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府衙里面有什么(探寻南阳老县衙最后的余晖)

南阳府衙里面有什么(探寻南阳老县衙最后的余晖)(1)

南阳县衙图

南阳府衙里面有什么(探寻南阳老县衙最后的余晖)(2)

“南阳行政区公安局”的名称仅在1949年3月底至次年5月存在。此大门处即南阳县衙大门遗址

说起南阳古城的衙门,想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府衙。事实上,老城内不仅有府衙,还曾有镇台衙门、南阳县衙。是的,南阳县衙。作为一个古老的县份、清代南阳府两州(邓州、裕州)十一县当中的首县,南阳,怎可能没有县衙呢?

但相较于内乡县衙,南阳县衙实在叫人感觉陌生,它在哪里?它是什么规格?它有哪些建筑、又有什么故事?说实话,翻遍史料,能够收集到的素材实在有限,我曾对着一纸清代“南阳县署图”细细打量,尽管它很明晰地勾画出当年的规模,但还有许多问题是一张平面图所无法解答的……

联合街上,明清南阳县衙曾在这里

联合街西端路北,原南阳地区公安处所在地,就是南阳县衙遗址所在地。我曾多次进入老公安处大门东侧的家属院,但总是茫茫然地看看,又茫茫然地出来。之所以如此,因为旧有的县衙痕迹几乎消失殆尽,唯有零散的几块条石,似乎还在拼力挽留着这里的点滴历史。

南阳府衙里面有什么(探寻南阳老县衙最后的余晖)(3)

南阳府衙里面有什么(探寻南阳老县衙最后的余晖)(4)

南阳县衙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宋代马台古基上重建,明末毁于战火,仅存食堂3间,清代屡有增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康熙南阳县志:‘明末兵燹,止存退食堂三间,幕厅、六曹房、仪门、谯楼皆毁。康熙五年,知县吕正笏建寅宾馆。八年,知县唐朝宣修听政堂。十七年,知县白邦杰修两廊、书吏房。’其后屡葺……”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记载了县衙塌坏及搬迁过程:“道光末圮于雨,咸丰二年,知县钮氵雷 移治县署东旧盐务馆,同治十二年,知县吴若烺复修旧署,还治其地,工经年,始讫……”所以,南阳县衙不仅曾毁于战火,道光末年还因雨塌坏过,咸丰年间曾移址老盐店,同治年间则又迁回旧址,民国时则成了南阳县的地方法院。

南阳县衙原也有数进院落一大片建筑群,范围大概是南北在今联合街与新华后街之间、东西在今马道街与民权街之间。从清“南阳县署图”上可以看到,衙门建筑群亦是“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邸、监狱居南”的建筑规制,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主要有照壁、大门、仪门、“公生明”牌坊、大堂、二堂、三堂、六曹房(吏、户、礼、兵、刑、工房)、账房、花厅等;东线是捕厅署,为掌治安刑狱、缉捕之责的专署办公处,有独立的大门、大堂、二堂、三堂、上房;西线有马号,西南为监狱。

因为县衙在此地,联合街与民权街交叉口便被群众称为县十字街,县衙后面、民权街与新华路交叉口西边的区域被群众称为“五堂后”。为何是“五堂”,南阳民间文化学者郭文学揣测,可能因为最后一排房子是县衙第五进院落。可惜这一大片建筑如今都不可寻了,其南部为现代的办公场所,北部则是家属院,院子很大,楼房虽旧,绿植不少。正是榴花开欲燃的时节,我站在一株盛开的石榴树下望着后院一扇斑驳木门不由陷入沉思:县衙之南正是府衙,倘若县衙仍在,两衙相连,南阳古城衙署文化该是多么令人瞩目!县衙之东北正是唐王府,倘若两者皆存,南阳又该是怎样一幅壮观的古城风貌?

县衙照壁,一个尚未“消失”的谜

南阳县衙的主体建筑虽已不存,但县衙仍在不少老年人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大门对面照壁的下落之谜也一直被人津津乐谈。

今年87岁的赵贯民1950年11月到当时的公安处上班,因此在“南阳县衙”内工作多年。他说,当时大门对面有高大的照壁,院内尚存不少古建,“我也不清楚那时留存的主要建筑是不是县衙的大堂、二堂、三堂,但我们称呼就称一堂、二堂、三堂。”他记得,一堂、二堂、三堂房子都很高大,房内均有两根粗大的红色顶梁柱,两侧都有耳房,进大门路东还有面向西的十几间老房子。一堂房子非常大,建有卷棚,一堂往西有一个月亮门,通往另一个院落。赵贯民工作的地方在三堂,他至今保存着一张1959年和同事们在三堂前拍的合照,“那年我们欢送两位同志赴藏时留的影,我们身后就是三堂的木门、木格窗,最上面还有深绿色的‘清、慎、勤’三个大字。”“南阳县署图”显示,县衙西北角有口水井。赵贯民说,他上班时除了这口井,东南角也有一口,“除了茶水是到茶馆提茶外,我们吃的就是井里的水。”

如今,当年的南阳县衙对面早盖上了小楼房,县衙的照壁在哪儿?难道真的如许多人所说被扒掉了吗?74岁的孟兆庆就住在“县十字街”处,对照壁记忆犹新,“影壁(即照壁)可大,上面留有洞,鸟儿能往里头钻,我小时候还抓着洞往上爬着玩。”他记得1968年照壁还在,啥时看不到了记不得了,但他同时肯定地说:“肯定没扒!我就在这儿住,没听说过扒影壁的事儿。”那么,会不会是被砌在了房内、墙内呢?尚待再访。

关于县衙,孟兆庆小时候听过不少故事,老人们说,照壁前曾放着各种刑具,判官(老百姓对知县的俗称)审案时厉害得很。“我小时听父亲说,磨山那儿有个刀客(此处的‘客’,南阳方言念‘kai’,民间以刀客指土匪)绰号‘杨四飞刀’,虽是土匪头子,但是个文文气气的小白脸,也是个大孝子,看着人年纪也小,但他肯定犯事大,开封方面都要这个人,结果被南阳县逮住了。判官一个挨一个审土匪,一直审到后半夜才轮到杨四飞刀。判官问他:‘你是杨四飞刀?’。他也不否认,不过他不承认自己是土匪,说自己上学时拿把裁纸刀,一扔甩到房梁上了,同学们就给他起外号‘杨四飞刀’。判官审案时间长也审迷糊了,说这是个文文气气的学生,肯定被诬成土匪了,竟然把杨四飞刀放了。这下开封不依了,但杨四飞刀也抓不回来了,于是这个判官就被免职了。”他坚称这是老人们传说的真人真事,但具体哪个“判官”说不清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