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前期和后期的对比(唐代高僧此诗连名字都没有)

高僧出手,必是精品;就算不是,一定是你我没读懂!这话说起来虽有些戏谑,但多数时候却是真的。唐宋两代除了传统文人的作品,高僧诗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对于这些高僧来说,他们写诗一般功利性较少,再加上诗中浓浓的禅意,不凡的见解,往往让他们能一诗成名。

李清照诗前期和后期的对比(唐代高僧此诗连名字都没有)(1)

比如宋代志南和尚,平生就只有一首诗传世,只凭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就让他跻身一线诗人,青史留名。那是不是所有高僧之作,都是这般禅意而无功利心呢?非也!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唐代高僧的作品,诗名《献钱尚父》,作者唐代高僧贯休。当时贯休正在杭州灵隐寺,此时是写给当时的吴越王钱鏐,贯休希望通过此诗得到对方的晋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献钱尚父》

唐.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他年名上凌烟阁,谁羡当时万户侯。

李清照诗前期和后期的对比(唐代高僧此诗连名字都没有)(2)

钱鏐初称吴越王,正是人生最得意时,所以贯休此作写的也是豪气冲天。一、二句写的是对方能成此大业,是因为天意如此,富贵难捸,诗人极尽华丽辞澡,用“龙骧凤翥”来形容对方士气难挡,这是奉承之语。

三、四句则是全诗最妙的两句,可谓气势逼人。对方门客三千,剑指十四州,诗人用“满堂花”和“一剑霜”,一暖一寒;再用“三千客”对“十四州”的两个数量词,令全句大气更霸气。五、六两句再次用夸张之语,形容沙场的雄壮。最后两句则暴露了诗人的功利之心,也是这次他晋见的目的。

李清照诗前期和后期的对比(唐代高僧此诗连名字都没有)(3)

当时钱鏐读完此诗,觉得很有意思,但却有一点不爽之处。他认为“一剑霜寒十四州”还不够气势,想让对方改成“一剑霜寒四十州”。贯休自然知道这是对方的野心,一方面他觉得对方贪得无厌,另一方面他自有自己的节气,写好的诗哪能说改就改。于是便写了首更绝的:

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

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

李清照诗前期和后期的对比(唐代高僧此诗连名字都没有)(4)

这28字小诗,连名字都没有,却引来后世文坛集体佩服。诗人以“闲云野鹤”自称。首句就直诉胸臆,虽然早前他有功利心,但看透了儿狼子野心后终于想通,发出了不羡荣华的心声。不但如此,他还表示自己也不怕对方,所谓“不惧威”就算你逼我我也不能从命。最后两句则表示天地那么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写完这首大胆之作后贯休就溜之大吉了。

李清照诗前期和后期的对比(唐代高僧此诗连名字都没有)(5)

后来这段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千古才女李清照更是在经典名作《题八咏楼》中,引用了这个典故,诗中写道“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用此诗讽刺当时的宋朝廷,还不如个和尚有骨气,这是对贯休的点赞。

贯休一生诗作颇多,而且精通书、画,后世称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他的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