国家,单靠这个理由是不能把他认定为宋人的。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5)

墨子画像

战国时期,争夺人口是各国竞争的重点。人口不足,劳动力就不足,军队就不足。在封建制度下,贵族受到的约束要远远超过平民,而在封建制度崩溃的时候,庶民就更容易脱离旧的社会关系。

春秋时期,卿、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和官职,因此有了清晰的国籍。但孔子和他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为另一个国家效力的。庶民在战乱中迁徙到另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的限制,也不需要保留原来的国籍。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6)

孔子弟子像卷局部

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墨子的来历,也能从侧面证明他不是贵族。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各个国家的上层社会中游荡。他去了鲁、宋、齐、楚、卫,但没有一个国家能证明是他的出生地。

墨家的主张

墨子显然是批判封建制度的。他与孔子都面临着相同的时代困境,但给出的应对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孔子推崇西周,期望借此复兴人文精神,以挽救当时的困局。墨子不是封建贵族,他对西周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也没有太多的感情,他认为封建制度的弊端就是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对墨子而言,要想平息这种动荡,就必须彻底地推翻封建制度。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7)

墨家的十大主张

封建制度根据血缘的远近来确定彼此的关系,而墨子提出了“兼爱”,即爱人如爱己,外人如亲人。墨家提倡“节葬”,以打破传统的丧葬观念。封建制度以礼乐来加强相互间的交往,而墨子则主张“非乐”,认为音乐是奢侈的。

从这种反封建反周文化的角度来看,墨子的榜样自然不可能是周公,也不是文王武王,而应该是夏禹。夏比周更早,更接近于远古的鼎盛时期,夏禹最大的成就,就是治水、劳作、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勤奋。因此,后世的墨家大多用最原始的粗料制作衣物,穿上木屐,没日没夜地劳作,以忍受痛苦为最大价值。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8)

墨家的修身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描述墨家:房子只盖三尺高,地基只有三阶,房顶上盖着茅草,不加修剪,梁柱是用木头做的,没有雕琢。用来盛饭的食器,都是用粘土做的,吃粗粮,喝野菜汤。夏季穿亚麻布,冬季穿鹿皮。人死后,没有繁琐的葬礼。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9)

大禹治水

在司马谈看来,墨家没有周人讲究的礼仪和装饰,这是墨家的节俭之道。这是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孔子也推崇尧、舜,为与儒家对抗,墨家并没有否认尧、舜,反而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基础,重新塑造出一种适合于墨家的尧舜形象。

墨家的思想

墨子主张要想结束战争,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兼爱。兼爱是指对一切都一视同仁,才可以去爱一切。无私的爱,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我们不会伤害自己,如果大家都把别人当成自己,那么我们就不会去伤害他人。

要想实现非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都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所有人,这才是对你最有利的。你爱所有人,所有人也会爱你,所以你不用担心被伤害,还可以从所有人身上获得好处。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20)

墨家的大取

墨子所说的“兼爱”,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在那里,人人都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人人都能得到别人的爱,这是最理想的。但是,这种理想的状况是否会发生呢?墨子说,“天”是最终的保障,“天”是有“意”的,“天”是有好恶的,兼爱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需求,更是一种“天志”,是上天的意志和力量在支撑。

这就使墨家不再是纯粹的思想流派,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天志需要依靠信仰,更重要的是,只有信仰才能让天志成为对抗各种质疑的理由。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21)

墨家的言必信,行必果

墨家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天志会失败,但是他们明确指出,阻碍天志的最大因素,就是差别心,也就是封建制度建立的阶级身份。换言之,礼是导致人们不能兼爱的罪魁祸首。

墨子对礼进行了批判,并提倡“非乐”,认为礼、乐都是多余的。这种奢侈,是一种炫耀,源于不平等,从而加深了不平等,使不平等变得合理。不平等被合理化是兼爱的最大敌人。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22)

墨家的所染

墨子特别重视“尚贤”,是专为反封建而提出的。尚贤的标准是,不分地位,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和“尚同”的原理有关,既然要尚贤,就得区分贤与不贤,不能一视同仁,所以“尚同”的“同”是有目的性的。“同”一方面是为了消除来自于封建制度的阶级优待,另一方面是要求所有人都认同天志,追求兼爱,营造一个非攻的和平氛围。

墨家的消失

墨家本来就是庶民出身,创始人很有可能是个“刑余之人”,所以墨家的理念都很简单,相信最直接、最简单的平等,他们和封建贵族的观念完全不同。到了战国中期,墨家走上了一条活跃的、开放的道路,所以需要寻找新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原本能让民众信服的天志,难以在公开的激烈争论中占上风,反倒成为了墨家的软肋,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所以,墨家做出了一种修正,发展出一种新的观念,不把天志作为“兼爱”的保障,而是主张万物一体。这种观点与春秋战国以来的道家思想类似。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23)

纪念墨子的邮票

另外一种调整是发展出一种复杂的逻辑推理方法《墨辩》,这种新的领域后来被名家继承了,在名家手中失去了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张,变成了纯粹的理性辩论。

儒墨之争持续了数百年,最后自然是儒家赢了。儒与墨的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汉朝,儒家在意识形态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墨家这个最大的敌人,后果可想而知。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儒家的地位突飞猛进,墨家只能被打入冷宫。

墨家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墨家为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24)

墨家

墨家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上千年,只留下一具空壳。《墨子》无人阅读,更不懂其思想。直到清朝考据学兴起,墨子的著作、思想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从最普通、最现实的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却在经历了一两百年的演变之后,发展出了看似不切实际的《墨辩》。这是一段奇异的旅程。墨家在“辩”上做出了具体的突破,但也脱离了为庶民代言的身份。从一个隐秘的组织,变成了一个派系,墨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人遗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