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追寻先辈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

——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艺术特色

向阳光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这是一个震惊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年十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个纪念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追忆长征往事,重温长征岁月,铭记不朽功绩,弘扬伟大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超乎寻常的毅力,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经过11个省,翻越了连绵起伏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于1935年10月,最终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北部,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亲自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同志,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历时半年,写出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律严谨、节奏铿锵而脍炙人口的组诗。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用声乐套曲的形式谱写成了一组声乐作品——《长征组歌》。

词作家肖华与四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

该组歌是分别把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十个乐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在音乐形象和内容上有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各个乐章连贯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长征组歌》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热情地歌颂了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和毛泽东革命路线的无比正确,使组歌成为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型英雄史诗。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2)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3)

从组歌的引子,结合民间音调及演唱形式和曲式结构三方面来与大家一起赏析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引子是一个曲子的开头,它对奠定音乐基本情绪,体现音乐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征组歌》中,可以特别明显的感受得到这一点。

1.告别

歌词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作品分析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4)

《告别》是一首混声合唱,由三个部分组成。悲壮深沉的乐队引子后,是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混声合唱,先是舒缓深情的慷慨悲歌,后为了表现红军被迫转移的心情,在传统的红军军歌音调中,运用了沉重的步伐节奏,使该段展现出急速昂奋的行进形象。中段的女声二部合唱,用江西采茶戏风格的革命根据地民歌音调,加以变化发展,逼真地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和红军离别时悲痛、沉重的心情。倾吐了军民“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的惜别之情。第三部分的混声合唱,拉宽了节奏,加强了和声,表现了人们对于“革命一定要胜利”的坚定信心。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5)

2.突破封锁线

歌词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作品分析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6)

《突破封锁线》这是一首反复二段体结构的行进歌曲,具有红军传统歌曲的特点,采用了二部合唱与轮唱的形式。纵观全局,数板式的节奏处理颇有动力性,以勇往直前的豪迈气势,生动地表现了红军战士疾速进击的形象。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7)

3.遵义会议放光辉

歌词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作品分析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8)

《遵义会议放光辉》这是组歌的第三首,用二部曲式写成。此歌是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毛主席掌舵后全军振奋、万民欢腾的景象的。音乐采用了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和混声合唱等演唱形式。歌曲还吸取了苗族、侗族民歌素材。乐曲开始,乐队用弦乐的碎弓,由很弱的力度轻奏出一个大三度和弦,音响一片朦胧,它渐渐升起,似乎大地在苏醒,战争的硝烟在消散。然后,高音笛子和双簧管八度奏出一段带有很长拖腔的、从容不迫的抒情山歌风旋律,引出了清新、优美的具有苗、侗民歌风格的女声二重唱,这是整个组歌中的精彩一笔,它描绘出一幅“旭日升、百鸟啼”的新春图景。音乐在和声上使用二度音程,不仅起到了突出民族色彩的作用,而且把二重唱和声部分点缀得更加清晰透彻,使和声效果显得非常别致。乐曲的第二段是一幅欢腾热烈,载歌载舞的场面,并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加以烘托,这段音乐是由第一段变化而来,表示毛主席又重新指挥革命航船,革命事业又有了希望。音乐也由优美的二重唱发展成热烈的四部混声合唱,歌调富于弹性、欢腾热烈。描绘出红军战士听到遵义会议的喜讯后,群情振奋、纵情欢呼的动人场面。这一欢快的乐段共反复了四次,它充分表达了广大红军指挥员对毛主席无限信任和深厚的感情,热情洋溢地颂扬了遵义会议为革命带来的希望,它是红军战士心中的颂歌。

4.四渡赤水出奇兵.

歌词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9)

作品分析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一个有领有合的二部合唱。全曲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又分三个段落。第一段先由女声领唱,速度较慢,旋律舒展,节奏宽广,音乐采用云南民歌的音调,以点出横断山险恶的地理环境。接着,合唱与领唱采用卡农的手法,进一步渲染横断山的种种艰苦环境。第二段是二部合唱,节奏明快活跃,旋律亲切优美,第一遍是女声合唱,第二遍是男声合唱,第三遍是混声合唱,通过不同声部合唱的对比手法,造成情绪的层层递进、高涨,充分表现了“军民鱼水一家人”的动人情景。第三段音乐是第一段的缩减再现,但歌词有了改变,第一部分由男声齐唱担任,音调低沉,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它告诉人们敌情仍很严重。这部分着重表现了在艰难的行军中群众送水的深厚情谊。第二部分是歌颂“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开始是男中音乐观自豪的独唱,然后是混声合唱,音乐诙谐、风趣,它生动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毛主席料事如神般的指挥下,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战斗作风和人民军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飞越大渡河

歌词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0)

作品分析

《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在快速伴奏音型烘托下的合唱引子之后,主要部分以乐段反复的形式,刻划红军飞越大渡河时的战斗神彩,最后是歌颂性的尾声。

6.过雪山草地

歌词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作品分析

《过雪山草地》是一首精巧的合唱。全曲旋律抒情流畅,耐人寻味。整个乐曲可分为前后两部分。该曲表现的场面、情绪都很广阔和复杂,反映的生活较丰富,既要写雪山行军,又要写草地露营;既要写艰苦的战地生活,又要写高尚的革命情操;既要写红军和风雪严冬、暴雨恶雾大搏斗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又要写在险恶的环境中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仅用声乐手段是难以胜任的,因此作者在唱段前,专门设计了一个具有交响性效果的器乐乐段作为前奏,用以表现雪山险峻、壮阔情景,把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战士们英勇奋战的场面充分展示出来。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1)

之后才引出了抒情的歌唱乐段,极其鲜明地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情怀。这段音乐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弦乐组用慢板奏出,表现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步履维艰的行军形象。接着,圆号吹出一句旋律,它好像是在风寒刺骨、千里冰封的雪原中,摧人奋进的军号在阵阵响起,并回荡在四周。音乐极为深沉,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第二段音乐力度加强,速度变快。在弦乐组和木管组用十六分音符快速演奏的背景上,铜管组奏出一个宽广有力的曲调将音乐推向高潮。它描绘出暴风雪突然来临,红军战士正在与暴风雪进行顽强搏斗的情景。一支竹笛奏出了十分优美柔和的旋律,将人们带到了一个宁静的意境之中,感到非常温暖,就像眼前出现了宿营时一堆篝火的景象。通过这一交响性的前奏,音乐极其鲜明地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2)

第二部分是声乐部分,由三段构成。第一段由女声担任主旋律,男声用“呣”伴唱。坚毅、深沉的歌声以徐缓的速度叙述了长征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红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钢铁意志。第二段与第一段完全相同,由男高音独唱担任。音乐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加强感情的抒发。从“风雨浸衣骨更硬”开始,音调明亮、高亢,感情更为炽烈,表现出红军战士高尚的革命情操和铮铮铁骨。当男高音歌声未落,混声合唱就叠置而起,音乐以紧凑的手法进入第三段。这时男高音由独唱转入领唱,其他声部用对比式复调的手法以“啊”来呼应,两者水乳交融,音乐情绪达到了全曲的高潮,并富于颂歌色彩,表现了“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思想境界。

7.到吴起镇

歌词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作品分析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3)

《到吴起镇》(齐唱与二部合唱)——三段 体结构。此由采用陕北民歌音调和锣鼓节秦,加上领唱与齐唱呼应的形式,表现了热烈欢腾的气氛。

8.祝捷

歌词

大雪飞,洗征尘。敌进犯,送礼品。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荆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4)

作品分析

《祝捷》(领唱与合唱)——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在歌颂红军抵达陕北,取得直罗镇战斗的胜利时,采用了湖南渔鼓的长沙花鼓戏音调,音乐显得十分风趣爽朗。

9.报喜

歌词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全军痛斥张国焘,欢呼北上并肩行。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作品分析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5)

《报喜》是一首有领唱、伴唱形式的合唱。曲调亲切、朴实、优美,富有藏族民歌风味。此曲运用节奏、节拍、曲调等自由变奏形式,热烈庆贺二、四方面军在甘孜的胜利会师。

10.大会师

歌词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追寻红色记忆熔铸记忆之魂(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16)

作品分析

《大会师》(混声合唱)——这段颂歌式的音乐以其宏伟、广阔的气势见长,第二部分再现了第一首《告别》的旋律,这种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更加强了组歌的联系和统一,是一曲壮丽的凯歌。1966年,战友歌舞团访问罗马尼亚、阿尔马尼亚、苏联、日本等国时,曾演出组歌的全曲或选段。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四十周年,冲破“四人帮”重重阻挠,再次在京举行了盛大演出,并摄成彩色艺术纪录片。在国内,其普及之广,影响之大,是我国大合唱史上所罕见的。1976年,在音乐家草田、于粦先生的支持和指挥下,香港也多次演出了这一作品,受到港澳同胞的热烈欢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