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文 | 白诗诗 :《高效学习之道》作者,头条号签约作者,知乎26万关注大V,职场、心理学、教育话题赞数、收藏量霸榜回答者

怎么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1)

-

某网站上有个「年轻人如何在独居时有效地保持自律?」的问题,问题下面观点纷呈。

一部分就着“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作答,另一部分则站到对立面强调热爱的作用,意则你无法自律的原因是因为你内心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后者的论调对则对矣,然而这现实的世界,不知道有多少迷茫人经不起「你内心到底想要什么」的一问,它是灵魂一问,很多人勉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后还能安之若素从事之,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状态,但若论说「内心到底想要什么」,恐怕很多人还没有足够信心说出答案来。

是不是营销贴看的过多,还是励志书、影视剧把太多普通人给洗脑,真的有那么多人这辈子可以真正找寻得到内心所需之物吗?要是真的那么多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个世界应该会乱套,你会见到一批荷尔蒙激增的人,“突突突”在冲击,像樱木花道在全国大赛前投篮两万次,像《爆裂鼓手》主人公打击鼓点的狂热……满世界亢奋!

是的,我们都应该去找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不是白痴的话,我们内心都会有的这个渴求:很多人不就是在没有找到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而痛苦不堪吗,对此,我们何曾需要教育??

怎么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2)

但如果说没有找到热爱,就否决我们这些凡人自律的意义,那也未免太何不食肉糜,你知道有些人就是幸运的,比如王小波,年轻的时候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些人相对有一丢丢的不幸,比如王小波的老婆李银河,她就曾说五六十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稍稍喜欢一些东西,也还谈不上知道内心真正的想要。

大多数人是后者,知道自己喜欢一些东西,却不敢确定那些东西可以经得起「是否是内心真正想要」的拷问。

所以,对于那些不幸运的人,他们找不到热爱的事物,就得去死吗?!

-

我坚决认为找到热爱的事情极为重要,谁要是体会过那种因为热爱某物而具备的那番一往无前的动力,谁就知道那种力量多么迷人,它真的靠心脏发电,真的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它代表着强大的,有时候甚至是激进的生产力!

但我反对过分强调“热爱论”。

其一,也许很多人没搞明白,“爱”字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大家且来赏析一个片段:

我曾碰到这么一位男士,他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可是每个人的状况不同。我的婚姻真是让我忧心忡忡,我和太太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感觉,我猜我们都已经不再爱对方了。该怎么办呢?”

“爱她。”我回答。

“我告诉过你,我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了。”

“那就去爱她。”

“你还没理解,我是说我已经没有了爱的感觉。”

“就是因为你已经没有了爱的感觉,所以才要去爱她。”

“可是没有爱,你让我怎么去爱呢?”

“老兄,爱是一个动词,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所带来的成果,所以请你爱她,为她服务,为她牺牲,聆听她心里的话,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欣赏她,肯定她。你愿意吗?”

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好莱坞式的电影就常灌输这种不必为爱负责的观念——因为爱只是感觉,没有感觉,便没有爱。事实上,任由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就像母亲忍受痛苦,把新生命带至人世,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又好像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爱的感觉由此而生。

----节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个片段让我的思维大转弯,原来「爱」字还可以当作动词理解,如果「爱」字可以当作动词理解,那么「热爱」就更好理解了吧---经常我们说热爱某物的时候,其实「热爱」这个词比「爱」表达着更多的动词属性吗?

所以,借鉴《高》里对「爱」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反问:难道要等到你觉得你热爱了某物,你才去热爱某物吗?难道要等你感觉你对某物有了爱的感觉了,你才会去热爱某物吗?

如出一辙的,还有另一本名著,《爱的艺术》,薄薄一本,内容含金,这本书说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去修炼。

一个很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知乎上到处在流传他的费曼学习方法,他也经常强调,你深入的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也会带来热爱。

怎么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3)

所以,其次是,他不知道热爱来源还可以有几种:

第一种,这也是最文艺的调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那种热爱,有时候看起来莫名其妙,找不到任何方法可寻,但这也是大众所熟知、所希冀的一种热爱。

匮乏者希望,某天突然就知道自己热爱某事某人了,然后就会原动力满满向前冲,一往无前走向人生巅峰。

可现在没有啊,于是他们等待。

人们经常把责任归咎于此,比如他们做什么事情没有动力了,他们就说,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缺乏原动力。

当他们这样推卸责任的时候,你无话可说。

我去!

第二种就是费曼这种,你的热爱可以来自你的行动,以前有句话说“做一样爱一样“,这句话里的「爱」反倒是可以理解为:你做一件事情,就可能会爱上那件事。

男女在一块,日久生情,很多讲同居的电视剧,或者一开始男女冤家的,最后经常搞到一块,相互爱上了,讲的也是一开始不喜欢到最后变成喜欢,逻辑如出一辙。

第三种,就是主动去做事,没有「爱」的感觉了,那就去爱啊,没有「热爱」的感觉了,那就去做一些「热爱」的行动。

有个词叫做具身认知,说的是人的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可以“激活“心理体验。说个简单的例子大家一下子就明白,平时我们开心的时候会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

所以,热爱一件事物,至少不止一种方式方法,都2019年了,心理学、认知科学已经发展得很好了,多看些这方面的书,千万不要被那些文青思维框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