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马援传》有记载:

“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1)

马援辗转游走于陇汉期间,常对宾客们讲:“大丈夫的志向,应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豪壮。”

“白首之心”可能与“郎潜白发”的故事有关。

“郎潜白发”出自汉班固《汉武故事》:

“上(汉武帝)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2)

有一次,汉武帝乘着车子到郎署去,看见一个老头子,头发、胡子都白了,穿的衣服也不象个样子。汉武帝就问他:“你什么时候到这里当上这个小官的?现在怎么这样老了呢?”他回答说:“我叫颜驷,文帝时就到这里做郎的小官了。”汉武帝说:“怎么到这么大年纪还没有提拔呢?”颜驷说:“文帝喜爱学文的人,而我偏偏是学武的;景帝重用年纪大的,而我那时还年轻;陛下您呢,信任年轻力壮的,可我呢,年纪又大了。所以三代都没有得到重用,现在老了仍在郎署里就职。”武帝听了他的话,很受感动,于是就提升他任会稽都尉。

颜驷默守郎官之职,历三朝而未合君王所好,眉发尽白仍然官卑职微,未有发挥才能之机会不得施展才华之平台。后遂用“郎潜白发、白发郎潜、白发郎官、白首为郎、郎潜、潜郎”等喻指时运不济老而不遇的人。

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3)

王维有诗云:“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败缘数奇。”其实,颜驷才是数奇呢,每次都与皇帝的爱好相左,每次看似有机会实际上又无一例外全都失之交臂,实在是不幸啊!正像王勃所言:“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开创了“文景之治”盛世的文帝景帝哪个不是圣主,更不要说最后这位雄才大略北击匈奴青史留盛名的汉武帝了。也正如李白诗中所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心有余,而天时不逢。

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4)

“青云之志”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有言曰:“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

须贾见到范睢连叩响头口称死罪,说:“我没想到您单靠自己的能力竟然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尊位,我不敢再读天下的书,也不敢再参与天下的事了。”

此处用“青云”来比喻高官显爵。

西汉扬雄《解嘲》:“当途者入青云,失志者委沟渠。”

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5)

北宋司马光《和任屯田感旧叙怀》:“自致青云今有几?化为异物已居多。”

《初刻拍案惊奇》:“又有那身在青云之上,拔人淤泥之下。

“青云”本义是青色的云。《楚辞•九歌》:“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文帝以汉中平四年生于此,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

“青云”又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楚辞•远游》:“涉青云以泛滥兮,忽临睨夫旧乡。”晋人有诗曰:“齐讴楚舞纷纷,歌声上激青云。”宋人有诗曰:“雁山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水浒传》第六回:“旛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

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6)

“青云”也用来喻指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即所谓青云之志。明代大才子徐渭有诗曰:“未逢黄石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

“青云”亦用来指青云之士,即怀青云之志之士,亦即有远大抱负的人。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青云满后尘”颇类“桃李满天下”之说。

“青云”亦用来称隐居。《南史•齐衡阳王钧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滕王阁序的24个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7)

“青云”又喻指黑发。青,上古的时候指黑色。唐李贺《大堤曲》:“青云教绾头上曲,明日与作耳边珰。”与之类似,用来比喻黑头发的还有“青丝”。太白先生有神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青云”古又指春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