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你们知道重阳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

简单来说,在阴阳五行中,单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九月九”“九日”等。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2)

我们一般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一传统是元明以来形成的。而重阳节早在唐代就已跻身四大节日之一。要论起资历来,重阳节可一点也不小哦。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登高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3)

登高是重阳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古代,人们认为高山与天最近,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而如今,重阳节登高则给我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重阳赏菊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4)

此外,重阳节还跟菊文化密切相关。重阳节最初兴起的时候,菊花就已经作为节令物品而存在了。古时还有重阳节互送菊花的礼节。正因如此,重阳节也叫菊花节,重阳糕也叫菊花糕。真有一点无菊不成重阳的意味。

吃重阳糕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5)

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传统。由于“糕”与“高”同音,所以人们用重阳糕寄托万事俱高的心愿。在上海,重阳节前的点心店门口也常排起“长龙”。

上海人买重阳糕主要是为了孝敬老人,祝愿老人能够健康长寿。上海不同地方的重阳糕也各有特色,小编为大家盘点了沪上多款非遗米糕,来看看有没有适合你家老人口味的?

叶榭软糕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6)

在松江的东南门户——叶榭镇,无论是寻常日子,还是逢年过节,小镇上总是悠悠地飘着一股温软米香。那是小镇上家喻户晓的一道糕点——叶榭软糕。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7)

叶榭软糕始于明万历元年(1573),迄今已有400余年,具有松、软、甜、香、肥五大特点。方方正正一小块,中间嵌上一层细豆沙,配以红绿瓜丝点缀,吃起来松软香甜而不膩,加薄荷更是夏日饮食佳品。民间有顺口溜曰:“浦南点心三件宝,亭林馒头张泽饺,叶榭软糕刮刮叫”。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8)

叶榭软糕原料选用当地优质粳米、糯米,按比例配制而成。这两种米要在冷水中浸泡7天以上,每天换水,使米发酵成分全部挥发完。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9)

经晾透后用石臼春粉细筛3次,再用筛子筛入蒸格,辅以精细绵白糖和各色馅心,荷叶衬垫,蒸煮而成,口感清香、凉爽。软糕品种有夹心糕、素糕、猪油豆沙糕。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0)

颛桥桶蒸糕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1)

“重阳不吃糕,老来无人邀”、“有钱没钱,蒸糕过节”……在闵行颛桥地区,百年来都有蒸制桶蒸糕的传统,以祝愿家人“百事俱高”。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2)

桶蒸糕的“个头”很大,直径约30厘米,厚度也有10多厘米。制作一整块糕要花费约六七斤糯米粉和粳米粉。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3)

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适当比例掺水拌合,加入适量糖或佐料装入木制糕桶后,隔水用高火连续蒸煮而成。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4)

和一般的重阳糕不同,颛桥桶蒸糕是放在特质的杉木桶里蒸煮的。用木桶蒸的糕更香,更好吃。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5)

大约半个小时,一块热气腾腾、白白嫩嫩的桶蒸糕就新鲜出炉了。最后洒一点糖水,使整块糕更光滑,看上去也更好看。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6)

还热乎的桶蒸糕入口软糯香甜不粘口舌,只凭一股天然的食材香气便让人欲罢不能,每一口糕中都能尝到丰富的果仁、果干,清甜不已。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7)

崇明糕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8)

新米上市,天气渐冷,一道极具崇明特色的糕点也热腾腾地上市了,它就是——崇明糕。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19)

崇明糕的制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主要由精选的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糅合;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20)

并加以糖、枣子、蜜饯、核桃仁、松子、瓜子、红绿果脯丝、桂花、猪油、赤豆等辅料蒸煮而成。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21)

崇明糕选料考究,配比合理,制作精细,甜度适中,果肉适量,蒸煮科学、清香松软、糯而不黏,成为一种著名的崇明特色风味小吃食品,蜚声岛内外。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22)

一般来说,崇明糕都是圆形的,既重且厚。需要切成二厘米见方、十厘米长的糕丝后再食用。

上海正宗米糕(沪上各种口味的)(23)

糕丝吃法里的花样经糕丝的吃法非常多样。崇明人多会选择隔水蒸或与粥饭同煮。将糕丝与酒酿同煮,味道香甜可口。更有油炸糕丝,吃起来别有另一番外脆里嫩的新口感。

资料:上海发布

编辑:俞萝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