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

前段时间有几位种植春玉米的农户私信说,自家地里刚长出不久的玉米苗有出现了不少的红苗和紫苗,而且这些发红或者发紫的幼苗普遍存在长势慢、叶片小的现象。因为自己找不清到底具体是啥原因造成的,虽然比较着急也没敢盲目的进行防治,于是便私信农技小背篓询问:玉米苗发红变紫是什么原因造成,对于这些红紫苗又该采取哪些正确的措施进行防治?

其实,玉米苗发红变问题,是广大农民在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到的一种现象,在幼苗3-5期发生最重,在中后期有时也会发生。在原因上来说,绝大部分是由缺磷造成的,虽然玉米缺磷会导致幼苗变红紫,但玉米苗发红变紫缺未必一定是缺磷。除了土壤缺磷这个主要原因以外,低温、高湿、缺镁、缺锌、病虫害、药害、肥料使用不当、根系发育不良等原因,同样也会造成玉米红紫苗问题。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1)

针对玉米苗红紫苗这个咱们农民朋友经常遇到的问题,今天农技小背篓就系统的和大家介绍一下:①玉米红紫苗的症状表现与危害;②造成玉米红紫苗的具体原因种有哪些?③如何预防和治疗玉米红紫苗问题

一、玉米红紫苗的症状表现与危害

玉米红紫苗主要出现玉米苗期时,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幼苗3叶期时开始出现症状,在4-5叶期症状表现最为明显。

玉米红紫苗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幼苗出土后植株矮小、长势缓慢,茎秆细弱、根系发育不良,叶片较小,幼苗茎基部的第3片叶从叶尖边缘开始开始退绿发红(有的叶片从第4片叶开始),并逐步造成整个叶片、叶鞘发红变紫。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2)

出现紫红现象的玉米苗,当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后,一般在长到7-8叶时症状会慢慢消失,但如果生长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部分幼苗即使长到7-9叶时紫红症状会依然存在,而且严重时还会造成苗株的下部叶片和新长出的叶片上,造成整个茎部、叶鞘、叶片全部变为紫红色,整棵玉米看起来又红又紫。

如果玉米苗紫红现象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有的幼苗症状半个月不会消失),不仅会降低叶片的叶绿素、削弱制造养分的光合作用,而且会降低玉米苗的根系活力,造成根系发育受抑、次生根和侧根少、水肥吸收能力降低,对玉米后续的拔节、孕穗、灌浆等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使玉米发生空秆、穗小、秃尖、少粒等现象,造成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3)

二、哪些原因会造成玉米出现红苗、紫苗问题?

1、缺磷

绝大部分的玉米紫红苗都是由于土壤缺磷造成的,在地势低洼积水、早春播种以及基肥中磷肥使用不足的地块上发生比较多。由缺磷造成的紫红叶,一般多从苗株下部老叶的叶尖开始出现,并顺着叶缘不断向整个叶片、叶鞘发展。

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绝大部分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汲取,如果土壤缺磷而基肥时又没有补充足,玉米苗的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足量的磷供应植株地上部分,同时因为缺磷苗株体内的含磷养分无法正常向地上茎叶部分顺利运输供应,同时缺磷还会造成苗株体内同化作用被削弱、碳元素代谢被破坏、糖代谢作用被抑制,而糖分含量不断增多,从而使玉米叶片内的叶绿素合成受抑、含量不断减少,而叶片内形成的花青素缺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玉米幼苗出现叶片变红变紫的现象。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4)

2、缺镁

缺镁也会造成玉米叶片紫红,但大多在玉米拔节以后才会出现,最典型的特征是——下部叶片的前端叶脉退绿,老叶的叶尖、叶缘、叶鞘和茎秆变紫红。缺镁造成的紫红叶,经常伴有圆绿斑点出现。

3、缺锌

玉米缺锌也容易形成紫红苗。锌具有促进苗株生长、提高吸收能力的作用,而且锌和磷互相具有拮抗作用。在玉米苗期时,如果持续阴雨天气、低温寡照或者降水较多,都会造成玉米缺锌。

玉米缺锌后,不仅会影响苗株体内的糖分积累和有机酸代谢功能,而且也会造成玉米糖代谢受抑、叶绿素减少、花青素增多,进而诱发玉米紫红苗问题。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5)

4、低温

玉米属于喜温性农作物,根系在20-25度的土壤环境中最有利于生长,低温环境会抑制根系的发育、降低根系的活性、削弱根系的吸收能力、降低苗株体内的代谢作用。对于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种植的春玉米来说,如果播种期过早,或者苗期发生低温冻害或者遭遇倒春寒危害,气候冷、土壤温度低,都会降低根系的活性和磷养分吸收不足,同时造成玉米苗叶片内的叶绿素合成受抑、糖分与花色素增多,进而诱发红紫苗现象,有的还会出现缺氮黄叶的问题。

对于低温造成的红紫苗,当天气变晴、气温回升后,根系的活性和吸收能力会逐步恢复正常,同时红苗紫苗现象也会慢慢自然消失。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6)

5、高湿或过旱

地势低洼积水、持续降水时间长、土壤湿度大,会造成田间积水、土壤含水量过高或饱和,玉米苗根系长时间被水浸泡,不仅会造成根系缺氧窒息、代谢与活性降低,同时也会造成根系不能顺利的从土壤中吸收磷营养,根系细胞对磷元素向幼苗地上部分的正常运转也会严重受抑,就会造成玉米缺磷而发生红紫苗问题。同样,土壤过旱也会抑制根系对磷的吸收和运转,也会造成玉米红紫苗的发生。

对于高湿和过旱造成的玉米紫红苗问题,即使进行田间补磷,是起不到防治效果的。

6、肥害、药害、虫害

①肥害

当下种植玉米,大部分都是采用种肥同播的方式,但是如果在播种时,把种子和肥料直接接触或者氮肥使用过量,尤其是把氮肥和钾肥与种子接触或种肥距离过紧,一方面氮钾肥料中的部分化学物质会抑制种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甚至会直接造成玉米幼苗烧根,二者都会造成玉米苗磷吸收不足而变红紫。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7)

②药害

玉米生长期内雨水充足,十分有利于杂草的生长,很多农民朋友在进行田间除草时,有的在苗前不打药而在苗后打药,有的在打药时往往肆意加大除草剂的使用量或打药浓度,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就会造成玉米苗发生药害,出现烧苗或烧根的现象,进而诱发红苗、紫苗现象。除草之外,如果上茬作物杀虫除草时药物使用过量,造成土壤中药物残留量过大,也会使玉米幼苗发生药害,也容易造成玉米出现红紫苗。

③虫害

地下害虫(如金针虫、玉米螟等)会危害玉米苗的根系,造成玉米根系受害、水肥吸收能力降低、苗株体内代谢受阻、磷养分运转疏松不畅,也是造成玉米苗花青素形成过多、出现红紫苗的一个重要原因。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8)

三、玉米红紫苗的防治方法与补救措施

1、科学性施肥很重要

如果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首先建议广大农民朋友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对于条件不足的玉米种植区,建议在玉米播种前整地施肥时,一方面要施足基肥、科学配比氮磷钾肥,基肥要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可以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和缓冲性,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化肥为辅、中微量元素作补充,并且在施肥重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在施基肥时,对于缺磷的地块,建议每亩施入2500-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或农家粪肥 40-50公斤过磷酸钙或20-25公斤的钙镁磷肥,也可以用腐熟有机肥 20-25公斤的氮磷钾复合肥,缺锌的地块可以每亩配施1-1.5公斤左右的锌肥。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9)

2、提高玉米种植的科学性

种植玉米时,应当避免在地势低洼、土壤黏性重的地块上种植,根据天气情况和回温状况进行适期播种,尤其对于春种玉米一定不可过早播种,至少要等到连续3-5天内地表下5-10公分土壤稳定在10-12度以上时才可播种,播种时要保证深度合理一致,不可过深或过浅,深度以3-5公分为佳。在使用种肥时,最好把种子与肥料分开使用,或者保持种肥8-10公分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玉米烧种、烧苗、烧根。对于地势低洼、气温冷凉的地区,在种植玉米时建议采用覆膜种植的方法,可以减少玉米红紫苗的发生。

对于播种过早或过浅、过深的玉米苗,应当及时通过田间中耕松土,以此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保墒能力,为玉米幼苗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根系环境。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10)

3、加强田间管理预防

在玉米苗期时,可以保持田间60%左右的湿度,土壤10-15%的含氧量最有利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要根据天气降水情况和土壤干旱情况灵活浇水,降水较多,应当在雨后及时进行田间挖沟清渠、排水防涝,加快水分的蒸发与扩散,确保雨后地面不积水,土壤干旱、幼苗缺水,应当在早晚及时勤浇小水补充水分,以促进根系对磷的正常吸收和运转。。对于麦后播种的夏玉米,应当在要注意抢茬播种后浇好蒙头水。

对于地下虫害较重的地块,以防可以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也可以结合整地施肥配施辛硫磷、敌百虫等药物进行杀虫护苗。

对于田间除草,应当避免使用高浓度的除草剂,更不可私自加大药物用量或浓度,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规定的用量浓度使用。苗前除草,可以按照每亩150-200毫升90%乙草胺 50公斤的方法使用,苗后除草可以在玉米3-4叶期,按照每亩80-100毫升38%锈去津 50-60毫升4%烟嘧磺隆 水30公斤的方法使用,打药时间应当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且无风的天气进行。

玉米苗期叶片发紫的原因(玉米紫红苗苗问题都是由土壤缺磷造成的)(11)

4、红紫苗症状出现后要及时进行补救

对于已经出现幼苗红紫现象的玉米苗,由缺磷造成的地块,可以用0.2%的磷酸二氢钾火0.05%的过磷酸钙滤液连续喷施2-3次,每隔5-7天左右喷施1次;由缺镁造成的地块,可以用0.1%的硫酸镁连续喷施2-3次,每隔5-7天喷施1次;对于缺锌造成的地块,可以用0.1%的硫酸锌连续喷施2-3次,每隔5-7天喷施1次;对于高湿或过旱造成的地块,应当要及时排水排湿或及时浇水缓解危害,同时要加强田间中耕松土,以此来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加快症状的消失;对于药害造成的地块,可以通过喷灌水、追施氮肥、喷施叶面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来促进幼苗尽快生长发育、缓解药害病情。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