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感人事迹(复旦毕业生活优越的他)

复旦大学教授感人事迹(复旦毕业生活优越的他)(1)

2019年2月8日 三分钟速览《光明日报》

1,吴良镛:广厦万间,只为人居谋(1版)

复旦大学教授感人事迹(复旦毕业生活优越的他)(2)

吴良镛近照 本报记者 邓晖摄/光明图片

开会、调研,为京津冀地区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建言献策,甚至还在为中国建筑发展做一部“大部头”的口述历史……年高未曾忘忧国,一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的工作表,让记者愈发感佩于他旺盛的学术精力和深邃的爱国情怀。

广厦万间,只为人居谋。理想的萌发,源自他颠沛流离的早年经历。吴良镛少时求学时,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苦难深重。读书间“跑警报”更是常有的事,“一时间地动山摇,瓦砾、碎石、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来,大街小巷狼藉一片……”痛苦的流亡经历,让吴良镛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抱负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5年10月,吴良镛受建筑学家梁思成之邀,协助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在梁思成推荐下于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直到两年后,一封由林徽因口授、后又加写的“百废待兴”的亲笔信将他召唤回国,投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发展和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中。

点击阅读原文

2,剪花剪纸迎春风,欢欢喜喜过大年(1版)

复旦大学教授感人事迹(复旦毕业生活优越的他)(3)

苍南县“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己亥新春文艺惠民活动现场,叶文运在创作剪纸作品。董其泼摄/光明图片

剪花剪纸迎春风,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前夕,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塘河生态公园内一派生机,“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己亥新春文艺惠民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点击阅读原文

3,复旦毕业、生活优越的他,却返乡带领乡亲们种起了车厘子(2版)

复旦大学教授感人事迹(复旦毕业生活优越的他)(4)

通过资金和技术的加持,同样一亩地,由小麦改种车厘子,产出增加了50~100倍,这么高效率的产业升级,在城市是无法想象的。“和城市相比,乡村是知识和科技的洼地。而一旦为乡村插上知识和科技的翅膀,乡村经济也可以实现腾飞。”王文一说,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都需要能人带头,让优秀大学生认识到乡村的潜力,认识到与其在城市红海里厮杀,不如回到乡村蓝海里遨游,不仅更能实现青春梦想,也能为乡村带来知识、科技、眼界和闯劲,带来更好的振兴和更扎实的脱贫。

点击阅读原文

4,两代村支书的致富梦(2版)

如今,桃仙岭村的生活蒸蒸日上,这个坐落于桃花源风景区的古村,将被打造为田园风光体验区、农村庭院示范区、旅游产业加工区、百花齐放观赏区、后勤服务保障区,汪绍钧和汪桂芬带领村民致富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

点击阅读原文

5,职业教育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3版)

复旦大学教授感人事迹(复旦毕业生活优越的他)(5)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职业院校的独特作用,既是非遗传承事业所急,也是职教突破发展所需。

点击阅读原文

6,数字手段助力非遗教育进校园(3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传统非遗原有生存环境逐渐消失,急需借助现代科技、传媒、创意等手段,为其注入新的养分。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让非遗插上信息化翅膀进入学校,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使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实现代际传承成为可能。在全国众多非遗进校园开展得较好的学校里,已经尝试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非遗传播传承的效率,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


内容来源:综合自2月8日《光明日报》

本期编辑:宗小宁、孙小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