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1)

唐·杜牧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道出了江南水乡扬州二十四桥在月光之下、箫声之中的极尽风流与繁华。南宁市宾阳县甘棠镇也有一座饱含着无限历史沧桑的古桥,叫遗爱桥。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2)

遗爱桥,作为当地历史惊鸿的见证者,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蕴含的文化光芒熠熠生辉,记叙的趣闻轶事汗牛充栋。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3)

遗爱桥,位于南宁市宾阳县甘棠镇东南面。它横跨斑江(郁江支流),南通横县,北达宾阳。桥身全部是料石勾砌而成,坚固实用,造型古朴,它是至今广西省道上并不多见的大型石拱桥。全长60.5米,宽4.5米,高10多米,3 拱(拱跨分别为7.7、8.25、7.85米),承重量达13吨。被专家鉴定为宾阳县比较古雅的桥梁建筑之一。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4)

遗爱桥神奇的名称来历有二种说法: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5)

一是从清代永淳县知县张鸣凤所撰写的《鼎建遗爱桥序》看:“甘棠遗爱桥于清道光癸卯二十三年(1843年)十月十六日安脚,第二年即甲辰年(1844年)二月间落成。县主郑辉堂行新桥。遗爱桥建在斑江上,桥高二丈八尺,至水面阔一丈五尺有奇,耗费人力物力甚巨。”遗爱桥建成之后,原主持修桥的知县郑辉堂任新职已调离永淳。半年后,为了把建这座大桥纪绩下来,武罗(今甘棠镇)老者推举几位有名望绅士到永淳县衙请后任知县张鸣凤为桥作序。张鸣凤是个饱学之士,雅好文墨。他问明建桥原因后,为供文人学士之吟咏传播四方,就以“甘棠遗爱”之名把建桥经过记述下来,文采飞扬地赞颂前任知县郑辉堂及一批地方绅士有惠政于民的业绩。这就是“遗爱桥”得名来历的正史之说。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6)

二是相传,古时甘棠圩上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少女,名叫遗爱,早年丧失双亲,父母留给它的仅是一间破屋和一只小猪。遗爱为人善良,勤耕苦织维持着生活。为了养好这只小猪,她经常踩着斑江上摇摇晃晃的木桥,到江对岸找猪菜。桥小而来往的行人又多,非常拥挤。她常想:如果能有一座宽阔的石桥多好啊!一天,遗爱的小猪病了。她到对岸找采草药,见一蔸又大又老的金银花,她挖呀…挖!挖到深处将金银花根拔起,发现有两只瓦罐也跟着拔了上来,罐内全是闪闪发光的黄金和白银。遗爱惊呆了,不敢多想,便挑回家中。次日,遗爱请人代笔,写了九九八十一张招领告示,张贴于甘棠圩的街头巷尾。告示上请失主于九个圩期内前来认领失物,逾期即作它用。可九个圩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认领。

于是,遗爱决定将这两罐金银请来九十九位建桥石匠,在斑江上建造一座三孔石拱桥。奇怪的是,遗爱只请九十九名工匠来建桥,开饭时也只有九十九人吃饭,但是每天做工的都是一百人。原来是玉皇大帝被遗爱的行为所感动,特派一位天将前来相助。有了天将相助,建桥的速度很快,只花了九十九个坪期,一座宏伟的三拱石桥便建成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正直、善良的少女,就把这座桥名为“遗爱桥”。 这是遗爱桥得名来历的民间传说。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7)

遗爱桥百年沧桑史话:

《鼎建遗爱桥序》中说:“原有石桥,因洪水所至而崩塌,行人靠舟渡或涉足过江,很不方便。幸有茂才陈毓瑜、梁冠宇俊秀、梁招瑞、职员傅士俊、居士孔广德等效前人之义气,出济民之诚心,置酒捐输,八十村人人骈集,解囊赞助四千贯……仆南滇下士,西粤微员,家在彩云深处,惟是清风两袖,愧无鹤俸之捐,明月一弯,喜有鼍梁之建,行见熙熙而往,攘攘而来,牵牛渡后星,常带乎双双,司马来时柱,更题夫一一,则诸生之善举,实普济乎行人……”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8)

民国十三年(1924年)《永淳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员陆毓瑜、监生梁招瑞等地方人士,在甘棠募集资金,得到当地80多个村庄村民的解囊相助,共募得钱3000贯,经半年时间兴建而成,被誉为永淳“全县桥梁之冠”。民二十八年(1939年)冬,昆仑关战事发生。日寇为了增援昆仑关守兵,自钦州、防城登陆后,派一个旅团和骑兵联队沿邕钦公路急进,过伶俐,经甘棠。直赴宾阳县城,企图包抄国军后方。为了阻滞日寇援军的前进,1940年2月5日上午,国民党驻军175师派该师直属工兵营二连一排,用一百块炸药将桥拱炸毁。

1947年,为了恢复宾(阳)永(淳)的公路交通,永淳县府从广西省救济总会拨给永淳县的救济大半中,拨出稻谷15000斤作重修遗爱桥费用,但只是杯水车薪不敷使用。甘棠圩潘康就发动群众募捐,得谷80000多斤。从1948年6月开始动工,到1949年10月竣工,建成今桥。重建后的遗爱桥,仍保持旧桥的原貌。

南宁邕江一桥历史(南宁市宾阳县遗爱桥)(9)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与您的作品有雷同之处,请留言以便修改。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