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

作者:在宁静中致远

2018年我县被列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国心血管高危人群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县。2018年8月2日,接上级通知,我与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所的ZHAO HONG JUN先生到北京参加2018中国心脏大会,会议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下榻在胜利饭店,地处北京朝阳区。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1)

听同行的人说,清华、北大就在我们下榻宾馆的附近,随即产生了到清华、北大看看的想法。到清华、北大看看是我从小的愿望。今天到了北京开会,去清华园、北大燕园看看的想法愈加强烈。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2)

8月3日报到后,明日正式开会,利用会议报到后的闲暇之际,在导航的指引下,自行前往清华大学,到达目的地,看到前方有一校碑,上书“清华大学”的字样,周围的人说,这是清华大学的东校门。校门口保安站立,听游人说,为维护校园秩序,今年清华大学拒绝游人参观,团队参观需提前预约,瞬间顿感失望,正在发愣之时,看到一队身穿白体恤,印有“小作家"字样的学生走来,带队老师向保安出示介绍信后,列队进入,本人随即向保安出具身份证及参会通知,并向保安说明情况后,保安准许我进入校园。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3)

进入校园,看到幢幢灰色的矮楼,与现代大都市的建筑相比,略显土气,与心目的想象还是有很大的反差。沿过校园之路前行,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可以看出这些树木有些年份,一些古色古香的房屋也尽收眼帘,也渐浙感受到了清华厚重的历史文化。清华校园很大,其校园内道路四通八达,因无人导引,也不知该去何处,当时的想法就是找到清华园的工字厅,在清华园工字厅门口照个像,但又不知清华园工字厅在何处方位?只有茫然继续前行,看到前方人头攒动,到了才知此处,才知这就是清华园工字厅。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4)

到了门口,看到一座白色的门楼,上书“清华园"三个黑色遒劲有力的大字,它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清华园工字厅,门口卧两只石狮。后来上网在百度上查询,清华园修于清朝中叶康熙年间,原名为熙春园,是皇家园林康熙的行宫,到了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仍叫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西部叫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俗称“四爷园”,为清朝王爷的花园。"清华园”三个字为晚清军机大臣那桐在1911年的时候题写的。清华园门口游人熙熙,大多是学生和家长,在不停地拍照留影。

我伫立在清华园工字厅的门口,怀着敬仰的心情,默默的看过这座门楼,它并不像在网络图片、电视看到中的那样雄伟壮观,而且有点狭窄矮小,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我,更钦佩这所园子里走出来的杰出人士。随之邀请游人为我在此处拍照留念。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5)

门楼的背面上书"水木清华"四个字,里面古朴的树木苍翠成荫,各种小道曲径通幽,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散落在园内的不同方位,尽显百年清华沧桑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清华园工字门也成为了清华的象征。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6)

在园子里漫步,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所园子里,走出了很多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走过清华园工字门,四处漫游,看到一池荷花,游人说,这就是朱自清教授散文《荷塘月色》中所说的荷塘,清华园有两个荷花池。一个在近春园遗址,另一个在工字门的后面。两池都不大,但景色绝佳,难分伯仲。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7)

后经上网查询,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其实来自近春园遗址的荷花池,而非工字门后的荷花池,这也是近春园遗址的荷花池在人们心中的声望较高的缘故。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8)

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早已被选入中学课本,许多中学生对清华大学的向往或许就因为读了这篇散文。考入清华的新生,大多首先要看看荷塘,把想象与实际作一番印证。由此我们也就体味到优美文章的魅力之所在。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9)

荷花池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破败,进入八十年代修葺,建小桥、修水榭、铺甬路、造假山使荷花池和池心岛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清华园人休息游玩的绝好去处。

近春园荷花池中的池心岛东部的最高处建有一亭,名为“荷塘月色”,是纪念朱自清教授和他的名篇所建。现名为“自清亭”,表达人们对他的完美人格的敬仰,不屈精神的颂扬,渊博学识的钦佩。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10)

与近春园遗址的荷花池相比,工字厅后的荷花池水面要小一些。但有那块“水木清华”的匾额就足以说明此处是清华园的神秀所集了。北西东三面是树木,春绿秋黄夏密冬疏,四时景色装点着的荷花池,其美可知。南面的工字门的清代庭院式建筑,又把人文景观融入其中。

曾在清华求学八年的梁实秋先生曾有回忆:“尤其是工字厅后面的荷花池,徘徊池畔,有‘风来荷气,人入木阴’之致。塘坳有亭翼然,旁有巨钟为报时之用。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巨匾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实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那虽是八十年前的景致,但与今日差别不大。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11)

这幅长联今犹在,不论是人们小憩林间,还是漫步池畔,都能体会回归自然的感受,都会伫立阶前,思考人文精神的价值,更希望领悟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走过荷花池,漫步在清华的校园内。见到了园内的好多石碑,刻写最多的石碑就是校训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典范,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因而被列为十大校训之首。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12)

清华的校训出自梁启超先生。1914年11月的一天,曾为增进中华国力而殚精竭虑的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他以《周易》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那时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校训,它的营养滋养着一代代的清华人,刚健自强、容载万物,爱国奉献、造福社会。

清华的校训深深地影响着清华人。抗战爆发期间,清华先后有近千名学生参军抗战。1932级毕业生沈崇诲在和日军空战时,炸弹投光后毅然驾机直冲,与敌舰同归于尽,年仅26岁。

著名学者朱自清,辞世前一身重病,但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人自觉担负民族重任,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在受到国家表彰的23名两弹一星元勋中,就有14人来自清华。

邓稼先,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献了青春献终身”是他真实的写照。

两院院士张光斗,毕生为国家水利事业沐风栉雨,年近90岁还奔波在三峡大坝工地上。

清华校训是清华文化的体现,是清华人奋发有为、心系天下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时我想起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诠释,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文化应该成为任何团队、任何人前行的精神动力。

时间差不多了,依依不舍的走出园子。听游人说,清华大学一共是有9个门的,其中西门是游人的打卡之地。我径直向西门走去。为何西门最受欢迎?听有人说,工字门原来是清华的主校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渐渐向外进行扩建,于是“清华园”工字门渐渐就从主校门变成了西二门。加之西大门与北大毗邻,西大门的门楼上有毛泽东主席亲书的“清华大学”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拍照留念的人很多,清华大学西大门也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之地。

怎样能逛清华园(走进清华园)(13)

我在打车返回宾馆的一刹那,仍驻足向清华的西大门望去,门楼上“清华大学”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清华是中国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也是我们这些上了年岁的人魂牵梦萦的留念。

再见了,清华园!

写于2018年8月6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